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迅速上升,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进口铁矿石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导致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给中国钢企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三大国际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和力拓掌握着全球近80%的铁矿石交易量,铁矿石价格的主导权仍然掌握在这三大巨头手中。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除了下更大力气掌握更多国外矿山资源,加强自身实力增加铁矿石定价主导权外,更应该注重内部结构,降低成本,赢得优势。
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各种商品的物流成本最低百分比为10%,而最高百分比为32%。对于生产大宗商品的钢铁企业来说,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所以钢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方面就是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品生产总体过剩的环境下,物流管理水平将成为影响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直接因素。满足区域市场需求,降低运费是钢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优化进口铁矿石物流,进一步降低进口铁矿石物流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是中国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中国进口铁矿石物流现状
目前,中国的进口矿石物流还很不完善,物流运输仍然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性环节。进口铁矿石的采购成本中,江海运输、仓储、中转等物流成本已经超过50%。由于卸矿能力不足,大量进口铁矿石被严重压到港口。铁矿石到港卸货后,由于铁路运力不足,部分港口不得不依靠汽车长途运输,增加了运输成本。在获得低成本原材料的基础上,中国钢铁企业处于竞争劣势。
国内港口和铁路运输仍然紧张。专业化大型铁矿石码头严重缺乏。长江港口装卸能力的增长主要依靠南通港十万吨级码头和沙钢工业港的建设,增长能力有限。北仑、青岛、日照、天津、大连等港口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其对外铁路运输已经超负荷,成为铁矿石进口的瓶颈。从2004年一季度开始,由于铁路动力不足,又强调保证电煤、粮油、化肥等物资的运输,铁矿石等原材料的船舶和港口数量增加,钢铁行业受到很大影响。铁路装车满意率只有50%左右。
此外,中国的专业化铁矿石运输船规模较小。目前中国进口铁矿石最大的船型是16万t左右,还有一部分是巴拿马船型7万t,对于巴西和西澳进口铁矿石航线来说绝对不是经济船型。随着铁矿石装卸港大型专业化泊位改造的完成,发展大型专业化铁矿石运输船型势在必行。
三、进口铁矿石物流的优化方法
(一)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服务的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是指提供物流通讯功能的外部服务商。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对西方国家物流行业的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50%。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三方物流作为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约仓储成本和资金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大型钢铁企业来说,与运输企业签订长期合同,有利于在运输价格上给予优惠,整体降低运费。以国际航运市场为决策面,联手国际国内航运业,动态优化船型,通过现货和COA租赁锁定运输成本,是运输成本最小化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大型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量大且稳定。及时与大型船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有利于锁定成本,降低风险。我国许多钢铁企业长期与船公司签订COA运输合同,锁定了运输成本,在合同期内不受当前市场运价变化的影响,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例如,2004年3月22日,宝钢和中远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实施中远宝钢新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价和一流的服务。同时,宝钢还与日本商船三井签订了长期运输协议,采用30万吨级大型矿石船承运巴西进口矿石。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为稳定宝钢原料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2)联合采购
联合采购是指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有需求的多个买方在相互合作的条件下,将各自的需求结合起来,以一个买方的形式向供应商下统一订单,以扩大采购批量,达到降低采购价格或成本的目的。联合采购可以把很多不同企业的零散订单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对外采购产品,把小订单积累成大订单,让采购方有更大的话语权。这种方法在欧美等国家已被广泛采用。它体现了一种规模效益。一方面减少产品品种,增加采购量以获得价格折扣;另一方面,通过联合采购团队对供应商的联合选择和管理,降低了分摊到每个采购商的成本,从而降低了采购系统的成本,合作伙伴也获得了相应的收益。
物流成本直接关系到出货的规模和距离。一般来说,运输规模越大,距离越长,单位成本越低。因此,进口矿石应尽可能集中,实现综合运输。当进口铁矿石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采用大吨位运输工具,从整体上降低运输成本。在航运市场,充分利用批量优势,联合租船,降低航运成本。比如在国外采购矿石后,如果增加矿石采购量,可以租用10万吨以上的矿砂船,5万吨矿砂船每吨单程运费将节省4美元以上。当一个企业一次不需要这样的吨位时,几个企业可以合作运输。
由于产业集中度低,我国各钢铁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体系相当分散,导致整个铁矿石进口、谈判、运输处于无序被动状态。中国企业应及时改变国际采购模式,以整体实力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同时提高采购透明度,保持供需匹配,形成利用国内外市场的最佳利润结构。虽然矿产市场被卖方垄断,但只要能形成采购联盟,仍有与国际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空间。
(三)物流信息化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有两个运动过程:物流和信息流。它是物流企业的基本流程,其运动过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企业管理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然后用决策信息控制物流运动,规划和调整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和目标,使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构建物流系统的技术平台。借助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
物流的好处就是把人力成本降低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和主要发展趋势。企业物流信息化的任务是根据企业当前的物流流程和可预见的发展,购买和构建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撑软件组成的环境,改进现有的物流管理,选择、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充分利用企业物流系统内外的物流数据资源,做出更好的物流决策。
由于企业的物资管理普遍是标准化和有章可循的,建立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新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流程,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务中的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存储、汇总、传递和反馈,可以大大加快物流信息处理的时间,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物流信息化研究方面,日本钢铁企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神户制铁所开发了原料船作业计划系统,该系统采用最优化方法,考虑与船舶有关的条件,编制原料船作业计划,确定每艘船运输的货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每艘船在港口的装卸顺序,从而提高原料船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更有效地利用原料场地。3.4运输方式和路线的优化
它是运输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货运成本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占其中近50%。有些产品的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节约的潜力是巨大的。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路线,减少运输数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叉迂回运输的浪费,对降低物流成本起着关键作用。
相对而言,铁矿石本身的价值并不是很高,客观上造成了运费在铁矿石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更大,运输环节在整个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此外,进口铁矿石数量巨大,远大于普通原材料,且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如海运、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等。这些特殊性使得优化进口铁矿石物流中的运输方式和路线尤为重要。
在运输方式和路线的选择上,首先要尽可能减少铁矿石的周转次数。因为每周一次,会增加装卸成本和相关的仓储管理成本,也会增加铁矿石的损耗。目前新建钢铁企业选择海滨城市有这个考虑。对于老钢铁企业,可以采用江海联运的方式,将原燃料运到最近的堆场,再运到工厂。此外,选择合适的装卸地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运输能力,将铁矿石快速、及时地送达企业,避免出现压港压仓现象,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资源配置形成一定板块的条件下,尽可能在现有的运输环境下,有效地把握和分配运输能力和运量,实现物流运行的顺畅,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四。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全球经济调整和产业的不断升级,这些都必然导致物流技术在现代钢铁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将带动钢铁企业工艺技术和总体布局的技术进步。物流必将成为现代钢铁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钢铁企业管理者清楚地看到,物流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成为挖掘“第三利润源”的有效途径。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基地和优化的运输、装卸和配送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是值得我国钢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研究的更大课题。
参考
1苏。企业物流通论——新竞争力的源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韩乐钢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4(11)
3彭倩媛。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几种方法[J].管理工程师,1997(4)
4(日)诊断物流研究协会。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