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中国矿产资源的现状(金属矿山开采发展展望)

中国矿产资源的现状(金属矿山开采发展展望)

中国矿产资源的现状(金属矿山开采发展展望) 我国金属矿产危机矿山现状及资源枯竭矿山转型:& nbsp& nbsp中国金属矿产危机矿山的资源潜力是缓解和解决资源型危机矿山的关键。 资源危机矿山是指储量已枯竭或矿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生产面临停产的矿山企业,简称“危机矿山”。 对于国内外资源枯竭的危机矿山的处置,大多是关闭破产。 其中,煤矿、有色金属、铀矿的问题尤为突出。 矿井关闭和下岗工人的安置往往会引发社会问题。 本文以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危机矿山资源潜力战略调查与评价”为基础,对我国资源枯竭型矿山的现状、对策及转型提出了我们的初步看法。 & nbsp& nbsp& nbsp1份礼物& nbsp& nbsp& nbsp1.1矿难愈演愈烈。“资源枯竭”削弱矿业基础。中国每年93%的能源消耗、80%的工业原材料和75%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采矿业。 截至2001年底,中国共有矿山15.3万多个,采矿职工2100万人,年开采量40多亿吨,开采量和主要矿产品均居世界第三位,矿业总产值4790亿元。 占当年全国GDP的4.9%,矿产品直接下游产业产值合计占全国GDP的30%左右!可见,矿业确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已经并将继续做出重要贡献。 然而,我国现有金属矿山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三分之二已进入储量不足、“三级矿储量不平衡”的中后期。此外,近年来矿产地质勘查投入严重不足,可采储量和矿石品位大幅下降。很多矿山资源枯竭,储备基地匮乏,生产陷入困境,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无法自筹资金,进行独立勘探,导致矿山服务年限不断缩短,面临关闭破产严重威胁的危机矿山越来越多。 1.2闭坑高峰在2015年左右,分布在中东部地区。根据项目统计,由于资源枯竭,预计到2005年底,我国25种金属矿产的大中型矿山总数将由目前的415个减少到318个,年矿石产量将减少11.76%;到2010年底,矿山总数减少到159个,全年矿石产量减少27.74%;到2015年底,矿山总数将减少到143个,全年矿石产量将减少36.8%。 2003年,各矿种大中型危机矿山前五名分别是:金矿(93)、铁矿(33)、铜矿(24)、锌矿(16)、钨矿(11),占危机矿山总数的3/4以上。各省市自治区大中型危机矿井总数前五位分别是:山东(50座)、河北(24座)、云南(17座)、湖南(17座)、江西(13座),共121座,已超过总数的一半以上。 鉴于我国拥有25种金属矿产的大中型矿山中,中东部矿山从业人员占77.35%,采矿产值占76.53%,矿产品占77.06%,利润占81.71%。可以看出,危机矿山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部分矿种和中东部地区。 & nbsp& nbsp& nbsp1.3老矿井及其外围的资源潜力不容忽视。& nbsp& nbsp项目研究发现,我国金属矿山存在“超期服役”现象,尤其是大中型矿山。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大中型矿山平均“超期服务年限”长达10.74年,占其设计服务年限的近1/2-1/3,平均寿命的近1/4-1/3。 在此期间,25种金属矿山共创造产值3060.75亿元,利税306.8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305.83万个。 据悉,近年来国外矿产勘查的重大成果,十分之六、十分之七也是在老矿山20公里范围内发现的。 此外,国外许多大型矿山的勘探开采深度都超过了1000米,南非兰德金矿的开采深度达到了4000米,巴伯顿金矿的开采深度达到了3800米。 我国目前的开采能力已经达到了800 ~ 1000米的深度,但绝大多数矿井的探采深度都在500米以内,矿井深处至少还有300-500米的探矿空室。 事实表明,老矿及其矿区深部仍有较大开发空,仍有相当大的资源潜力可挖。 辽东和胶东也是金矿密集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20世纪80年代初,它们都是资源枯竭和危机矿山问题的地区。 但在辽东,“资源枯竭”的危机矿山一下子全部关闭,实际上大多还有相当大的资源潜力尚未挖掘利用,相关的社会问题也频频发生;但胶东采取了适合过渡阶段的政策,实施了强有力的勘查措施,在500米以下的多个金矿区发现了储量可能超过浅层的第二富集带,确保了其在中国黄金矿业中的领先地位,保持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国金属矿山的情况表明,许多“矿山资源危机”往往是由于地质勘探不充分,资源潜力挖掘不充分造成的。 其实如:浅层资源危机,深层潜力;矿区资源危机,外围有潜力;已知类型资源危机,未知类型有潜力;主要矿产资源危机、伴生矿产资源潜力等例子比比皆是。 对本项目金属矿山危机程度和资源潜力的综合评价表明,2001-2003年关闭矿山中,潜力较大矿山28个,危机未知矿山19个,占大中型矿山总数的11.3%。 矿区,特别是大中型矿山及其矿区的深部和外围,不仅成矿地质条件好,资源潜力大,而且随着勘查程度、技术条件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资源潜力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完全可以“调整矿山发展思路,加强资源接替勘探”,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及时缓解和化解矿山资源危机,进一步延长矿山寿命和有效服务年限。 & nbsp& nbsp& nbsp2个问题& nbsp& nbsp& nbsp2.1严峻的资源形势和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nbsp& nbsp面对我国金属矿山的现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预计到2005年底,我国25种金属矿产的大中型矿山总数将减少128个(32.2%),年矿石产量将减少2889万吨(11.76%),年开采能力将减少3345万吨(11.69%),年工业总产值将减少272350万元预计10年内,全国25种金属矿产的大中型矿山总数将减少277个(66.75%),年矿石产量减少7700万吨(50.93%),年工业总产值减少82.43亿元(50.27%),年上缴税收减少4.68亿元(27.53%),产生17.15万。 如果听之任之,什么都不做,不出20年,我国这25种主要金属矿产十有八九将处于国产矿山“全军覆没”的边缘!& nbsp& nbsp& nbsp2.2财力不清、规划不到位、措施不力是危机矿山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矿山储量不足、矿产资源禀赋不佳造成的。 “矿业开发,勘探先行”是矿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工作程序。 大中型金属矿山,从地质勘探到提交勘探报告,从矿山设计到竣工投产,至少需要10-15年。 迫切需要充分挖掘老矿山的资源潜力,着力解决危机矿山的“资源接替”问题。但解决危机矿井问题仍有三个难点:一是家底不清,矿井情况不明,真假难辨,没有任何手段难以部署;二是规划不足,政策不明确,方法少,经验不足,实施困难;第三,资金不足,渠道不畅,僧多粥少,难以落实。 & nbsp& nbsp& nbsp3 & nbsp对矿山和矿业城市的资源危机提出对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由于中国正在完善经济转型期的矿业市场机制,资本家不可能不顾职工生死、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充分利用,不顾地方和国家政府的利益,去闭坑、破产、关闭。 正因如此,国家近两年付出200多亿关闭了110个资源枯竭的矿山!其实,相关决策管理部门难道不知道“与其花大钱办丧事、善后,不如急病就医、对症下药”的道理吗?只是家庭不清楚,无从下手。 资源危机矿山摆脱危机和困境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主要取决于接替资源勘查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解决危机矿山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考虑,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要从矿山危机程度、资源潜力评价等微观分析入手,着眼宏观,从“顶层设计”入手,摸清家底,择优排序,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我们必须根据危机管理的思想预测、预警和未雨绸缪;要在规划的指导下,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法律约束、市场配置、科技进步、政策引导、行政推动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 nbsp& nbsp& nbsp因此,建议在加强政策引导、依靠科技进步、整顿矿业秩序的同时,还应针对“三难”采取以下三项对策:& nbsp& nbsp3.1开展“矿山危机程度及资源潜力调查”:& nbsp加强研究,摸清家底,预测预警,未雨绸缪,开展“矿山危机程度和资源潜力大调查”,是妥善解决危机矿山问题的前期准备,是科学规划危机矿山资源接替探矿勘探的基础工作。 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托矿井“危机度”调查评价,科学区分轻重缓急;依托矿区“资源潜力”调查研究,客观评价“资源枯竭”程度和找矿前景;依托技术、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权衡利弊,对症下药” & nbsp& nbsp& nbsp建立国家级的“危机矿山预警系统”是建立长期开采计划、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础,就像“反恐”、“防非典”一样。当地企业也需要通过具有“监测”和“预测”功能的“危机矿山预警系统”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加快发展 & nbsp& nbsp& nbsp3.2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nbsp;制定总体规划:& nbsp;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制定整体规划,是有序解决危机矿山问题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 为了有序有效地解决老矿山的资源接替和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问题,必须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经济的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和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 nbsp& nbsp因此,有必要将“未雨绸缪”的应急预案改为“未雨绸缪”的应急预案 使之适合我国矿山的实际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在“全面调查、系统分析、摸清家底、把握全局”的前提下,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有效实施因矿制宜、因城施策的分类指导。 & nbsp& nbsp& nbsp3.3启动“国家危机矿山资源接续勘查计划”:& nbsp& nbsp加大投入,加大勘查力度,充分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启动“全国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勘查规划”,是有效解决危机矿山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基本途径。 & nbsp& nbsp以大宗和战略矿产紧缺的矿产基地和国有大中型矿山为主要对象,以“探边摸底、攻深找盲、新区突破新类型、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效益”为主要内容,重点抓好老矿山深部、外围和外围的资源接替勘探。 & nbsp& nbsp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充分挖掘老矿山的资源潜力。不是所有的危机矿山都有资源潜力可以挖掘,所以吹不掉。并不是所有的危机矿山都“弃旧山空,资源枯竭”,只能闭坑破产,关闭一次,“一刀切”;而是要在充分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对真正有市场需求和资源潜力的危机矿山和矿山密集区进行分类整理,围绕“挖掘资源潜力,延长矿山寿命,搞好资源接替,缓解供需矛盾”这一中心任务,实施“全国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勘查计划”。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3.4确定矿业城市转型类型,以R&D项目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以大中型矿山为骨干的矿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老工业基地。随着这些矿业基地的建设,一批矿业城镇逐渐形成。在这些矿业城镇中,采矿和矿产品加工产值占这些城市(镇)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矿业基地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危机矿山的资源接替问题决定着矿业城镇和基础产业的兴衰,对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nbsp& nbsp矿产资源枯竭矿山及其矿业城镇面临的经济转型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枯竭矿山及其城镇的改造必须坚持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道路。 短期的经济补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缺乏科学规划前提的“转型”会带来新的问题。 制定宏观调控战略规划,应走科学确定矿业城市转型类型、引导研发项目的枯竭型矿业城镇转型发展之路。 因此,有必要对矿业城市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矿业城市发展阶段的评价参数和指标;确定矿业城市的发展阶段;探索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发展类型;工业发展项目的科学发展和转化;制定枯竭型矿业城镇转型发展规划;国家、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相结合,实施过渡性产业项目配套机制等。为全面缓解和逐步解决资源危机型矿业城市的问题探索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 值此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危机矿山资源接续勘查规划(2004-2010年)》之际,我祝愿更多的矿业城市繁荣发展、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高岭土分布(高岭土百度百科)

上一篇:石墨有哪些用途(石墨主要用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