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待遇(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赵鸿)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待遇(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赵鸿)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待遇(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赵鸿)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原地质矿产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地质部北京实验室。目前,中心拥有员工105人,其中科技人员94人,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3人,拥有一支由13名具有博士学位、22名硕士学位的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科研队伍。是国家分析化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该中心是科技部下属的十三个国家工业分析测试中心之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命名的地质实验测试基地,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的挂靠单位。1990年首批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2002年,国土资源部率先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并于2004年获得国土资源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

中心的基本定位是:围绕地球科学发展,结合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的需要,开展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推动地质分析测试技术不断进步;发挥分析技术优势,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开展环境地球化学、能源地球化学等交叉学科研究。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该中心集科学研究和对外测试服务于一体,主要任务是:紧密结合我国地学研究和地质矿产资源评价的需要,开展新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研究地质实验各类标准物质的制备,编制(修订)地质实验分析方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开展地质实验测试仪器及相关装置的自主研发、改造升级技术研究;作为地矿部权威的分析测试基地,承担部门、行业的疑难样品测试和仲裁分析任务,向社会提供分析测试服务;作为新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在地矿部门的应用推广和分析测试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为部门和行业的基层实验室培养大批分析测试骨干。基于该中心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的优势,将研究领域拓展至环境地球化学、能源地球化学等交叉学科研究。近年来,中心主持和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通过自主研究和技术合作,取得了多项创新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奖88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2项。出版专著和译著26部,近五年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岩矿测试》一直是国家科技核心期刊。

该中心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7000平方米的实验检测大楼,有机和无机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检测仪器设备。单价10万元以上的分析仪器设备50多台套,总价值2000多万元。它还拥有一个超净实验室,专门用于同位素分析和痕量超痕量分析。为地质、冶金、有色、环保、建材、农业、石油、生物医药等领域的72种天然物质中的700多种无机和有机项目提供常量、微量、痕量和超痕量分析及同位素分析。面向中央地矿行业和社会,还承担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中元素形态分析、选择性提取分析和复杂疑难样品的分析测试。随着新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以及50多年以客户为导向的分析测试经验和不懈努力,该中心在国内外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是国家地质矿产实验测试技术研究基地,岩矿分析综合测试权威机构,地质分析人员培训中心,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质矿产测试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中国计量学会地质矿产测试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席单位秘书处均设在我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实验科技信息网网络领导单位、国际地质分析师协会(IAG)会员单位、中国化学学会、中国质谱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等学术组织会员单位。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非常重视国际合作。先后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经社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等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大学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联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广泛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的目标是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资源、设备、信息共享的开放实验室。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矿石破碎工艺流程及特点(破碎和磨矿的作用)

上一篇:什么是质谱分析法(质谱法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