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梅峰:有很多因素。如果有很多天气原因的外力作用,比如暴雨,如果是在地基强,土质好的地方可能还好,但是如果是在土质疏松的地方,或者是在山区,就特别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另外,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开采或者挖掘,都会诱发一些地质灾害。除了地震,应该说气象和人为因素都会导致地质灾害。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室主任李铁峰:我觉得这位网友在这里提到的地质灾害可能主要是针对我们国土资源部管辖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六种,就是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提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震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普通强降雨也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或崩塌。我们谈论地面。地裂缝也与地震密切相关,此外,大规模的区域性地面沉降也伴随着地裂缝。一般来说,地面塌陷,下面有岩溶,地面有空孔洞。地面因流水作用而塌陷,在我国广西、贵州等地容易出现。除降雨、地震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外。,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的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类型。比如盖房子的时候,挖山坡的坡角,修水库大坝,挖山等等。
国土资源部高级咨询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原地矿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司司长岑家发: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六种地质灾害,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一类是人为因素。在自然因素中,李主任刚才提到的降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地质灾害为什么发生在汛期有很大关系。比如山体滑坡,泥石流,都离不开水。当降雨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引发泥石流。另外,目前造成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比如人类经济技术活动导致的地面沉降,比如天津、上海、江苏等地的地面沉降,由于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层本身干缩,导致地面沉降,这是人为活动造成的。此外,地面塌陷通常有几种,其中一种我们称之为采矿空塌陷,即矿山尤其是煤矿开采引起的塌陷最为严重。比如山西到处都在开采煤矿,下面开采空容易造成塌陷。另一种岩溶塌陷,一些地下石灰岩,溶岩的东西,溶解形成一些溶洞。随着更多的抽水,水位下降,造成水下岩石,这将导致崩溃。比如在黄土地区,有的洞穴就有自己的塌陷。这两个东西一个是岩溶地区的塌陷,一个是采矿,也就是地下采矿空导致塌陷。为什么要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开?我们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是人为因素。《地震灾害防治条例》特别强调,地质灾害可以通过重视人类活动来防治。现在要特别注意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