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是以环境工程地质学里的方法、理论、资料为基础,将环境科学与相关科目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基础理论。工程地质,是为顺应人类经济活动、工程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合理的城市改造、地质开发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且保护环境而兴起的,用以查明、勘探自然地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作用,由此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一、城市环境地质问题
(1)水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的供水量也在增加,城市的水资源也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由于水资源的逐渐短缺,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许多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道路沉降、饮用水源枯竭、海水入侵等现象。供水资源和供水条件的保护主要在于地下水源的选择、分析和评价;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保护和管理;地下水的科学调控与利用。因此,利用工程地质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评价,制定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不仅可以节约资金,而且对水资源的保护起到关键作用。
(2)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迅速增加,成为城市的直接或潜在危害。垃圾造成的危害会污染地表,改变土地的性质等。,从而造成植物枯萎,水源被破坏,大气受影响,酸雨形成连锁反应,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3)地基问题:
地基勘察不应包括:岩土结构、理化性质、微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软土在我国沿海城市均有分布,特殊土的划分具有地域特征。软土具有大空间隙比、低强度、柔软性和高压缩性的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和工程项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地面裂缝、墙体开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桩基位移、基坑边坡坍塌等。当地下水发生变化时,很容易改变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地基的稳定,必须查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构特征、水文地质等条件。
(4)老城区的人文因素:
在老城区,热场、重力场、地电场、声场、辐射场、地震效应场、地磁场等自然物理场会因人类经济活动、资源消耗等人为因素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资源、大气、含氧量等自然环境问题,危及老城区所有生物的健康。
二。工程地质学的过程和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环境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都能很好地反映工程环境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从而模拟真实情况;
1.根据测绘内容,如工程地质区划图和地质图等。从地质灾害的角度,研究分析与场地有关的地质自然灾害,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地质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分析制定预测性防治措施。在测绘之前,有必要对市区范围内的环境工程地质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
2.根据用途,如台山核电站等。,为特定项目提供信息。
(2)工程地质评价:
1.隐蔽工程评估: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对电缆、古洞穴、下水道系统、人防工程等进行评估和勘探。在旧城区,以便制定图纸,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2.场地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需要对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进行评价,主要是为城市建设中的新城区开发提供相应的环境工程地质资料。
3.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根据获得的信息数据,预测滑坡、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系数,制定防治方案和对策。
4.工程地质地震评估:根据场地的地质结构,分析地震发生的概率,根据实际震例研究建筑物在地震中所能承受的扭转力和竖向力,根据破坏效果分析改进建筑方案。
5.河流环境工程评价:对水库进行分析,对蓄水引起的地震、岸再造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制定防治方案和对策。还需要研究大量城市污水排入溪流、河流和湖泊引起的地下水水质变化和恶化,以评估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为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生态保护方案。
6.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是地质环境质量的第一要素,是指受地震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地壳内部运动影响后的稳定性。涉及地震活动、火山活动、地层破裂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强度、结构和力场,其中地震活动对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影响最大。针对震区的城市建设,分析评价地层结构,利用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提高城市规划中建筑物的整体综合抗震能力,加强防震减灾措施。
(三)摇号技术的应用:
振动技术在环境工程地质研究和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测绘成本低、技术块、质量好等优点。可对区域地质、场地地形、动力地质现象、地质构造、河流水质、土地利用等进行环境检测和环境质量评价。,并编制各种信息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震动传感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其管理和操作更加电子化、信息化,从而提高了速度和灵活性、效率和便捷性。
三。环境工程地质学的作用:
工程地质是一切工程项目建设前的必要条件。通过环境评价、工程地质的研究和分析,可以预测不良环境地质效应对城市建筑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和后果,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和预防措施,根据环境工程地质对场地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为获得更加合理科学的建设方案和规划设计提供信息。或者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预测和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突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对人类生命安全、生活环境、建筑安全等的危害和影响。比如山林过度砍伐导致山体地质不稳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过量开采地下煤矿资源导致地面塌陷和地下水污染。实施环境工程地质学的主要意图是防治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过度影响和破坏,防治自然环境对人类财产安全的威胁,为合理、科学地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提供最有力的依据。当地震、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可根据环境工程地质勘查、分析、评价后制定的相应预案,迅速、及时、有序地实施救援等应急措施。
结束语:
城市生态环境、建筑质量和安全、人类生命健康都与环境工程密切相关。环境工程地质是一切工程建设的前提。环境工程的科学实施和合理的城市规划为生态城市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延长了& ldquo寿命& rdquo,添加& ldquo新的城市区域;活力& rdquo。在今后的城市建设和规划中,要根据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建设,科学控制城市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协调和维护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