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分析样品
(1)基本分析样品的取样
①在各种找矿项目中,应根据矿体(矿石类型和品位)以及可能的含矿岩石、矿化带和包裹体连续取样,以便取样产品能控制矿体顶底板和矿化带的边界。一般样品长度为1 m ~ 2 m,不应大于矿体的可采厚度。
②开槽法通常用于挖沟、探井、探坑取样。通用样槽截面规格:银矿10cm & times3cm或10cm & times5cm,甚至银矿化也可以用5cm &倍;3cm15cm &次也可用于品位变化较大的氧化矿;5厘米.一般在一壁腰线处连续取样,矿化不均匀时,可在两壁取样。沿脉巷道在掌子面或顶板进行采样,采样间距视矿化均匀程度而定,一般为5 m ~ 10 m..也可以通过实验选择其他采样方法。
③一般取一半岩芯样品沿其长轴方向劈开作为样品,尽量使用金刚石刀具。不同时间岩心直径或采收率差异较大的应取样。
(2)基本样品分析项目
一般是Ag。当其他有用成分符合工业要求时,也应纳入基础分析。
2.全谱分析
为了确定组合分析和化学全分析项目,在矿体的不同部位空和不同矿石类型(或品位)以及一些围岩和蚀变带取样。样品可以从基本分析子样品中提取,也可以单独提取。
3.矿石化学完全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矿石中各组分的含量,在全光谱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矿体和矿石类型(或品位),分别采取组合分析子样或代表性样品。一般来说,有一到两种矿石类型或品位。
4.组合分析项目
目的系统了解矿石中伴生有益和有害成分的含量和分布。从同一个区块、一个或几个相邻的找矿项目中抽取若干个基本分析子样品,按矿体的矿石类型(或品位)和样品长度比例组合成一个样品。单个联合分析样品的质量一般为100 g~200 g,根据全矿分析数据和矿床地质特征,选择有实际意义的伴生组分(有益或有害)确定分析项目。
一般要考虑分析:铜、铅、金、镍。
5.相分析
为了了解矿床的自然分带,有必要从地表到原生带上部取样进行相分析。样品可以在基本分析的同时进行分析,或者从基本分析子样品中提取或专门收集。取样和分析必须及时进行,以免样品氧化影响质量。
6.单一矿物或人工精矿的分析
样品应从矿体中采集,一般在实验室用各种机械分选方法获得。要注意可靠性和代表性(如矿物类型、同一矿物的不同世代、不同晶体大小和色调等。)和样品的纯度。收集地点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当它用于估计矿产资源/储量时,可以通过工程或区块收集混合样品,并可以分离人工精矿进行分析。一般样品质量:单矿物2g ~ 20g,人工精矿30g~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