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家沟煤矿留守管理中心,有个中等个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做事沉稳干练,机电技术熟练的维护组长,他的名字叫张铜安。
怀揣梦想 勤学苦练
1988年8月,他从铜川煤技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来到煤矿工作,到现在已经是33个年头了。
刚参加工作那时,他在师傅的带领和指导下,勤奋好学,工作积极性高,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排除故障。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掌握了机电安全操作要领,取得中级职称,能够独当一面去处理一般性机电故障。很快从一名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成为机电车间机电维护的熟练技术人员。区队和工友们对他的工作都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培养的职业技术苗子。一有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区队总是向他倾斜并积极为他争取。1989年至2008年期间,矿上先后5次选派他到外省外地以及铜川煤技校参加培训学习。让他不断拓宽视野,提高技能,增强本领。他特别珍惜每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总是严格自我要求,使他每次培训学习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进步。
练就过硬本领 发挥帮带作用
他在练就自身过硬专业技术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师带徒”作用,积极为矿山培养造就专业技术人员。据统计,他在1990年至2012年的20多年里,先后培养学徒25人。其中12人已成为技术骨干,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有5人。
他先后参与了矿主副井提升绞车电器的安装调试、独立设计了矿锅炉房运煤皮带的电器控制回路改造和安装,主井提升信号的安装调试、矿新风井压风机电器安装调试以及主井压风机电器安装调试等一系列机械化升级改造,多次处理突发机电事故并用最短最快的时间完成,把机电影响安全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为矿上安全生产稳步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他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他多次被评为局、矿级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03年,他获得高级电钳工、技师职称。2012年11月,他在陕西省“铜煤杯”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第6名,被陕煤集团评为“职业技术能手”。矿党政号召全矿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以他为标杆,深钻专业技术,提升安全操作技能,创新奋斗,为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修旧利废 真情奉献
2018年1月4日,正值供暖的关键时期。该矿10吨锅炉给煤机出了故障,已经订好的新设备因大雪封路无法运回。由于当时正遇暴雪袭击,天气非常寒冷。怎么办呢?留守管理中心负责人马保民赶紧召集技术人员出点子、想办法。张铜安胸有成竹地说,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赶快制作一套。于是,他带领工友们冒着严寒,一边处理故障维持运转,一边凭着他们3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开动脑筋,加班加点,利用废旧材料,加快设计加工制作了一套给煤机,保证了在寒冷天气正常供气供暖。他还将井下回收上来的600mm、800mm的废旧宽皮带将两边拉毛部分割掉,制作成550mm宽的10吨锅炉上煤皮带,修理改制出渣机刮板、平轮及水泵等系列配件,利用扁铁加固锅炉保温层,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支出。据估算,修旧利废自制一套给煤机节约资金约8万多元。在平常干活时,他处处留心,发现一个有用的配件,顺手就拾回来,到了需要用的时候,随手拿来就换上了。他对矿上的事,就像自己家里过日子一样,从平常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过硬的技术尽责担当,精心呵护机电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