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矿企资讯>蒋庄煤矿完善传承激励机制培养储备技术人才

蒋庄煤矿完善传承激励机制培养储备技术人才

今年,蒋庄煤矿运转工区职工刘力签订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二份师徒合同。但与10年前签的第一份师徒合同不同的是,这次他将自己的名字签在了“师傅”一栏。

两份合同、两种身份,意味着刘力已从昔日的“高徒”成为了如今的“名师”。而在蒋庄煤矿,像刘力这样经历过角色互换的技术达人不在少数,他们让一项项绝活绝技得到传承与创新。该矿持续完善技术传承激励机制,依托“导师带徒”培养模式的深化,为矿山培养储备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你教我学

“从接线、排查故障到焊接电路等各个环节,师傅都坚持手把手地交我,使我磨炼出了过硬的技术。”连续两年摘得井下电钳工专业技术比武冠军的修理厂职工张凯深有感触地说。

张凯的师傅是该矿修理厂高级技师黄克荣,如今年近半百的黄师傅可谓桃李芬芳。在煤矿工作的27年间,黄克荣为矿山培养了40余名技术人才,其中5人走上管理岗位。多年来,黄克荣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演绎了一段段“名师出高徒”的佳话。

近年来,该矿注重方式方法、突出目标导向,加快推动职工能力素质提升。他们充分发挥技术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技术后备岗制度,实施技术人员培养考核管理办法,将导师带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制度规定,为导师带徒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本着“有利于指导、有利于培养、有利于工作”的原则,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以双向选择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配备师徒对子。选聘高级技师担任导师,持续开办“技师课堂”,把职工需要的“技术大餐”送到车间、厂房。同时,实行师傅补贴制度,每带一名徒弟,经考核合格就同时奖励师徒双方,营造了“你教我学、薪火相承”的浓厚氛围。

相学相长

“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蓄水池’,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徒弟们输送各种‘养料’。”刘力“升格”为师傅后对于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总是先学先练,针对当前应用广泛、故障较难排查的液压传动系统,想方设法给徒弟们准备实用易懂的“培训套餐”。

为保障导师带徒的效果,该矿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保障师徒间的最优匹配。以培训成果为导向,注重创新教学方式,要求导师根据岗位特点及学徒特点综合制订个性化带徒计划,并根据学徒学习进度情况动态调整,不断修改完善,做到“量体裁衣”。

韩套轮作为该矿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掌门人”,不仅个人技艺精湛,而且在导师带徒工作中也是成果丰硕。他带领徒弟们深入研究时下广泛应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设备原理,自主研发了“煤矿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门禁系统”,实现了变电所门外远程呼叫、地面视频监控识人、语音对讲通话等功能。

“师傅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一句点拨就让我们茅塞顿开。”徒弟杨路程饱含敬意地说。

师徒同奖

在该矿日前举办的技术比武表彰大会上,综采一区职工赵利力走上了领奖台。不仅如此,他的师傅郑德忠也跟着 “沾光”,获得了同等份额的奖励。

为持续培养更多技术能手,该矿打破惯例,在每年举办的技术比武中坚持师徒同时受奖的奖励规则,极大激发了师傅传道授业和徒弟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在今年集团公司职工技能大赛中,该矿以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蝉联“优胜团体”称号。这其中,电液控操作维修工、矿井维修钳工等5个工种分获小组和个人第一名。

该矿注重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载体的“撬动”作用,将“以师带徒”与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安排劳模技师与职工结成师徒对子,不断对生产现场难题进行技术攻关,调动起职工参与创新创效和提升个人职业技能的热情。近年来,矿井先后涌现出各类技术尖子、岗位能手1300余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导师带徒是培养技术人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该矿矿长齐卫东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完善技术传承激励机制,让更多的“技术达人”脱颖而出,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新矿集团党委第一巡察组向新阳能源反馈巡察“回头看”情况

上一篇:新矿集团党委第二巡察组向赵官能源反馈巡察“回头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