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矿企资讯>【奋力建功上海庙】奉献上海庙之三:脚踩荒凉向“上”行

【奋力建功上海庙】奉献上海庙之三:脚踩荒凉向“上”行

【编者按】长城脚下,黄河之畔,位于蒙陕宁3省交界处的上海庙,两座高标准、现代化的矿山向阳而生。一群沂蒙钢铁汉背井离乡,在荒无人烟的毛乌素沙漠里拓荒求生建设家园,经千锤百炼,终玉汝而成。面对困难,上矿儿女坦诚相对,将命悬一线濒临淘汰的“僵尸企业”打造成温情的“第二家园”。翻开上海庙矿业公司省外创业的历史长卷,那人、那事、那景让人难忘,更让人动容。那是扎根矿山,殚精竭虑为矿山谋发展做贡献的共产党员;是以梦为马,热血青春驻矿山的共青团员;是脚踏实地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守安全的先锋模范;是不屈不挠不罢休、越挫越勇越向前的一线员工;是一心一意为公忙,两袖清风为上矿的退休老职工;也是心系上矿发展,逐梦上矿未来,奉献上矿事业的上矿儿女。他们虽平凡却不屈于平淡,在上海庙矿业公司传承演绎着奉献精神。

本期,我们为您推出《奉献上海庙之三:脚踩荒凉向“上”行》,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脚踩荒凉向“上”行

我出生在距离忻口战役爆发处不到20公里的村庄。小时候,爷爷总是一遍遍给我讲述当年的故事:“鬼子的飞机像蝗虫一样飞过,机腹中的炸弹暴雨似的落下来,死了好多人,估计也有你太爷爷!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动静小了,我们才敢从地道里往外瞅,——山头被铲平,山林被烧毁,当时呀,爷爷才10来岁,哪见过这阵仗,都吓傻了。”

每讲完一段,爷爷深邃的眼眸总会泪花闪闪:“幸亏有共产党,是共产党救了我们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喽!”

我问爷爷:“什么是共产党?”

爷爷告诉我:“共产党是牺牲自己救国救民的大英雄!”

后来,爷爷在弥留之际,颤颤巍巍拉着我的手说:“娃儿,长大后一定要入党,报答党的恩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爷爷的嘱托下,从小埋在我心中那颗入党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从脖子上戴的那一抹被烈士鲜血染红的红领巾,到成长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一直朝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努力着。终于,那颗种子结出了饱满的果实,2009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正是这一年,我踏上了上海庙这片热土,上矿大家庭让我由衷地感叹党员的力量,更让我明白了党员的定义。

我叫李游,现任内蒙古上海庙矿业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宣传科科长。

2004年,伴随着临矿走出去的脚步,我们将鲜艳的党旗插在了祖国北疆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上,也将临沂革命老区红色的种子播种在这里,把伟大的沂蒙精神与煤矿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精神融为一体。从一开始几十人的勘测小队,到现在3000人安居乐业的第二故乡,从大漠中的一顶帐篷到如今两座高标准、现代化矿井,我们在毛乌素沙漠的荒凉里书写了一段从一无所有到硕果丰盈的省外创业史。

但是,创业之路,是一条远离家乡的拓荒之路。最初我们在鄂托克前旗租住简易宾馆和当地牧民的土房,后来又搬到原硅铁厂的两排13间平房,并在工地上搭建帐篷,直到一座“四合院”建成启用,我们才算有了自己的“家”。

严寒酷暑,风餐露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零下30摄氏度是什么体验?手脚被冻皴裂,钻心疼痛,冬天必须在门口备一把斧头,早上“破冰而出”。肆虐的风沙有多大?一觉醒来大家合力推开被风沙半掩的门,吃饭时每每能品尝到沙子的“辛酸”。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发时,咱们都重温了临矿发展史,也在党旗下宣了誓,这是一个党员的责任,谁‘草鸡’了,就是给咱沂蒙精神抹黑,就是咱临矿的‘罪人’!”

时任办公室副主任孙洪德在去农牧民家协调事务后与沙尘暴“相撞”。早些年当地人管沙尘暴叫“黑沙暴”,风大时白天需要掌灯做饭,羊群都找不到回家的路。那天,孙洪德在漫天的“黑沙暴”中蹒跚前行,风沙灌满了耳鼻,没有方向,没有食物和水,最终在一处牧民废弃的土坯房中,和几只羊在同一屋檐下“同病相怜”相处了大半天。黄沙漫天,呼啸声似乎随时要将房顶掀开。屋内,孙洪德半蹲在地,以双膝为桌,“歪歪扭扭”写完了当天的工作总结。风沙消停后,他才和寻找他的众人碰面,灰头土脸、满身黄沙的他没有抱怨自己的遭遇,而是第一时间汇报工作:“农牧民那边都协商好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人们问他害不害怕,孙洪德直摇头,笑嘻嘻地念叨起刚才在土屋里打好腹稿的打油诗:“偶遇狂风不见天,与羊为伍苦相伴,敢请龙王降喜雨,开路开路,我要回家!”

距离山东千余公里之遥的上海庙矿区,有这样一个16口的矿工家庭,王绍山是这一大家子的家长,身体硬朗、性格开朗。儿孙们随着企业的外部开发,也都“子承父业”,2个儿子和2个儿媳,2个孙子和2个孙媳妇,1个孙女和1个孙女婿全部从山东来到这里工作。他们扎根于此,晚辈在这里结婚生子,3个重孙子和2个重孙女也都出生在这里。

“孩子,这个电厂以后发的电,就是直接送到咱的老家——山东,啧啧啧!”

2020年1月28日,农历小年。79岁的王绍山牵着3岁的重孙来到矿区附近在建的山东能源内蒙古盛鲁电厂工地附近,流连忘返,不停地喃喃着。重孙懵懂不解地望着老人家,对于“土生土长”在内蒙古的他,显然对老家山东没有什么明确概念,但他一定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个山东人!

在散发着浓浓山东“味道”的沂蒙佳苑小区,王绍山经常与旁人唠扯:“这辈子也没啥遗憾了,俺1958年在临沂矿务局草埠煤矿参加工作,干了30年采掘工,在上海庙也过了13个年了。如果俺和老伴是煤一代,他们就是煤二代、煤三代,重孙和重外孙赶紧长大,争取做个煤四代!”

2019年除夕夜,山东卫视“新春走基层”栏目以“四代人的煤海情缘”为题,讲述了这一家16口扎根大漠、创业上矿的感人故事,新华网、中国煤炭报、大众日报等媒体纷纷进行报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沙漠中建成了温馨美丽的第二故乡。然而,两矿建成不久,还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我们又迎来了煤炭“黑色四年”,煤价一跌再跌,上矿煤2013年初最好时售价只有340元/吨,2015年最低时才几十块钱。突如其来的“寒冬期”,让正准备换挡提速的上矿踩下了“急刹车”。

曾经热火朝天的矿区变得冷冷清清,曾经美好的梦想变得如此脆弱,去而没有着落,留而没有方向,何去何从,竟变得如此艰难。有些人选择了背起行囊,但更多人选择了留下,因为这儿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爱上矿、爱自己的家。

留下来意味着必须咬牙坚持,我们自谋生路,再次过起了“蒙漂”的日子。曾经的领导干部,去给牧民种树;曾经的技术人员,去干小炒、送快递;曾经的技术骨干,白天卖轮胎,晚上干保安;曾经的家庭顶梁柱,却在喜得二胎时,不得不忍受停薪之苦。车贷、房贷、奶粉钱……随时都可以压垮一个家庭。

2013年,新上海一号煤矿地测科副科长贾东秀的“小家伙”诞生了,幸福小家却与“黑色四年”不期而遇,困难时6个月没发过工资,囊中羞涩的他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迫于生计,贾东秀只好利用休班1周的时间外出打工,换取孩子1个月的“口粮”。他给周边农户秋收掰过玉米,到工地当小工扛过水泥,去果园给人家挖过树坑,拿着家乡的土特产到当地集市上卖过。纵使生活有再多的无奈,但贾东秀的党费没有拖欠过一天。他目光如炬地说:“党员交党费是天经地义的事,就是全家忍饥挨饿,也不能拖欠党费,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与贾东秀一样,我也和他有着辛酸而又难忘的回忆。当时我虽然没有留任在矿,但也经历了一次事业的低谷,走出校门把理想和青春扎根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人生事业的远大理想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迷惘和彷徨也考验着我。过了几年漂泊的日子,家庭的重担随之而来,喜添“小棉袄”的我,激动、幸福之余免不了惆怅。在一批批工友陆续返矿的春潮中,我也接到复工通知,我喜出望外。这就是上矿——我的家,当他有能力的时候,他总会第一时间张开温暖的臂膊庇佑他的每一个孩子。我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身边亲朋好友质疑:“这次复工复产能成功吗?你的未来稳定吗?”

我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行,我们的未来一定很美好!因为上矿有一群信念坚定、特别能战斗的共产党员!”

爷爷临走前的谆谆教导一直激励着我,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决心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得起公司的培育之恩,决不能给爷爷丢脸,不给闪亮的党徽抹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克服本领恐慌,以“他山之石”雕琢自家之玉,努力提升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努力突破自己,学摄影,办晚会,精党务,强管理,敢于承重、勇于创新,在自己岗位上做出了应有贡献,由一名单纯的“写手”逐渐成为上矿党建、后勤的一名“好手”。

在低谷时期,如泰山压顶,我们却始终不言放弃。鲜红的党旗下,我们带着初心和信仰郑重承诺;伤心难过时,聚在一起唱响一首首红歌打气加油。我们是一群拥有壮士断腕勇气的“猛士”,只要上矿的阵地还在,沂蒙山小调就会在草原上唱响,党旗就会在这里高高飘扬。

2016年9月,集团公司召开上海庙矿业公司矿井复产方案论证会。会议认为,上矿作为临矿集团的战略资产和重要后备资源,是改革突围转型的主战场,要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投资可控、效益可观”的原则,启动复工复产,首战必胜。

若有战,召必回。停产放假的上矿人接到通知后纷纷返回,集团公司和兄弟单位鼎力支持,派出专业化队伍奔赴上矿战场、助力上矿发展,举全集团之力,打胜上海庙攻坚战!这是千里驰援的感动,这是上下同欲的决心,茫茫草原再次长满了希望和生机!

复工复产以来,围绕“建成临矿集团新旧动能转换的样板区、示范区”这一目标,坚持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以“四化归一”提质增效,采用“一套班子+专业队伍”的模式,形成“一矿一井一面一千人达产”的集约高效生产新模式,2020年实现利润3100万元,一举甩掉了成立10多年长期亏损落后的帽子。

这就是我们上矿人,虽脚踩荒凉、前路茫茫,但初心不渝、信念不倒,向“上”而行、拥抱“绿洲”!(李游)

(敬请关注奉献上海庙之四:草原先锋“疫”往无前)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山东能源】为省外创业“增动能”

上一篇:集团公司召开“两化融合”管理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