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银矿规模划分)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银矿规模划分)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银矿规模划分) 银资源量估算

资源估算

一、勘探类型的确定

(一)矿物勘探类型的分类

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 & mdash;2002)技术要求,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应根据主矿体规模、主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性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及其类型系数来确定。这笔存款是& times矿石,工程控制矿体走向长度(>:800米)300 ~ 800米(< 300米),延伸约&倍;& times米,矿体规模为(大)中(小)型,类型系数为(0.9)0.3 ~ 0.6(0.1 ~ 0.3);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复杂),类型系数为(0.6)0.4(0.2);矿体厚度变异系数为&倍;& times%,属于(稳定)相对稳定(不稳定),类型系数为(0.6)0.4(0.2);等级变化系数为&倍;& times%,属于(均匀型)相对均匀型(不均匀型),型系数为(0.6)0.4(0.2);后期构造对矿体无破坏,构造影响较小,型系数0.3(若有断层破坏或岩脉贯通,构造对矿体形态影响明显,型系数0.2;构造严重影响矿体形态,类型系数为0.1)。五个地质因素的类型系数之和为&倍;& times根据矿床勘查类型的具体划分,第二勘查类型的五个地质因素的类型系数之和为1.7 ~ 2.4,因此确定该矿床为第二勘查类型。

第一种勘探类型:简单型,五种地质因素的类型系数之和为2.5 ~ 3.0。主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厚度稳定,主要有用成分分布均匀,对矿体的构造影响小或中等。

ⅱ勘探类型:中等类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1.7 ~ 2.4。主矿体规模中等至大型,形态复杂至复杂,厚度不稳定,甚至主要有用成分分布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态影响明显。

ⅲ勘探类型:复合型,五个地质因素的类型系数之和为1 ~ 1.6。主矿体规模小至中等,形状复杂,厚度不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至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态影响明显而严重。

(二)勘探工程间距的确定

勘探间距的确定取决于矿床的勘探类型。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mdash;202)技术要求,控制勘探项目间距:沿走向60 ~ 80m,沿倾向40 ~ 50m。根据给定的控制,勘探工程间距沿走向为80m,沿倾向为50m,满足规范要求。

注:不同矿种、同一矿床勘探类型的工程间距差别很大。规范只规定了控制工程间距。探明工程间距一般按控制工程间距缩小1/2 ~ 1/4,推断工程间距按控制工程间距稀释1 ~ 2倍(但不能机械受力)。如ⅱ类控制的工程间距(沿走向)铜120 ~ 160m,铅锌80 ~ 100m,银60 ~ 80m,金40 ~ 80m,钼80 ~ 100m;倾角小于或等于走向,铜100-120米,铅锌60-100米,银40-50米,金40-80米,钼60-80米。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程间距相对深部工程间距应适当加密。

(三)勘探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这取决于矿床类型和地形条件。该矿属于二类勘探类型。通过坑钻控制矿体,并寻找控制的资源(332)。

一般ⅰ型以钻孔为主,隧道验证;ⅱ、ⅲ型矿体应结合坑钻控制。如果地形平缓,打井为主,如果地形陡峭,隧道为主。对于第三种勘查类型中极其复杂的小型矿床,在无法探明资源控制储量时,可实行探采结合的方法。

二。资源和工业指标的估计范围

(一)资源的估计范围

该矿床资源量的估计范围为& times线,东到& times东方,向着龙&时代;大米;与时俱进;米标高以上。

(2)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标准和依据。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的技术要求,圈定矿体采用的工业指标为:

1.截止品位:40 ~ 50 &倍;10-6 ;

2.区块最低工业等级:80 ~ 100 &倍;10-6;

3.存款平均品位:>:150 &倍;10-6;

3.最小可采厚度为0.8 ~ 1m

4.石质包裹体厚度为2 ~ 4m

5.如果伴生有用元素有价值,可根据有关规定计算储量。

3资源估算方法的选择和依据

勘探工作应布置在一定距离内,并选择沟(井)探、钻探和坑探作为主要勘探手段。探矿工程应布置在平行的勘探线上或勘探线之间。

矿体呈脉状,矿化连续性好,倾角陡。由于矿体倾角大于45度,采用地质块段法,在矿体垂直和垂向投影上估算资源量,比例尺为1:1000。

矿石量估算公式为:

Q = S true & timesm & timesd

类型:Q & mdash& mdash矿石量(t);

S & mdash& mdash矿体真实面积(m2);

m & mdash& mdash矿体真实厚度(米);

d & mdash& mdash平均矿石重量(吨/立方米)。

金属量估算公式为:

P = Q & timesC

类型:P & mdash& mdash金属量(千克);

Q & mdash& mdash矿石量(t);

C & mdash& mdash平均成绩(&次;10-6)。

该值四舍五入为& ldquo放弃四六个,每五个单双,零为偶数。& rdquo厚度和品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面积、体积和矿石量(吨)取整数,金属量(公斤)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产品号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四。资源估算参数的确定

(1)面积

借助MapGIS软件,通过计算机在资源估算的垂直投影图上直接测出各块段的垂直投影面积,然后除以矿体各块段平均倾角的正弦值,得到矿体的真实面积,参与资源估算。公式是:

S true = S vertical/sin & alpha;

其中:s为真& mdash& mdash矿体真实面积(m2);

s垂直& mdash& mdash矿体垂直投影面积(m2);

& alpha& mdash& mdash矿体倾角。

(2)厚度

1.单项目厚度:本次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真实厚度,单项目真实厚度为圈定矿段所有样品真实厚度之和。

2.块段平均厚度:块段内工程矿体真实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4.矿体平均厚度:矿体体积除以面积的商。

(3)等级

由于矿石品位与厚度直接相关,矿体中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取样长度与矿体厚度不同,所以采用真厚度(样品长度)加权法计算平均品位。

1.单个项目的平均品位:根据项目中的工业指标及其样品长度,对同一矿体中所包含的每个单个样品的品位进行加权而得。如果样本中存在超高等级,先处理超高等级,再计算单个项目的平均等级。

2.块段平均等级:用块段的真实厚度对块段中单个项目的等级进行加权得到。

3.矿体平均品位:用矿体中的金属量除以矿石量计算。

4.4矿石重量

矿石重量是&倍;吨/立方米.

五、有限和无限矿体(层)的外推原理

(A)有限的推断

当看矿项目与不看矿项目之间的距离小于相应类别的资源储量距离时,两个项目之间距离的板状厚度的1/4应水平推进;当矿体边缘相邻工程有二分之一以上矿化时,进行1/3水平推覆。当两个项目之间的距离大于相应类别资源储量之间的距离时,只能外推相应类别资源储量之间距离的1/4或1/3(注:沿走向和倾向控制的项目之间的距离有时是不同的,因此在资源估算垂直投影图上沿倾向外推时需要换算)。Mi & middot克/吨值不是外推的。

(2)无限外推

见矿工程外无其他工程,或成平推方向相应控制间距内无探矿工程,外推距离为相应控制工程间距的1/4(沿走向和走向),资源储量类别下降一类。这样,(333)外推(334)控制的工程间距的1/2(沿走向,沿倾向)?无限外推一个受控工程距离(沿走向、沿倾向),并沿走向外推& times米,沿趋势无限外推&倍;米,换算成&倍;论垂直和垂直投影。米饭。

六。块划分原则

(一)区块划分原则

区块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相应控制程度的勘探线(双线剖面)、不同断面高度的深部工程、矿体边界和批准的勘探区边界。区块划分以工程和勘探线为基础,按勘探网度和资源量类别划分。

(332)分类分块:指勘探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地质可靠性受控的地段。该矿采用地表沟(井)探配合相邻巷道(且巷道网络度匹配?& times?米钻孔)由矿段圈定。

(333)类别和区块划分:指勘探程度仅满足找矿阶段要求,推断地质可靠程度的区域。该矿以(333)类网格的1/4所划定的整个范围,在相邻两条勘探线上(或附近)的找矿工程点相应密度的连线内外水平推进。

(334)范畴块的分类:(333)范畴块的无限外推所圈定的范围。地表有找矿项目,深部无找矿项目,项目间距过大。地表找矿项目连线和有限外推部分圈定的范围;只有表层工程而没有深层工程控制,以此来看矿山工程点的联系和有限无限外推圈定的范围。

(2)块号

区块编号应符合不同的资源储量类别和& ldquo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rdquo这些原则是连续编号的。这样,矿体被分为16块,其中(332)型2块,(333)型8块,(334)?第八类街区。

七。资源和储量分类

(1)控制的内在经济资源(332):指勘探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地质可靠度控制(圈定矿体的三维空,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排除大的多重性)的区段;矿石的物质成分和质量基本查明;对矿石中伴生的有用成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类比了易选矿石的可选性。对一般矿石进行实验室工艺试验,对新类型或难选矿石进行实验室扩展连续试验,其结果可用于评价矿石是否具有工业价值。可行性评估只是粗略地做了一下,但具有经济意义的那部分资源还不能确定。计算资源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根据主要矿体特征,将其划分为二类勘查类型。& times探索线& mdash& mdash& times沿走向控制的勘探线工程间距为80m,地面探槽和探井工程加密两次,倾向控制的工程间距为50m。地表沟槽(井)勘探与相邻隧道的圈定部分相匹配。

(2)推断的内在经济资源(333):是指勘探程度仅满足找矿阶段要求,地质可靠性推断的区域(矿体在地表或沿走向浅部稀疏受工程控制,沿走向工程确认,结合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特征和有效的物化探成果推断,不受工程间距限制)。资源量仅基于有限的数据计算,其可靠性较低。可行性评价只是做了一个大概的研究,其经济意义还不能确定,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根据主要矿体特征,划分为第二勘探类型&倍;探索线& mdash& mdash& times勘探线和时间之间的距离为160米;100米勘探网格圈定的部分和矿体的有限外推部分。

(3)预测的资源量(334)?在预查区,通过综合资料分析、研究和少量工程验证,有足够的资料通过已知矿床类比估算资源量。所有参数均为假设,属于潜在矿产资源,其经济意义尚未确定。& times探索线& mdash& mdash& times勘探线矿体无限外推部分估计的范围。

八。资源量估算结果

在这部作品中,共有& times矿产资源(332)+(333)+(334)?& timesKg,其中(332)&倍;Kg,占&倍;%,(333)&次;Kg,占&倍;%,(334)?& times总资源和时间的千克数;%。

九。资源估算相关问题说明

特殊品位处理:该矿体的品位变异系数为&倍;%,品位值高于矿体平均品位6 ~ 8倍的样品称为特高品位。当含有特高品位样品的单个项目的真实厚度等于或大于矿体平均厚度的两倍时,用含有特高品位样品的单个项目的平均品位代替特高品位,然后加权得到单个项目的平均品位。& times& times(工程编号)in & times样本和时间;味道是?& times10-6,属于超高档。用单项工程平均成绩代替超高成绩。经过治疗,等级是?& times10-6;当包含超高品位样品的单个项目的真实厚度小于矿体平均厚度的两倍时,将使用包含超高品位的受影响块段的平均品位代替超高品位,然后单独加权每个块段的平均品位。

特大厚度处理:特大厚度一般指大于矿体平均厚度三倍时的厚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矿物)慎重处理。

质量问题的工程处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涉及的所有项目的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的要求。不符合要求,必须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降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三角托架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实例

上一篇:拆除建筑物有哪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