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2020年数据分析,发现机电运输最大的投入和浪费点是配件材料和空载用电。我们通过杜绝1人乘罐出入井、无货载空运行胶带机等现象,3月份以来累计节约电费1万余元。”在岱庄煤业公司生产经营调度会上,各专业、科室、区队分享“两比一评”经验做法已成为“必修课”。通过细算生产经营“大账”、职工收入“小账”,让全员“账清责明”、对标找差,构建起全员“算账”工作体系。
他们以年度利润指标为管控目标,倒算成本指标,细化占比分解,制定《“两比一评”考核内容及标准》《各专业、单位2021年“降本创效”目标汇总表》,实行指标费用、工作事项、管理及岗位人员一一对应的目标责任化管理,按照“定任务、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以及“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实施责任清单管理,实现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我们对各专业、科室、区队、班组及岗位实行指标预警和动态管控,实施层级化考核管理,增强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自觉。”该公司企管科科长李长青说。
围绕增收增效、降本降费,该公司构建了标准化价值链管控体系,不断深化节能降耗、节支降本,推动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制定《节支降耗管理办法》《修旧利废管理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推进工资分配向效益岗位、创效人员倾斜。
在通防工区,“能用旧不领新,能换配件的坚决不换单元”已成为干部职工的共识。这个工区在抓好日常通防设备设施维护的同时,建立了“一通三防”设备材料回收复用台账,详细记录设备材料回收复用情况,对有采面回撤和零散设备的及时安排人员回收,3月份以来节约26000余元。而综采工区设计的《支架拆解液压拔销器》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在32503工作面拆除液压支架工作中获得试验成功,可节约50%以上的拔销时间。
“深挖潜能增效,就是要开源节流并举,激活增效的源头活水。”公司经理李建军说,“我们围绕通风、供电系统优化、工艺创新、技术革新、核减无效用工等方面开展工作,有效促进了降本增效、提效增效。”
该公司洗煤厂按照提高煤质创效能力的思路,深入研究中煤再洗、尾矿提精工作。他们针对三采区精煤灰分较低导致洗选中煤产品发热量较高的实际,利用三采区和五采区可互补的特性进行配煤,确定了在中煤斗式提升机机头下料位置安装中煤返洗管道、通过水的冲击使中煤返回跳汰机进行再洗的洗选方案。精煤产率较以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每年可增加收入500余万元。
如今,“两比一评”活动已经融入到岱煤公司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算好“经济账”“成本账”“效益账”成为共识,全员争当“算账之星”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