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4月18日,笔者在岱庄煤矿井下580水仓处,看到带着“运搬工区”“机电工区”等标签安全帽的职工,正在有序进行水仓清理作业。
以往这种“无人问津”的单项工程,何以出现如此繁忙景象?“这得益于我们推行的单项工程‘大工区’协作机制,通过实行多个单位联合承包,克服了单个工区因人员不足,而无法承接单项工程的难题。”岱庄煤矿双创中心主任、精益市场办副主任段德旺介绍。该矿依靠精益市场化手段,坚持将生产难题交给市场解决,今年一季度,累计完成40余项重点单项工程,节约施工费用近100万元。
通过联合承包协作机制有效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只是该矿实施精益市场化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矿将精益市场化作为企业挖潜降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他们按照“筑基础、抓拓展、促创新”的总体思路,以需求、目标和价值为导向,分别健全组织、制度和考核体系,使精益市场化成为矿井控成本、挖内潜、提质效、稳增长的重要“法宝”。今年一季度,该矿实现吨煤成本同比降幅13.17%。
“我们把市场要素的完善度,作为衡量精益市场运营的关键指标,在横向上求拓展、纵向上求深化,充分释放要素潜能。”该矿党委委员、副矿长、精益市场办主任杨贤江说。
今年1月份,该矿正式推行学习培训要素管理办法,将学习培训作为“产品”纳入精益市场化要素市场体系,并核定23种学习培训项目单价。他们建立起两级学习培训价格体系,制定了预算、学习、考核、结算的运营流程,实现了“以罚代管”向“以奖促学”的模式转变。今年一季度,该矿累计支付学习工资98万元。
“学习培训不仅能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本领,还能挣到工资。此外,3月份我还通过旧材料回收上交,多挣了300元钱。”在精益市场要素中初尝甜头的该矿综采工区职工张念凯高兴地说。
该矿将材料物资管控纳入精益市场要素,打破各基层单位材料流通壁垒,对新材料的领用进行统一调配,避免重复采购造成的浪费。针对旧材料,他们重新制定了回收复用管理办法,提高锚杆牌帽、钢带等旧材料回收单价,还制定了旧材料使用占比考核指标。今年一季度,该矿全矿回收旧材料22.6万元,使用旧材料6.58万元,降低材料成本投入8.78万元。
“我们还在‘班组市场化突破、精益管理与市场化融合、完全市场化建设’三项工程上创新,不断丰富精益市场化内涵。”该矿党委书记孙刚说。他们按照 “一次做对、消除浪费”的理念,在班组市场化上建立起“点单价”“线单价”两种模式,打破班组自上而下按岗位系数分配工资的传统模式,采用自下而上计资、核算方式,实现班组工资结算由“自己干、班长算、班长分”,向“自己干、自己算、班长收购”的方式转变,增强了职工对“干多少活挣多少钱”理念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除在精益市场化上求突破,该矿在精益融合上也做足文章。他们按照“市场化驱动、精益管理拉动”的思路,运用市场化手段,持续固化精益工具应用成果,聚焦安全、质量、效率三个关键指标,将6S管理、标准化作业、TPM三项工具的应用质效,融入到各级市场化结算中。他们采用阶梯单价、专项考核等措施,倒逼各级市场主体持续开展精益工具深入应用。
据该矿岱庄学院副主任徐玉国介绍,他们将提案改善、OPL一点课纳入学习培训要素市场,构建了矿井与基层单位、基层单位与岗位之间的两级价格体系和两级预算、收购机制,各项指标较去年均明显提升。
此外,该矿以价值和结果为导向,在充填中心、物业管理部、机厂等5个单位,试点推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全市场化运营模式。4月1日,他们组织召开了完全市场化合同签订仪式,标志着完全市场化模式正式运营。
“我们把精益市场化作为应对困难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创新载体、完善架构、丰富内涵,持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孙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