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和化学性质及用途
无色、无味的透明晶体或白色晶体,有苦味。密度:4.35,熔点212℃,沸点:440℃。它在摄影、制镜、镀银、隐形和不褪色墨水、染色、制瓷、着色、蚀刻象牙和化学分析中用作重要的试剂。在医学上用作抗病毒剂和收敛剂,在兽医学上用于预防新生儿眼炎和治疗伤口和局部炎症。
(2)毒性
动物实验会导致溶血性贫血和肺水肿。反复小剂量银注射可导致贫血、骨髓增生和组织器官银沉积,尤其是肾小球基底膜,可导致基底膜增厚。
(C)短期过度暴露的影响
短期过量可刺激和腐蚀皮肤黏膜,对呼吸道的损害表现为支气管炎,呼吸道黏膜下银沉积,最早出现在结膜,误服硝酸银后消化道黏膜有腐蚀性。
㈣长期接触的影响
皮肤呈银色,手、前臂等裸露部位有灰色、棕黑色斑点,部分人全身皮肤呈银色。这种皮肤银白色的改变往往是持续性的,不易消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5)火灾和爆炸
硝酸银是强氧化剂,有着火的危险。万一着火,用水灭火。
(6)化学反应性
与有机物共存时,遇光会变黑。如果有硫化氢,不管有没有光都会变黑。它可以通过加热分解形成银。
(7)个人防护
皮肤:应穿防护服以避免皮肤接触。
眼睛:配有化学安全护目镜。
吸入:必须配备呼吸器,防止过量吸入硝酸银粉尘或其混合物。
(8)急救
误服硝酸银后,可迅速吸入浓盐水,用2%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洗胃,形成氯化银沉淀,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局部皮内或结膜下注射硫代硫酸钠和铁氰化钾的混合物可治疗皮肤和眼粘膜的银沉积,有一定疗效。
(9)储存和运输
为防止硝酸银分解,可贮存在棕色瓶或避光容器中,低温、通风、远离有机物和易氧化物质。方法:(二)上课。
(10)安全和处理
如果发生泄漏,应佩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水冲洗,稀释后的污水将排入废水系统。
关键词TAG: 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