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日本对外投资的原因(日本加大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日本对外投资的原因(日本加大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日本对外投资的原因(日本加大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从外国对日直接投资看日本的投资环境

一、战后日本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

战后几十年,外国对日直接投资呈现起点低、发展有限的总趋势。50年代上半期,年规模只有两三百万美元。1967年日本政府实施第一次资本自由化后,正式拉开了大规模引进外资的序幕。从1981年到1986年,外国在日本的直接投资在五年内达到42亿美元。从纵向比较来看,投资规模连年增长,但其金额与日本对外投资或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例如,1950年至1985年,日本的对外投资总额不到其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5%,甚至少于20世纪80年代任何一年的对外投资。日本一直不是世界上直接投资的重要国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

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中小企业和众多大企业经营恶化,战后罕见的失业和破产现象愈演愈烈。特别是1997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动荡使企业经营雪上加霜,为外资大规模进入日本提供了机会,大型企业M&A项目开始出现(详见表1)。自1998年以来,日本对外投资连续三年飙升,并创历史新高。2000年,外商投资金额继续比上年增长31.5%,总额达到282.76亿美元。那一年美国是日本最大的投资者。

近年来,日本的外国投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外资集中在发达国家。

近年来,对日投资的主要国家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例如,2001年,美国投资51.39亿美元,欧盟投资85.30亿美元。由于缺乏大型并购项目,美国在欧盟中的比重较上年大幅下降,甚至不如荷兰,欧盟已跃居对日投资首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比例仍然极低,其中东盟和四小龙的投资有所增加。亚洲投资的总体比例仍然很低(2001年国家统计见表2)。

(2)外资向非制造业倾斜。

在制造业领域,机械和化学工业吸引了最多的外资。在非制造业领域,外资主要集中在通信、金融和保险行业。从投资额来看,非制造业比制造业高出近6倍,对日本非制造业倾斜明显(外资行业分布见表3)。原因有二:一是日本的制造业实力世界首屈一指,一直有“世界工厂”之称,令技术低劣的外企望而却步;第二,日本投资环境的劣势对制造业的制约更大。即使是国内企业在海外发展,对外资的吸引力也更加有限。

(3)并购是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

大部分并购都是为了获取运营资源,金额占了很大比重。在其他国家,很少有常见类型的M&A在企业市值下跌时购买和培育企业,并在业绩恢复后转售获利。从要获取的业务资源来看,欧美和亚洲企业并不相同。前者主要以获取销售网点、客户等流通环节为目的,以建立生产基地、获取技术为目的的并购很少。但在一些需要在消费地生产的产业中,有以获得生产基地为目的的并购,在高科技领域等需要巨额R&D费用的领域中,也有以获得日本技术为目的的并购。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日M&A的目的是获得日本的生产技术和名牌。

二。日本投资环境分析

(1)缺点

受日本投资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市场被公认为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就连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跨国企业都要三思,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更是觉得难上加难。除去文化、政治等基本国情,日本投资环境的劣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营成本依然是全球最高的。

高昂的运营成本仍然是外国投资者在日本投资的首要障碍。以东京为例,租用经营场所所需的押金是欧美主要城市的10倍左右,创办企业的整体成本接近欧美城市的4倍。日本员工的工资、各种房租、通讯费、能源费等相关费用也位居世界前列。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计算,在日本投资的成本约为法国的11倍、美国的7倍、德国的5倍、英国的4倍。在所有费用中,除了工业用地购买成本极高,办公用房押金和住宅押金也非常突出。(日本与上述四国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对比见表4)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劳动力并不充足,人力资源成本极高,在日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未必是良策。此外,与投资相关的各种服务也很贵。据外国投资者介绍,日本的法律事务、会计等专业化服务行业有多种与国际接轨的资格制度,如“行政记录员”、“司法记录员”、“社会保险劳动员”等。外资企业办理相关事务必须委托或聘请相应的专门资质,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外资企业难以判断某项业务委托给谁。此外,上述专业人员的英语能力普遍较差。如果外企没有懂日语的员工,就不得不将相关事务委托给熟悉日本、有涉外经验的律师事务所,再委托各种专业人士,导致代理费增加。目前日本基本没有律师和会计师共同经营的事务所,外企很难一站式提供法律和会计服务,导致时间和金钱的消耗。

2.政策因素

主要表现在行政手续繁杂,优惠措施不够,限制性政策多。反映外商申请设立公司时间长,提交资料过多。目前,除了一些限制行业(如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采矿业、国防工业等。),外国投资者可以在日本设立一般公司,汇款投资后可以向日本银行备案,已经简化。但对化工、医疗用品、食品等三个行业的审批依然严格。

长期以来,日本缺乏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近年来,虽然开始意识到外商投资的意义,但其政策措施仅限于部分放松原有限制。优惠程度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差甚远,吸引力非常有限。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00年的调查,在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日本的因素中,优惠政策仅排在第12位。

3.土地政策很复杂。

日本对土地使用有很多限制,比如土地使用规划法,城市规划法。即使土地已被批准用于商业目的,也需要根据复杂的规定多次申请开发许可,这使得外国企业在选择商业用地时难以事先决策、制定开发计划和计算成本。

4.严格限制外国公司人员来日本的资格。

日本的签证审查非常严格。对于外资企业,要求在向外籍人员发放签证前,必须雇佣两名以上全职日本员工。外方派往日本的技术人员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10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外企内部转岗到日本的,要求转岗前连续工作1年以上。这些条件比欧美、东亚要严格得多,经常被国内外经济界诟病。

5.企业制度不符合国际标准。

日本原有的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企业组织制度,给外资企业并购日本企业造成不便。近年来,日本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合并决算制度,并计划引入现行价格会计、退休给付会计、企业分立制度等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实现与国际接轨。外资并购面临比以前更有利的环境。但外商也要求日本尽快引入欧美普遍采用的合并纳税制度。此外,日本的企业管理缺乏决策者的监督,外商认为其合理的决策机制不完善。没有进一步的改革,外商不愿意贸然投资。

6.其他经济因素。

汇率变化、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资金筹措等。限制外国在日本的投资。日元汇率频繁波动对外国投资者的影响不言而喻。至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日本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尤其是投资海外生产转售。为了削减成本,外国公司不得不效仿。比如,如果没有有竞争力的海外生产基地,就很难在日本制造业立足。如果要在日本采购,可能会受到“企业系列”概念的影响,很难获得优惠价格,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融资方面,日本金融机构不愿放贷,导致外国企业在日本融资更加困难。在日本发行股票的所有文件都必须用日文书写,并按照日本会计准则制作,而且没有律师或会计师协助上市的机制,这也使得外国公司很难筹集资金。

此外,日本独特的商业惯例、消费者和用户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各类日本人才对外企工作的抵触情绪,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外资对日本的投资。

(二)促进日本外国投资增加的因素

虽然上面提到的不利因素很多,但是1998年以后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明显比前几十年上升了一个台阶,这说明日本的投资环境近年来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日本具有许多先天的比较优势,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大、科技水平高、信息渠道丰富、工业基础设施完备、劳动力素质高、靠近亚洲市场等。此外,近年来,以下因素促进了对日本的投资:

1、投资成本降低

近年来,日本股价、地价处于低位,工资水平也面临下行压力,相对降低了外企的投资成本。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下降了很多。日本中央银行实施的低利率政策也有助于外国公司在日本筹集资金。

2.日本企业实力下降。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日企经营实力下降,感觉需要联合外资,对与外企合作的抵触情绪降低。这为外国公司进入日本市场、形成强强联合并获得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主观因素促成了许多大型M&A项目,如日产和雷诺、马自达和福特等。日企实力下降也有利于缓和市场竞争,便于外企扬长避短,抢占市场。例如,在零售业,法国的家乐福和美国的Costco于2000年在日本开设了分公司,在通信业,英国的英国通信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对日本电信等大型项目的贡献。此外,日本原有的商业组织体系被打破,终身雇佣的铁饭碗消失,就业流动性增加,员工对跳槽和外企就业的抵触情绪减弱,外企更容易获得人才。

3.日本部分放宽了限制。

鉴于外资在推动日本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日本政府吸引外资的意识有所提高。早在1994年7月,政府就成立了一个日本投资会议,由首相担任主席,负责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大臣担任副主席,以征求国内外各方对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并协助制定促进投资的政策。近年来,日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放宽限制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准入。

目前日本市场准入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非制造业领域,如电力、通信、金融、零售等行业。这些措施不仅为外国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有助于削减各种费用,间接改善日本的投资环境。

4.有很多行业都有商机。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目前在日本最受外商青睐的行业主要有:住宅、信息通信、能源、环境、医疗福利、流通、国际交流、人才利用、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业大多集中在非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而且大多是发达国家的强项。

总之,目前日本的投资环境较之前有了部分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02年的调查,外资在日本投资的目的有:日本市场的销售基地、商业信息收集基地、生产基地、辐射亚洲市场的销售基地、研发中心等。一般新加入日本市场的外企,前5年业绩会亏损60%左右,5年后扭亏为盈者会增多。正常运营后,外国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12.1%)约为日本国内法人企业(3.0%)的4倍。在日外企营业额利润率(4.8%)也优于日企(1.9%)。

附表1:近年来外国企业对日本的并购(项目数)

1997

1998

1999

在2000年

2001年1月至6月

项目总数

38

59

107

151

62

来自北美

19

37

50

七十八

37

欧州

21

45

47

16

东崖

11

没有

19

一个

资料来源:投资白皮书,2002年版,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表2:2001年日本外国直接投资国别统计

项目数

金额(百万美元)

比重(%)

增长率(%)

整个欧盟

343

8530

49.0

99.9

荷兰

84

6575

37.8

1303.8

美果

445

5139

29.5

-43.8

英果

六十九

1164

6.7

130.0

法国留学签证

54

107

0.6

-60.0

德川

四十四

98

0.6

-96.1

东亚

161

453

2.6

19.9

亚洲四小龙

133

448

2.6

20.4

东盟

一个

0.0

93.1

中国

22

0.0

-31.1

中美洲和南美洲

234

518

3.0

-65.9

日本的外资企业

251

2108

12.1

-79.6

世界总量

1497

17405

100.0

-38.4

资料来源:日本财务省外国投资统计,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相当于美元。

附表3:2001年日本各行业吸引外资情况

项目数

金额(百万美元)

比重(%)

增长率(%)

机器

七十八

1107

6.4

-65.2

化学工业

五十六岁

924

5.3

-42.9

食物

281

一点六

3109335

玻璃和土石制品

76

0.4

1389811

石油

20

70

0.4

-96.9

橡胶和皮革制品

一个

五十六岁

0.3

447.1

旋转和编织

12

23

0.1

4.2

金属

一个

0.0

-97.1

整个制造业

197

2621

15.1

-63.4

沟通

38

6622

38.0

-2.5

金融保险

359

5281

30.3

-43.3

服务行业

485

1330

7.6

-37.9

商业和贸易

282

871

5.0

-65.1

不动产

112

588

3.4

87.8

建设

六十九

0.4

421091

运输

15

18

0.1

―65.7

非制造业合计

1300

14784

84.9

―30.0

来源:同上。

表4: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各国投资成本比较

比较项目

日本

美利坚合众国

不列颠岛

德国

法国

生产基地建设成本:工业用地购置费。

100

13

12

17

2

办公室设立费用:办公室押金

100

81

10

公司成立费用:执照税和注册费。

100

139

76

2

当地员工成本:厂长

100

67

82

七十八

79

管理人

100

11

19

四十四

四十四

工程师

100

20

34

81

81

普通办公室职员和工人

100

18

派驻人员生活相关费用:租房保证金

100

12

20

25

29

孩子的学费

100

八十五

62

46

59

其他签证费用

100

158

283

61

333

总成本水平

100

14

24

20

注:以上对比只是设定前提下的模型对比,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本次计算中设定的投资模型为:

生产基地:大城市周边200公里内的分割销售工业园,10公里主干道,200公里国际机场。土地面积5000平方米,厂房面积3000平方米。

办公地点:大城市,面积500平米。

出资方式:股份子公司,出资5亿日元。

人员构成:1名从家乡派出的经理,2名家属及子女,1名当地聘用的厂长,1名行政人员,20名工程师,50名一般办公人员。

居民住宅:在大城市租住的住宅,每套150平米。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南非对外贸易(南非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措施)

上一篇:南非法律制度(南非劳工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