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又称碳硅石,也可以称为金钢砂或耐火砂,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的。在当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是最经济,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中国现行碳化硅制品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t 2480 & mdash;2008),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品级,规定了粒度组成、化学成分、磁性含量、铁合金颗粒、密度等项目,相应的检测分析方法均等同或相当于最新版本的国际标准ISO8486(F磨料粒度组成)、ISO6344(P磨料粒度组成)、ISO9286(化学分析方法)和欧洲磨料制造商协会标准FEPA42GB和FEP A43。我国创新性地制定了洁净度定量测定标准(JB/t 10151-mdash;1999);根据美国和日本标准,研制了磨料韧性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国家标准《普通磨料球磨韧性测试方法》(GB/t 23538 & mdash;2009)。
但在对外技术交流和贸易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发达国家碳化硅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的标准指标远优于其所在国和我国的国家标准,所列项目也更为详细。有些项目,如振实密度、比表面积、清洁度、韧性、电导率等。,未列入我国国家标准和部分企业的实际质量检验和控制项目。
以碳化硅颗粒砂和微粉产品为例,发达国家根据其用途,按照专用、精密、综合利用的原则,将产品分为各类专用产品。企业标准对特殊产品的要求也不同,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在市场中找到最佳结合点,从而使产品产生最大效益。
我国碳化硅产品标准的不足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根据当前碳化硅市场的客观情况,修订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以规范我国碳化硅市场。
在修订条例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与修订并重,国际与国内并重,制定与实施并重。即行业标准化要根据国际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市场反应,完善后实施标准。其次,碳化硅微粉的标准化要参考我国产业政策、科技发展等客观条件。脱离实际情况的标准是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标准,更难以推动碳化硅微粉等磨料行业的规范发展,违背了我们修订产品标准的初衷。因此,在制定标准时,一定要以标准的实际含义为准绳,与产业政策、现有技术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质量检验等相结合。不能盲目前进,也不能随意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