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经99° 51′~ 100° 30′,北纬38° 57′~ 39° 42′之间。东邻张掖市,西接高台县,南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接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总面积3148.7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国有农林牧场,103个行政村,14.3万人,农业人口12.2万人。
临泽南北高,中间低,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海拔1370-2200米。分为南部祁连山中部山区、中部走廊平原和北部鹤立山侵蚀山区三种类型。是典型的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年日照3053.9小时,年总辐射146.2大卡/平方厘米,平均气温7.7,无霜期128 ~ 203天,平均152天。年平均降水量117.1毫米,年蒸发量2337.6毫米..
临泽县交通通讯便利。兰州至兰州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县乡道路相连,四通八达。县乡程控电话、无线对讲电话、移动电话实现了国内外联网,7个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西北电网覆盖全境,所有村庄都实现了电气化。
临泽县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全县现有灌溉面积40万亩,尚有27.9万亩宜农荒地可开发利用。全县地表水资源12.95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5.69亿立方米。中国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石膏、石英岩、含碘凹凸棒石、煤、萤石、蛭石等。其中含碘的石膏、石英岩、凹凸棒石储量最大,均在亿吨以上,品位高,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改革开放为临泽发展插上了翅膀,经济社会效益逐年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农牧业为基础,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第三产业配套服务的产业化格局。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04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75%、21.08%和19.17%,财政收入3734万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境内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被誉为“塞上明珠”。是西部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和果业基地。粮食生产连续16年丰收,荣获全国粮食单产冠军县称号。1997年,粮值享誉省内外,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农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玉米、红枣、生猪三支柱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走向一体化,农业生产条件日趋完善,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地方工业正在稳步发展。全县有淀粉厂、葡萄糖厂、玻璃厂、乳品厂、酒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和培育了昭武系列白酒、薛婧牌玉米淀粉、杨雪牌葡萄糖、雪莲牌奶粉、盛泽牌红枣枸杞汁等地方名优特产,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医药、化工、建材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并向集团化发展。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7年,全县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616元和2502元。全县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富裕小康迈进。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临泽县的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省卫生改厕先进县、省卫生县、省体育先进县等称号,连续三次获得“双拥模范市县”称号。
从现在起到2002年,14万临泽人民将努力建设一个新临泽,把一个富裕文明的新临泽带入21世纪。
临泽县投资环境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经99° 51′~ 100° 30′,北纬38° 57′~ 39° 42′之间。东邻张掖市,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南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接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总面积3148.7平方公里。辖6乡3镇,1个国有农林牧场,103个行政村,1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7万人。
临泽县是汉初匈奴的右地。公元前115年建立张掖郡,丁原六年(公元前111年)定名为昭武。西晋(公元226年)改为临泽,历史悠久。
临泽县南北高,中间低,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海拔1370 ~ 2200米。可分为三种类型:南部祁连山中部山区、中部走廊平原区、北部鹤立山侵蚀山区。是典型的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年日照时数3053.9小时,年总辐射146.2大卡/平方厘米,平均气温7.7度,无霜期128 ~ 203天,平均152天。年平均降水量117.1毫米,年蒸发量2337.6毫米..
临泽县交通通讯便利。兰兰铁路和312国道穿境而过,县乡公路相连,四通八达。县乡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实现国内外联网,7个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西北电网覆盖全境,所有村庄都实现了电气化。
临泽县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全县现有灌溉面积40万亩,尚有27.9万亩宜农荒地可开发利用。全县地表水资源12.95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5.69亿立方米。中国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石膏、石英岩、含碘凹凸棒石、膨润土煤、萤石、短石等。其中石膏、石英岩、含碘凹凸棒石储量最大,均在1亿吨以上,品位高,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国内旅游资源主要有:赵武城遗址,是周秦、西汉时期越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烈士陵园”;北部沙漠区有沙漠公园,把西北沙漠的景色和珍贵的沙生植物结合在一起,有半月形的卧龙湖,有月牙形的月牙泉。《西游记》神话传说中有牛王默洞、大沙河、高老庄。此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在甘蒙两区有广泛影响的顾芗庙,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双泉湖大型垂钓中心。
改革开放为临泽发展插上了翅膀,经济社会效益逐年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农牧业为基础,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第三产业配套服务的产业化格局。U9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3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生产总值的54%、27%和19%,财政收入4153.1万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地势平坦,气候适宜,素有“江南要塞”之称,是河西走廊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果业基地。粮食生产连续17年丰收,荣获全国粮食单产冠军县称号。1998年粮食总产量1.42亿公斤,水果产量1863万公斤,其中临泽大枣以其肉厚、仁小、维生素和糖分含量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享誉省内外,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农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粮食、畜牧、林果、制种、饲草五大产业初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走向一体化,农业生产条件日趋完善,农村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当地工业稳步推进,全县拥有淀粉厂、葡萄糖厂、玻璃厂、酒厂、牛场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了昭武系列白酒、薛婧牌玉米淀粉、杨雪牌葡萄糖、雪莲牌奶粉、盛泽牌红枣枸杞汁等地方名优产品,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医药、化工、建材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并向集团化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8;全县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812元和2701元。全县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富裕小康迈进。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临泽县的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省级卫生县,连续三次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