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兼具商品和货币属性,目前黄金在担当国家储备、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开发、美化人民生活和稳定社会心理预期等方面功不可没。进入新时期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美国亚太战略再调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美贸易冲突出现升级反复 ;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已经从传统贸易层面逐渐升级为金融货币层面 ;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多足鼎立局面初步形成,具有金融属性、能够为货币增信的黄金正在价值回归。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都对黄金行业进行严格控制。中国已经将黄金与有色金属行业分开管理,黄金是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最后开放的品种之一。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黄金仍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短期供应严重不足的有色金属。中国有色冶炼厂有色金属伴生金的综合回收和工业废杂料中金的再生回收是中国黄金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色黄金(伴生金)产业不断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支持。新形势下,我国有色黄金产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发展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期,有色金属黄金产量占中国黄金总产量的1/4以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有色冶炼厂副产黄金127.671吨,同比增长8.78%;2022年,国有彩色冶炼厂生产的黄金占全国黄金总产量500.42吨的25.51%,比2022年提高2.6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黄金(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副产品黄金)的产量是中国黄金总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有色冶炼厂生产的黄金比例越来越大。这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近期大量阴极铜冶炼项目(配套阳极泥副产金银项目)上马。二是随着国内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国家加强了对矿产黄金生产的环保监管,如自然保护区采矿权的清退、氰渣作为危险废物管理、部分矿山资源枯竭等,2017-2022年国内矿产黄金产量持续下降。第三,近期一些有色冶金新工艺的应用也增加了有色副产黄金的产量。如近年来,中国恩飞工程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氧气底吹造锍提金技术,通过造锍熔炼富集了铜锍中的金银等贵金属,对复杂、难处理的金精矿有很好的综合回收效果,解决了现有传统黄金冶炼企业规模小、环保压力大、金属回收率低的问题,消除了传统矿物冶炼的氰化物污染。目前,国内有色金属副产黄金生产倾向于集中在铜冶炼企业。国内有色金主要由铜铅企业生产,尤其是铜冶炼企业有色金产量与矿产铜铅(主要是铜)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理论上,国内有色冶炼厂的黄金产量与国内铜、铅产量的增加大体一致;铜精矿的金品位、铜铅阳极泥处理车间的开工率、投料计划也会影响有色冶炼厂的金产量。再生铜铅行业发展水平也是黄金127.671吨,同比增长8.78%。新时期要加大黄金产业并购投资,扩大黄金生产、供应和消费,提高黄金产品流动性,完善藏金于民渠道,服务国家战略,促进黄金全产业链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此,对新时期中国黄金工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针对我国黄金生产和消费的巨大缺口以及黄金产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现状,整个黄金行业应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大黄金发展理念,提高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要加快黄金地质勘查和资源整合,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努力扩大黄量,加快发展下游材料产业,不断提高黄金资源和产品保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上游地区。建议继续加大对黄金资源勘查和海外金矿并购的投入,在重点成矿区带进行黄金资源勘查。打破行业界限,推动国内地质调查、地矿、有色、冶金、煤炭、核工业、化工等行业专业黄金地质勘查队伍合作,发挥综合优势,多找矿、大矿,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中游建议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矿山整合,加快新探明超大型金矿开发,加强有色系统与黄金系统铜、铅、金企业合作,鼓励有色冶炼厂综合回收稀有贵金属和再生金属,完善再生原料回收网络,建立大型专业先进阳极泥处理厂,扩大黄金产量,提高国内黄金供应保障水平。在下游地区,建议整个黄金行业加强科技管理和黄金行业的攻关,出台黄金材料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快黄金行业的品牌和文化建设。在金银特色产业基地、园区规划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建议做好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统筹规划和协调,避免蜂拥建设的同质化,积极优化产业布局。
2.重视黄金地位的作用,继续推广
黄金市场化水平与推动国际产业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中国等全球多国央行重新大量购入储备黄金,德国央行等欧洲央行启动海外储备黄金回流计划,印度政府批准黄金货币化计划,土耳其大量进口黄金,伊斯坦布尔试图打造伊斯兰黄金交易中心,等等;2022-2022年,世界各国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创下了近50年来的新高。新时代,黄金货币属性正在回归,黄金行业的地位和作用面临重估。在国家战略层面,建议国家重新审视黄金在新时期的货币经济、社会地位和金融功能,积极倡导大黄金产业发展理念,将黄金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统一的黄金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如部级联席制度),涉及国家宏观经济、财政投资管理、国土资源、工业、商贸外贸、物资储备、相关行业组织等;倡导设立国家黄金产业发展基金、黄金科技发展专项基金、黄金金融创新基金,或加大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设立力度,加强海外并购国际产能合作,注重风险防范,完善& ldquo一带一路& rdquo沿线其他地区大型核心黄金资源海外并购协调机制将继续加强对黄金行业软硬科学基础研究和黄金行业智库建设的资助和投入,促进全国黄金行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关于黄金市场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人民银行、证监会、中国银行作为资产财富类别,对现有黄金进行管理和培育,加强黄金金融的创新(推出黄金ETF产品、互联网黄金金融产品等)。),提高黄金产品的流动性和投资便利性,积极藏金于民;大力推进国内黄金产业和金融产业融合,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和国际化,推进金融产业和黄金产业国际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国际黄金定价形成。在海外黄金资源投资的国际开发中,基于金矿通常与铜矿伴生的事实,铜矿与金矿是中国海外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 rdquo机构的作用等。,推动有色企业在海外收购铜资产时适度关注金品位高、黄金储量大的大型铜矿;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还没有完全收购、控制和开发世界级的黄金资源,这需要有色、黄金、金融、基建、物流、军工等系统企业齐心协力。此外,建议发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非基金、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金砖银行、各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综合优势,充分利用国家& ldquo丝绸之路经济带& rdquo还有& ldquo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rdquo等发展战略,利用综合金融力量共同支持企业开发境外金矿等资源,积极布局境外金矿等资源由点到面的多层次开发。
3.黄金产业的发展需要更积极的实践& ldquo清澈的海水和郁郁葱葱的山脉是无价的财富& rdquo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 ldquo清澈的海水和郁郁葱葱的山脉是无价的财富& rdquo作为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它全面贯彻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之中。建议国家继续加强黄金行业顶层制度设计,坚持绿色发展、智能化发展,加快无氰提金工艺开发,全面推进黄金行业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