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生瘦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天、雨天)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例如,自助至)
手数:天线数:
任务:岩石区(或地层分布区)干线(或总)穿越(或追索)路线的地质调查;寻找断层(或层)
人:(记录);(手绘和航空照片)
点:(例如0066)
坐标:X: Y:
GPS:(经度、纬度和海拔)
位置:(例如:村庄(或高地)东北35° 460米处道路的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好(或一般,差等)
点:(地层界线点、构造观测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测点等。)
描述:(E点是………………;w点是…………;联系关系是……)
标本:(样品编号为900m-1的同位素年龄样品,岩性为
摄影:(记录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的特点:(只描述和记录需要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的遥感影像;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解译点数和解译区域位置;(2)解释的地质体或边界及其两侧的图像特征和解释标志
之间: (如:(1) NO0066SE 650m 650m:一路上,都是...
(2) 650ms 850m1500m:沿途是.......
(3)1500米西南900米2400米第0067号:沿途……
路线总结:(当天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写总结。总结包含三个基本内容:一、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度、地质点数量、草图数量、照片数量、采集样品数量);二是对当天路线的地质认识;第三,对存在问题和相邻工作路线的建议。)
(注:所有干线穿越路线必须有字母手剖面图,1/3的点必须实地素描或拍照;一般穿越路线的所有1/5点必须在野外进行草图绘制或拍照;路线视情况而定)
2.野生记录格式的描述
①每天开始时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域和天气情况,包括工作区域记录工作站或绘图区域。
②点应以观测点附近的高程点、村落或其他固定地物作为标志。
③笔记本右侧写,左侧画草图,路线简介或附照片。如有必要,也可作为简短的文字注释或补充记录。摄影资料记入相应的地质观测记录后,应注意数字摄影号或底片号、摄影对象、内容和方位。地图上有路线的地方,就要有文字记录。
④工作总结要另起一页。本书不记录与野外地质调查无关的内容。
⑤姿态标记法(记录或书信剖面):层理140∠30;次生面理为50°∠40°,出现前可指示S0、S1、S2或糜棱岩片理;断层120°∠45°;接头320∠70;轴a40∠50;fh30∠60;为枢纽;阵容L3000∠10等。
3.野外手绘草图的内容
以下内容必须在现场手绘图纸中进行标记和绘制:
①地质点(直径1mm的小圆圈)和点号(一般标注在磨粒的右下方);
②在地质点观察到的岩层产状和各种面理;
③地质界线(地层单位之间的界线、断层线、岩相界线、侵入体界线、含矿层界线、地貌单位之间的界线等。,要根据“V形法则”和实际的场分布来画);
④地质体填图单元(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填图单元)的代号和岩性岩相代号或模式;
⑤各种样品的采集点和数量;
⑥地质路线(用绿色虚线标出)、实测剖面线(用黑色实线标出)和剖面代号。
各种样品采集和检测登记表
各专业采集样品的种类、数量、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内容、调查区域等内容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一些特殊样品需要配薄片,标本和光谱样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薄片和标本确定岩石的矿物或碎屑颗粒的类型、结构、构造和矿物共生关系,对岩石进行命名和分类;测量岩石的微观结构和结构特征,如沉积、变质和变形;识别岩石的后期交代和矿化作用;确定矿物的晶体形态、粒度、结构、蚀变、光学性质、物理性质等特征。取样制样要求:一般样品尺寸为3×6×9cm,研磨板尺寸为2.4×2.4cm,厚度为0.03 mm。
2.用X射线测定了不透明矿物的种类和含量,矿物共生组合。取样和制样要求:样品应为手工大小,x光一般为2×3cm,厚度为0.5cm,表面抛光。
岩石组分析测量和计算矿物颗粒的矢量,并研究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取样要求:取试样尺寸,在结构面上标出产状,如(接缝),研磨板厚度为0.04mm
4.其他试验选择人工重砂的次生矿物特征、有用矿物的赋存状态和单矿物。采样要求:一般在同一个露头上用分块采集法采集10-20公斤的岩石。
5粒度分析统计分析沉积岩的粒度概率。取样要求:样本大小和薄片。
6.对大型化石进行命名、表征(附照片和草图)、年代测定和古环境判断。采样要求:样本大小视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完整化石;松散的化石在收集前被加固;对于脊椎动物化石,应制作1×1m2的网格,并进行网格编号和拍照,采集整个网格。化石应该在野外初步整理出来。
7微体化石:微体化石的种类、特征和描述(附照片和草图),微体化石的出现率、组合和演化的统计,时代的确定和古环境的判断。取样要求:一般应分层取样,取样间隔为5-10m,样品重量不少于1Kg,最好为1.5—2Kg。
8-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一般选取几十个晶体(X射线单晶,粒径约为0.1—2.0毫米的单晶)作为样品。一般矿物重量在十几克,粘土矿物鉴定用100g以上的粘土。同一地质体需要三个以上的样品进行测定。测试要求:1)对X射线粉末矿物进行命名,测量结构简单的矿物晶体的晶体包参数和晶格类型,区分类质同象变体和长石序;(2)用X射线单晶测量了分子晶体中的晶胞参数(A,B,C,α,β,γ),空基团,原子坐标参数(代表晶胞中原子的类型、数目和相对位置),分子立方体构型,键长,键角,电荷分布,分子间距离,配位,构型和离子晶体的构型。
用电子衍射法测定了矿物的晶体结构和参数,确定了矿物类型。取样:取一个手标本大小的块状样品。
10红外光谱分析样品鉴别矿物类型(特别是胶体矿物和火山玻璃等。),确定水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区分类质同象和部分类质同象矿物,区分矿物多态结构,阴离子基团的配位对称性,原子的有序-无序分布,阳离子配位数,确定沉积岩的成熟度和相指数,含油岩石中干酪根的特征和演化,确定海绿石膨胀层的含量。取样要求:单矿物约2g,液体1ml,气体200ml。
1 .激光拉曼光谱法测定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成分和结构;识别矿物微观气液包裹体中的中子矿物类型及气液成分;同位素含量及其比值。取样要求:固体和粉末样品1g以上,液体和气体1ml以上。
1穆斯堡尔谱法鉴别铁和锡矿物;确定矿物中铁和锡的氧化态(如Fe3和Fe2的含量和比例)、电子群(如低自旋和高自旋)、配位对、配位状态和化学键;确定铁和锡离子的有序-无序和类质同象替代,以及铁和锡矿物的同质多相变体;烃源岩成熟度;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矿物的相变过程。取样:200毫克碎岩石和矿物
矿泉水类型的1NMR波谱法,矿物结构有序-无序,矿物扩散,相变,结构缺陷,晶体中电荷分布,化学键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定性测定,混合有机物中各组分比例的定量测定。取样:固体80-160克,液体1-2毫升。
14热分析样品包括差热分析和再热分析,它们通常同时进行。测试要求:鉴别粘土矿物、铁、铝、氢氧化物等含水矿物、碳酸盐矿物、胶体矿物、无定形矿物的种属,鉴别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碳酸盐岩、绿泥石、蛇纹石等)的种属。),测定矿物的风化和蚀变程度,测定CO2、有机碳等的含量。在矿物和水的赋存状态下,定量测定矿物的反应热,并做出样品的热分析曲线。取样要求:单一矿物或岩石,样品重量为5g。
矿物包裹体分析样品的温度测量及包裹体成分分析。取样要求:1。温度测量:统一方法、样本大小、薄片(粘合片使用加拿大树脂);用于爆破法的样品需要是单一矿物,纯度高于98%,粒度为0.5—1毫米。2.成分分析:测量对象主要为硅酸盐矿物或应时、长石、绿柱石等部分氧化物。单矿物纯度大于98%,粒度为0.2—0.5毫米,样品重量为10—30克。
使用16个电子探针微分析样品,通过元素宏观分析(不能区分变价元素的价态)和形貌和结构分析来分析矿物微区(微米级)。取样制样要求:采集薄样品,用环氧树脂粘接,不盖玻璃,载玻片小于28mm×50mm;;也可以使用单一矿物颗粒。
7.通过离子探针微量分析测定样品矿物的同位素比率和元素含量(ppm水平)。取样和样品制备:类似于电子探针。
18透射电镜分析样品分析要求:确定矿物晶体形态、矿物种类,扫描分析矿物微区的表面形貌(如应时、锆石)和显微结构;鉴定微型古生物的种和属。取样和样品制备:取薄片,薄至1000埃左右;粒径小于1微米的颗粒样品,取几毫克就可以直接检测。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样品矿物的微区形貌、微观结构和微晶形貌。通过稳定矿物表面特征(应时、锆石等)。),分析了颗粒的成因和水动力条件。古生物(特别是微古生物)的微形态和结构的测定;分析油藏的岩石成分、结构和微观结构。取样和制样:与电子探针微量分析基本相同,样品大小视仪器型号而定,一般不超过100×30 ×50mm。
20激光显微光谱法测定矿物中杂质元素的种类;矿物微量成分和杂质微量元素的定量测定;确定细矿物的名称;重砂中副矿物含量的快速统计。取样:固体样品制成薄片后进行检测,而液体和粉末样品在测定前需要进行处理。
21岩石化学分析样品主要包括硅酸盐岩石分析,分析项目一般为14项,有时包括S、Cl、F和烧失量。分析应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总分析百分比为99.30—100.70%。取样要求:应挑选2公斤新鲜岩石。
22.若干岩石化学分析样品应根据需要分析某些项目,分析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取样要求:应挑选2公斤新鲜岩石。
根据不同矿物的理论化学式确定23个单矿物化学成分分析项目,分析结果总百分比为99.30-100.70%。也可以用电子探针等仪器测量。选取10-100克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用于收集薄片。
24岩石中微量元素的定量分析取决于样品的使用,精度要求比岩石中元素的丰度值高一个数量级,分析误差不得超过20%。取样:新鲜岩石,采摘块,约500g。
25岩石中稀土元素的定量分析稀土元素有15种,分析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取样:新鲜岩石为1-2hg,分块取样法。
26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定量分析的要求:分析项目取决于样品的用途。取样:选取2g单矿物。
2K-Ar年龄样品包括体积法和稀释法,以确定新生代-古生代的成岩年龄和后期无热扰动的热事件年龄。取样要求:被测物通常为云母、角闪石、辉石、斜长石、海绿石、伊利石、霞石、火山玻璃,以及含钾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单矿物重量一般为2—50克,全岩样为500—1000克。
2840Ar-39Ar年龄样品应在反应堆中用快中子辐照,并测定氩的同位素比值。多期加热后,应确定岩浆岩的结晶年龄和晚期热事件年龄,沉积岩的沉积年龄和晚期热事件年龄,变质年龄和硫化物年龄。提供多阶段加热的氩同位素分析数据、年龄值和年龄平台谱。取样:被测物体和样品的重量与H-AR年龄样品的重量相同。
2U-Pb年龄样品的分析需要提供每个矿物颗粒的U和Pb同位素比率和年龄值,多种矿物的一致曲线和年龄。取样:取新鲜岩石分离精选单矿物,主要测量锆石、独居石、磷灰石和结晶铀矿,锆石含量高的花岗岩取3-5hg,火山岩取10-15hg,中基性和超基性岩取20-25hg。一般单矿物重量在0.5-2g,纯度在98%以上。每一种矿物在物理上
30铀系法40×104a以内的湖泊沉积物、海洋沉积物、锰结核、盐类、碳酸盐岩(珊瑚、钟乳石、钙结核、贝壳、骨骼)、年轻火山岩、天然水的形成年龄。取样:样品重量一般为10-100g,水样为10-20 lml,新鲜岩石取自碳酸盐岩和火山岩。
1Rb-Sr年龄样品用于确定中生代以前岩石的形成时代、变质时代和物质来源信息。需要同位素测试数据、等时线图、等时线斜率、截距、相关系数、等时线年龄和误差范围。取样:测量对象以中酸性岩石为主;一般取6-10个岩石等时线样品,每个样品约为1Hg。需要保证样品具有相同的起源、相同的时期和相同的封闭体系。全岩-单矿物等时线样品和矿物等时线可一块取,单矿物的测定对象同H-AR法;样本应该是新鲜的。
用3SM-Nd年龄样品确定中生代以前的岩石形成年龄、变质年龄和物质来源信息。需要同位素测试数据、等时线图、等时线斜率、截距、相关系数、等时线年龄和误差范围。取样:测量对象主要是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一般取6-10个岩石等时线样品,每个样品约为1Hg。需要保证样品具有相同的起源、相同的时期和相同的封闭体系。只能取一块全岩-单矿物等时线样品,单矿物的测定对象同H-AR法;样本应该是新鲜的。
314c年龄样品的年龄为200—5×104a。取样:收集物体和重量,如木头、木炭、树根、古代植物种子等。25-30g;泥炭、珊瑚、贝壳和淤泥200—1000克;;500—2000克;土壤的;1000—1500克;动物骨头的;500—1000克;水的;样品无需破碎,消除了非测定杂质;将样品装入塑料袋(不要直接装入布袋);水样应在现场处理,沉淀物应放入玻璃或塑料瓶中,送至实验室。通常100升水左右就能分离出足够的沉积物进行测定。
利用古地磁测量岩石的天然剩余磁场,得到样品的平均磁偏角、磁倾角、磁极位置等参数的对比。根据样品的磁极划分对比地层,研究板块迁移。取样要求:1、间距,垂直逐层取样,取样间距一般为1-5m;2.数量应满足统计要求。侵入岩应在中心取样,不少于10块;3.规格:野外取12×12×12cm手标本,标明层理或结构面的倾角。对于松散沉积物,可以用仪器获取定向样品,误差不超过10,在室内制成4×4×4cm,每个手样取4个以上样品;4.样品为高磁性的沉积物和岩浆岩;5、采集方法,可采取新鲜岩样或手钻;6.送样时附上简介,注明取样位置和经纬度。
3热释光(TL)用于测量受热和受光样品,如古陶瓷、断层泥、黄土、沙丘等。(测量应时和长石),测年范围为1000 A-1 MA;取样:深度30-40cm,在避光、不透光的包装中取样。重量,约1000g g。
36 .光学发光(OSL)用于测量河流相、洪积相、湖泊相、海洋相、冰川相、风成沉积、火山爆发、断层摩擦烘烤的产物和考古样品自上次暴露或加热以来的年龄。年代范围是2000-50万年。取样:与热释光样品基本相同。
3电子自旋共振(ESR)用于确定材料的内部结构;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火山岩的地质年龄和断层的最后活动年龄,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不等。取样要求:1)对于确定物质结构的样品,单矿物应为长度为2-9mm的单晶,粉晶为4-9g,液体为0.01—0.1ml 2)第四纪测年采集对象为碳酸钙结核、贝壳、珊瑚、磷酸盐牙齿、骨骼、硫酸盐石膏、硅酸盐、火山物质、断层物质、受阳光照射的样品等。取样深度为30-50米;避免光处理和保存;样品量一般为50—100克,含应时颗粒的松散沉积物一般需要1000—2000克
38裂变径迹(FT)测量对象磷灰石、锆石、硝石、云母、火山玻璃等。这些年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不等。取样:样品应该是新鲜的,矿物充分结晶;测量抬升速率,沿不同高度系统取样,样品量足以保证选取几十个矿物颗粒,送100-500个单矿物和2Kg岩石。
9用氧同位素取样测定样品的氧同位素组成和同位素平衡温度:根据用途不同而不同:1)常采用同代矿物对计算成岩温度。岩石要新鲜,矿物纯度98%以上,矿物样品重量0.2g应该用腕足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壳来计算碳酸盐岩的温度。2)按单矿物(或全岩)鉴定岩石物质来源。岩石应是新鲜的,矿物纯度在98%以上,粒度小于0.3毫米矿物包裹体主要用于鉴别水的来源。3)测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采集冰块和雪,放入玻璃瓶中,用蜡密封,样品体积为50-100ml。
δD值由40个氢同位素确定。用于计算温度,鉴定物质来源,用氧同位素研究地下水成因。取样:测量对象主要为云母、角闪石、蛇纹石和天然水,包裹体矿物为应时、萤石、硫化物、碳酸盐等。样品,单矿物20-50g,水10-15ml。
1硫同位素分析硫同位素组成,计算δ34S,计算矿物的平衡温度。取样:测量对象主要为硫化物,测量温度为矿物对和单矿物0.5g左右。
2碳同位素测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用于计算温度,区分有机碳与无机碳、淡水和海水碳酸盐岩。采样:采样对象主要为碳酸盐岩、含石墨变质岩、含碳地下水、气体和植物,样品重量0.5g,气体5-10ml;测定包裹体碳同位素组成的矿物主要有应时和硫化物,样品重量为150克。
4铅同位素分析铅同位素比值,计算模式年龄,判别成因。取样:待测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钾长石。样品应新鲜,重1-2g,同一地质体应取三个以上样品。
44 .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的化学分析样品应根据矿石成分通过基本分析和必要的组合分析采集,并测定矿石中有益组分、伴生组分和有害元素的含量。采样原则:根据自然分层和矿化情况,采用连续分块系统采样,在首层采样长度为0.5-1m的垂直煤层中连续开槽采样,沿矿化走向至少有两条采样线。
通过光谱分析采集45个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了解矿体和围岩的元素含量。
46金属和非金属矿天然重砂样品的分析要求:重砂矿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取样:采集重量15-30kg,田间粗淘后不少于10-15g。
根据不同的矿物和用途,确定了47项非金属矿物合理性和工艺性能测试样品的测试项目和采集方法。
48煤层煤样开槽法(10×10—25×25cm)用于直接在煤层上进行系统取样,进行半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全磷、热值和元素分析(碳、氢、氮、氧、硫)等。
49源油样:分析项目为有机质含量、元素分析、沥青族组分分析、氯仿抽提物等。样品有油页岩、沥青岩、煤、浅色碳酸盐等。对于新鲜岩石,需要进行系统取样,样品重量一般为300克—1000克。
50储层样品:分析项目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取样尺寸为6×6×7cm,取样岩石为油页岩、含油砂岩和含油碳酸盐。
51盖层样品:孔隙度、渗透率和岩石突破压力试验。
52水样:主要包括简要分析水样、全分析水样、特殊分析水样和现场分析水样。水样的采集、分析项目和密封见相关规范。
5土壤样品:分析与矿物、农业、畜牧业、林业、污染和环境生态有关的元素和成分。样品采集系统采集有机层、残积层和母质层,样品重量为100—150克。
植物样本:分析微量化学元素。取主要植物器官和腐殖质,重150—2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