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实施日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新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续)5。监测5.1采样点第一类和第二类污染物排放口按照4.2.1.1和4.2.1.2的规定设置采样点。排污口必须设置排污口、污水计量装置和污水比例取样装置。 5.2采样频率工业污水的监测频率根据生产周期确定。 如果生产周期少于8h,每2h取样一次;如果生产周期超过8小时,每4小时取样一次。 其他污水采样,24h不少于2次。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平均值计算。 5.3排水量由最大允许排水量或最小允许水重复使用率控制,均以月平均为准。 5.4企业原材料用量和产品产量的统计应以法定月报或年报为依据。 5.5测定方法本标准采用的测定方法见表6。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6确定方法:前言& nbsp;没有& nbsp项目& nbsp测量方法:方法:1 & nbsp总汞的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68-872:烷基汞气相色谱法GB/T 14204-933:总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75-874:总铬的氧化高锰酸钾-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GB 7466-875:六价铬二苯甲酰二酰肼分光光度法GB 7467-876: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中总砷二乙基分光光度法GB 7485-877:总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75-878:总镍火焰《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 19910-899:苯并(a)芘乙酰化滤纸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GB 11895-8910:总铍活性炭吸附-铬菁S分光光度法1) 11:总银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07-8912:总α物理法2) 13:总物理法2)14:pH值玻璃电极法gb6920-8615:比色倍数法GB 11903-8916:悬浮物 待颁布的重铬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18: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法GB 11914-8919: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GB/T 16488-199620:油和动物的红外分光光度法GB/T 16488-199621:挥发酚蒸馏后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 7490-8722:总氰化物硝酸银滴定法GB 7486-8723: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和蒸馏滴定法GB 7479-8725:离子选择电极法GB 7484-8726:钼蓝比色法1) 27:甲醛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 13197-9128:分光光度法测定类苯胺N-(1-萘基)乙二胺(GB 11889-8929):硝基苯还原-偶氮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1) 3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 17494-87:[下]&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上接表6:序号& nbsp项目& nbsp测量方法:方法:31 & nbsp总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75-87:& nbsp;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 7474-8732:总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75-87:& nbsp;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2-8733:总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11-89:& nbsp;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GB 11906-8934:显色剂169成色剂法3) 35:显色剂氧化物总量的碘-淀粉比色法3) 36:元素磷钼蓝比色法3) 37:有机磷农药(以p计)有机磷农药的测定GB 13192-9138:气相色谱法GB 13192-9139:对硫磷气相色谱法gb13192-9140:甲基对硫磷气相色谱法GB 13192-944 & nbsp氯甲烷气相色谱待颁布45:四氯化碳气相色谱待颁布46:三氯乙烯气相色谱待颁布47:四氯乙烯气相色谱待颁布48:气相色谱gb11890-8949:甲苯气相色谱gb11890-8950:乙苯气相色谱gb11890-8951:邻二甲苯气相色谱gb11890-8952:对二甲苯气相色谱gb11890-8953:甲苯气相色谱 GB 13194-9158:2,4-二硝基氯苯的气相色谱GB 13194-9159:苯酚气相色谱待颁布60:间甲酚气相色谱待颁布61:2,4-二氯酚气相色谱待颁布62: 2,4,6-三氯酚气相色谱待颁布6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气相和液相色谱待制定64: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气相和液相色谱待制定65:丙烯腈气相色谱待制定66 多管发酵法粪大肠菌群1) 68:余氯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 11898-89:& nbsp;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GB 11897-8969:总有机碳(TOC)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拟定:& nbsp;直接紫外荧光法to  制定:注:以下方法暂采用,国家标准公布后执行。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 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放射性部分)》 3)详见附录D。 【下一篇】& nbsp& nbsp& nbsp6本标准实施的监督6.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本标准的实施。 6.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执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时,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于在同一排污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业污水的排放单位,每种工业污水中同一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不同,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混合排放时该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C-混合)。 & nbsp& nbspC = & nbsp& nbsp公式:C混合——混合污水中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mg/L;ci——不同工业污水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qi——不同行业的最大允许排水量,m3/t(产品);(本标准未规定的行业,最大允许排水量由当地环保部门商有关部门确定);yi--分别为某种工业产品的产量(t/d,按月计算) & nbsp& nbsp附录B(标准附录):工业污水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负荷的计算:L负= C× Q× 10-3:其中:L负——工业污水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负荷,kg/t(产品);c——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mg/l;q——一个行业的最大允许排水量,m3/t(产品) & nbsp附录C(标准附录):一种污染物最大允许年排放量的计算:l total = l negative × y× 10-3:其中:l Total——一种污染物最大允许年排放量,t/a;l负——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负荷,kg/t(产品);y-批准的年度产品,t(产品)/a 【下一篇】& nbsp附录D(标准附录):一、显色剂总量的测定-169成色剂法:胶片冲洗综合废水中显色剂的检测比较困难,国内外介绍的方法一般只适用于显影冲洗水中显色剂的检测。 该方法可快速测定综合废水中的显色剂。 当废水中同时存在多种显色剂时,该方法测得的量为各种显色剂的总量。 & nbsp1.原理洗印废水中的显色剂可被氧化剂氧化,当其氧化物在碱性溶液中遇到水溶性成色剂时,立即偶合形成染料。 不同显色剂(TSS、CD-2、CD-3)与169成色剂偶合合成染料时,其最大吸收光谱波长均在550mm处,在0~10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 nbsp& nbsp以TSS为例,反应如下:& nbsp2.仪器和设备721型或类似的分光光度计和带有1cm比色槽的50毫升、100毫升和1000毫升容量瓶:3个。试剂(1) 0.5%成色剂:称取0.5g 169成色剂,置于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1 ~ 2氢氧化钠使其完全溶解。 (2)混合氧化剂溶液:CuSO4?将0.5克5H2O、5.0克Na2CO3、5.0克NaNO2和5.0克NH4Cl依次溶解在100毫升蒸馏水中。 (3)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mg照相级显色剂(生产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溶于少量蒸馏水中。 将其溶解在作为保护剂的100mg Na2SO3中,移入1L容量瓶中,并向天平中加入蒸馏水。 此标准溶液相当于0.1毫克/毫升,使用前必须配制。 & nbsp步骤4 (1)标准曲线的制备在六个50毫升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下列不同量的显色标准溶液 加入标准溶液的毫升数相当于显色剂含量(毫克/升)0 001 12 24 3 6 4 8 5 10。向所有六个容量瓶中加入1 ml偶合剂溶液,并向天平中加入蒸馏水。 分别加入1ml混合氧化剂溶液,摇匀。 用分光光度计在5分钟内测量不同样品(编号为0 ~ 0)产生的染料在550±5min的光密度,并绘制不同显色剂含量对应的光密度曲线。 横坐标是2,4,6,8,10毫克/升。 & nbsp(2)取两份水样(一般为20ml)置于两个50ml容量瓶中。 一个是测水样,一个是空白测。 向前者测定的水样中加入1ml偶合剂溶液。 然后在两个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其他步骤同标准曲线的制备。 以空白色溶液为零点,测量水样的光密度,在标准曲线中找出相应的浓度。 & nbsp5由标准曲线计算检测浓度× =废水中显色剂的总量(mg/L),其中:A-废水样品的毫升数。 & nbsp6注意事项(1)生成的品红染料光密度在8min内稳定,因此应在染料生成后5min内测量。 (2)此方法不包括黑白显影剂。 【下一篇】& nbsp& nbsp二。显影液及其氧化物总量的测定方法:胶片印刷废水中有不同量的红血盐漂白液,将排出的显影液部分或全部氧化。所以一种情况是废水中有显影液及其氧化物,另一种情况是只有大量氧化物而没有显影液。 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第一种情况是废水中显影剂和氧化物的总量,第二种情况是废水中原始显影剂氧化物的含量。 & nbsp1原则& nbsp常用的显色剂多为对苯二酚、对氨基苯酚、对苯二胺结构。 氧化水解后可得到对苯醌。 用溴或氯溴将显色剂氧化成显色剂氧化物,然后用碘量法进行碘-淀粉比色法测定。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以米吐尔为例:& nbsp醌是一种强氧化剂。 在酸性溶液中,碘离子定量地将对苯二酚还原成对苯二酚。 释放的当量碘可由淀粉生成:&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进行了蓝色比色测定。 & nbsp2仪器设备721或类似分光光度计及2cm比色槽、恒温水浴锅、50ml容量瓶、2ml、5ml、10ml刻度吸管。 & nbsp3 (1) 0.1N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称取2.8g溴酸钾和4.0g溴化钾,用蒸馏水稀释至1L。 (2) 1 ∶ 1磷酸:磷酸加1倍的蒸馏水 (3)饱和氯化钠溶液:称取40g氯化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 20%溴化钾溶液:称取20g溴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5) 5%苯酚溶液:将5ml苯酚溶于100ml中。 (6) 5%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黑暗中配制)(7) 0.2%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注入500ml沸水中,继续煮沸5min。 夏天可以加水杨酸0.2g。 (8)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0.276克对苯二酚(分子量110.11克)、0.861克照相用25毫升Tuer(分子量344.40克)和0.656克照相用TSS(分子量262.33克),溶于 这种溶液的浓度是0.0100M 【下一篇】& nbsp& nbsp第四步(1)标准曲线的制备①取25ml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该溶液的浓度为0.00025M,即每毫升含0.25μmol对苯二酚(溶液A)。 ②用蒸馏水将25毫升溶液A稀释至250毫升。该溶液的浓度为0.00025 m,即每毫升0.025μmol氢醌(溶液B)。 ③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标准稀释液(B液)0;0.1;0.2;0.3;0.4;0.5μmol氢醌(即4.0;8.0;12.0;16.0;20.0毫升液体B),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每个溶解瓶中约有20毫升溶液。 ④用带刻度的移液管加入2ml 1∶1的磷酸。 ⑤用吸管吸取5ml饱和氯化钠溶液。 ⑥用吸管取2ml 0.1N溴酸钾-溴酸钾-溴化钾溶液,尽量不要粘在瓶壁上。 用很少的水冲洗瓶壁,摇匀。 溶液应为氯溴化物的浅黄色。 放入35℃恒温水浴中静置15分钟。 ⑦吸取2ml 20%的溴化钾溶液,沿瓶壁圆周加入容量瓶中。 摇匀后放入25℃的水溶液中5 ~ 10分钟。 ⑧用滴管迅速加入1ml 5%的苯酚溶液,立即摇匀,使溴的颜色退去。 (如果缓慢进入,容易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着色) ⑨冷却:放入自来水中冷却3min。 ⑩用吸管加入2ml新配制的5%碘化钾,并清洗瓶壁;放入暗箱中5分钟。 (11)吸取10ml 0.2%淀粉指示剂,加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加至刻度,盖上摇动按钮,置于暗箱中20min。 (12)将显色试液放入2cm比色槽中,以试剂空 white为0,在570nm处测量五种溶液的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 横坐标为0.1、0.2、0.3、0.4和0.5μmol/50ml。 (2)水样的测定:取适量水样(约1 ~ 10 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约20ml,再加20ml蒸馏水至另一个50 ml容量瓶中作为试剂空白色。 按照以下步骤④ ~ (12),测量水样的光密度,在曲线上找出50ml中所含的微克数。 (3)需要消除干扰的水样的测定:当水样中含有六价铬离子,会影响测定时,我们可以用NaNO2将Cr+6还原成Cr+3,用过量的尿素去除过量NaNO2对本实验的干扰,从而达到相互消除铬干扰的目的。 取准确量的水样(约1 ~ 10 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约20ml,加入2ml 1∶1磷酸,再加入3滴10% nano2,充分摇匀,置于35℃恒温水溶液中15min。 然后加入2ml 20%尿素,充分摇匀,放入35℃的水溶液中10分钟。 按步骤⑤ ~ 12进行以下操作,测定光密度,在曲线上找到50ml中所含的微克数。 & nbsp5根据下式计算水样中显色剂和氧化物C(以对苯二酚计)的总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50ml × 110c中的μmol数=-×1000(mg/L):&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取样体积(ml): 6注意事项(1)本试验步骤多,耗时长,需要谨慎操作。 (2)使用的玻璃器皿必须用清洗液清洗。 (3)水浴温度应准确为35℃±1℃,各步反应时间应准确控制。 (4)加入溴酸钾-溴化钾后,必须用蒸馏水冲洗容量瓶壁,否则残留的溴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会增加光密度。 (5)在不含铬离子的废水中,水样可不经处理直接测定。 (6)如果水样太稠,提前稀释后再测量。 【下一篇】& nbsp三。元素磷的测定-磷钼蓝比色法:该方法原理:元素磷经苯萃取后氧化形成的钼磷酸被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铬化合物。 灵敏度高于磷酸钒钼比色法,且易于富集。富集后,当元素磷含量小于0.1mg/L时,可提高检测可靠性,减少干扰。 当水样中砷、硅化物和硫化物的含量分别为元素磷的100、200和300倍时,对本方法无明显干扰。 & nbsp仪器和试剂:仪器:分光光度计:3cm比色皿:50ml分液漏斗:60,125,250ml磨口锥形瓶:250ml & nbsp试剂:以下试剂为分析纯:苯、高氯酸、溴酸钾、溴化钾、甘油、氯化亚锡、钼酸铵、磷酸二氢钾、醋酸丁酯、硫酸、硝酸、无水乙醇、酚酞指示剂。 & nbsp溶液的制备: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4394g干燥的磷酸二氢钾,溶于少量水中,并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该溶液中的磷含量为0.1毫克/毫升 取上述溶液1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得到PO-34-P含量为1μg/ml的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 溴酸钾-溴化钾溶液:将10克溴酸钾和8克溴化钾溶于400毫升水中。 2.5%钼酸铵溶液:称取2.5g钼酸铵,加入70ml 1∶1硫酸溶液,待钼酸铵溶解后,加入30ml水。 2.5%氯化亚锡甘油溶液:将2.5g氯化亚锡溶于100ml甘油中(可水浴加热促进溶解)。 5%钼酸铵溶液:将12.5克钼酸铵溶于150毫升水中,然后慢慢倒入100毫升1 ∶ 5的硝酸溶液中。 1%氯化亚锡溶液:将1g氯化亚锡溶于15ml盐酸中,加入85ml水和1.5g抗坏血酸。 (可保存4 ~ 5天) 1 ∶ 1硫酸溶液、1 ∶ 5硝酸溶液和20%氢氧化钠溶液。 & nbsp测定步骤:(1)当废水中元素磷含量大于0.05mg/L时,采用水相直接比色法,按以下规定操作:水样的预处理:(a)萃取:取10 ~ 100 ml水样于装有25ml苯的125ml或250ml分液漏斗中,摇匀5分钟,静置分层。 将水相转移到另一个盛有15毫升苯的分液漏斗中,摇匀2分钟,然后静置,弃去水相,将苯相合并到第一个分液漏斗中。 加水15分钟,振荡1分钟,静置,弃去水相,苯相用水反复洗涤6次。 & nbsp(b)氧化:在苯相中加入10 ~ 15ml溴酸钾-溴化钾溶液和2ml L1 ∶ 1硫酸溶液,摇匀5min,静置2min后加入2ml高氯酸,摇匀5min,置于250ml锥形瓶中,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驱除过量高氯酸,除去溴(不要使样品飞溅或蒸发)。白烟减少时,取下冷却。 加入少量水和一滴酚酞指示剂,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粉红色,加入一滴1 ∶ 1硫酸溶液至粉红色消失,移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稀释体积根据元素磷的含量而定)。 比色法:取上述稀释液适量于50毫升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2.5%钼酸铵溶液和6滴2.5%氯化亚锡甘油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于20 ~ 30℃放置20 ~ 30分钟,倒入3厘米比色盘中,在分光光度计波长690纳米处,试剂空的白度为零。 【下一篇】& nbsp绘制直接比色法工作曲线:(a)移取适量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使-P含量在50ml比色管中为0,1,3,5,7 … 17 μ g,测定光度密度。 & nbsp(b)以-P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直接比色工作曲线。 & nbsp(2)当水中元素磷含量小于0.05mg/L时,采用有机相萃取比色法。 遵循以下规定:& nbsp水样的预处理:萃取比色法:将适量的氧化性稀释剂转移到装有3ml 1∶5硝酸溶液的60ml分液漏斗中,加入7ml 15%钼酸铵溶液和10ml乙酸丁酯,摇匀1min,弃去水相,向有机相中加入2ml 1%氯化亚锡溶液,摇匀,然后加入1ml无水乙醇,轻轻旋转分液漏斗使水滴出,将水相沥干,将有机相倒入其中。 & nbsp绘制有机相萃取比色工作曲线:(a)转移适量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使PO-34-P含量分别为1、2、3、4、5 μ g,至60ml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按上节萃取比色步骤进行。 & nbsp(b)以PO-34-P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有机相萃取比色工作曲线。 & nbsp计算:用直接比色法和有机相萃取比色法计算1l废水中元素磷的毫克数,公式如下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式中:G——从工作曲线中找到的元素磷的量,μG;V1——取废水样品的体积,ml;V2——氧化后废水样品的稀释体积,ml;v3--比色时取稀释液的体积,ml & nbsp准确度: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较小结果的10%。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中元素磷的含量,取测定结果?两位有效数字 样品储存:取样后,将水样的pH值调至6 ~ 7,置于塑料瓶或玻璃瓶中储存48h。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加速增长
上一篇:建材非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产品工业要求与分级等对开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