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组成] Cu 79.86% ,S 20.14%,常含有Ag、Fe、Co、Ni、As、Au等杂质。
[形态] 斜方晶系,晶形呈断柱状,厚板状,但极少见,通常为致密块状或烟灰状粉末。
[物理性质] 铅灰色,条痕暗灰色。金属光泽。(但经暴露后不久即变为黑色无光彩了)硬度2-3。略具延展性(以小刀刻划留下光亮的痕迹)解理(110)不完全。比重5.5-5.8为电的良导体。
[成因及产状] 见于某些热液矿床(内生辉铜矿),但大量富集主要见于某些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下部(外生辉铜矿),系氧化带渗滤下去的硫酸铜溶液于原生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等)进行交代的产物。辉铜矿在风化作用下很不稳定,易分解而转变为铜的氧化物和铜的碳酸盐。
[鉴定特征] 以铅灰色,硬度小、弱延展性小刀刻划可留下光亮沟痕为特征,辉铜矿常与其它铜矿物共生或伴生。于黝铜矿的区别后者具磁性(小刀刻划呈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