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影响半径的计算(半径决定了什么)

影响半径的计算(半径决定了什么)

影响半径的计算(半径决定了什么) 影响半径的确定

确定影响半径的方法很多,矿井涌水量计算中常用Kusajin和Jihalt经验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当设计矿井进行了大深度群孔抽水试验或巷道排水试验时,为了计算更准确的影响半径,可采用基于观测井网数据的图解法进行计算。

一、经验公式法

计算影响半径的主要经验公式见表1。

表1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

公式

作者

应用条件

公式中的符号描述

库萨金

计算潜水含水层中井、基坑、矿井巷道的影响半径,有时也用于承压含水层。

r——影响半径,m;

o——抽水时的涌水量,m3/d;

h——承压水和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K-渗透系数,m/d;

h——抽水时水柱的高度,m;

s——抽水时水位下降深度,m;

ω——单位面积渗透率,m3/h;

μ-单位产量;

t——从开始抽水到形成稳定下降漏斗的时间,h;

L-自然条件下的水力梯度

吉亚尔特

确定潜水承压水抽水初期的影响半径。

库萨金

跳水

舒尔米

跳水

Viber

跳水

苏洛夫和卡赞斯基

计算排水沟和排水沟的影响半径。

科泽尼

完整的潜水井

Viber

受压水

贝里托夫斯基

跳水

Sulovkazan和滑雪

根据渗透率值确定单孔或单井长期抽水影响半径的参考值。

特罗扬斯基

完整的潜水井

二、图解法

当设计矿井做过大深度群孔抽水试验或巷道排水试验时,为了计算更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井实测数据,用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

(一)自然数直角坐标图解法

在直角坐标上,将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抽水孔和观测井同时测得的水位连接起来,延伸出曲线走向,与抽水前的静水位线相交,交点到抽水孔的距离为影响半径(见图1)。当观测井较多时,用图解法确定的影响半径更准确。

(2)半对数坐标图解法

在横坐标表示观测井到抽水孔的距离,纵坐标用自然数表示主抽水孔和观测井水位下降深度的直角坐标系中,在相应位置绘制主抽水孔稳定水位下降深度和观测井同时水位下降深度,连接这两点并延伸与横坐标的交点即为影响半径(见图2)。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测井时,以观测井中稳定的水位绘制更为准确。

三。影响半径的经验值

根据岩石性质、粒径、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的关系确定影响半径,见表2和表3。

表2松散岩土影响半径(R)的经验值

岩土工程名称

主要颗粒尺寸(毫米)

冲击半径(米)

淤泥

细砂

中砂

粗砂

板状粗砂

碎石

众力

达利

0.05~0.1

0.1~0.25

0.25~0.5

0.5~1.0

1.0~2.0

2.0~3.0

3.0~5.0

5.0~10.0

25~50

50~100

100~2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1500

1500~3000

表3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的关系

单位涌水量(升/秒·米)

冲击半径(米)

单位涌水量(升/秒·米)

冲击半径(米)

>2.0

2.0~1.0

1.0~0.5

>300~500

100~300

50~100

0.5~0.33

0.33~0.2

<0.2

25~50

10~25

<10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矿井最大涌水量与正常涌水量(矿山涌水量)

上一篇:分层开采适用条件(详细叙述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