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矿物的风化(风化矿物有哪些)

矿物的风化(风化矿物有哪些)

矿物的风化(风化矿物有哪些) 风化及其矿石

一、风化成矿作用及其矿床 (一)概述 地表或近地表的原岩或原矿床在常温和常压的条件下受水、大气(CO2、O2)、各种酸类、生物和温度变化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结果发生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最后形成风化矿床。 物理风化作用 这是一种以崩解方式、机械地把原岩或矿床破碎成细块和微粒的作用,一般不改变原岩(矿床)的化学成分。 主要因素有温度、水的结冰作用、盐类溶液的结晶作用、植物根系的楔插作用及人类对它们的破坏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温度变化剧烈的干燥沙漠地区、永久积雪高山区及严寒的极地。形成的矿产有磁铁矿、钛铁矿、金、铂、金刚石、刚玉、水晶、蓝晶石及锡石等。 化学风化作用 原岩或原矿床由于水、空气和生物与之起化学作用,使其发生化学分解,这就是化学分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结果使一部分物质成为可溶盐类,在条件许可下淋滤迁移到它处形成矿床,称为淋积矿床;一部分物质则形成难溶的稳定新矿物,这样形成的矿床称为残余矿床。 主要的因素是水、空气和生物,最主要的是水。因为水有很大溶解力,使易溶的矿物溶解,同时水中含有O2、CO2、有机酸、无机酸和各种盐类,它们加速了矿物的溶解,不仅仅是溶解,而且还发生化学反应,使旧物质溶解,新物质沉淀。另外水还有很大的迁移能力,把易溶物质带到有利地区沉淀。 化学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潮湿地区、降雨量超过蒸发量的地区,即热带、亚热带地区对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有利。形成的主要矿产有铁、锰、铝、钴、镍、高岭土及稀土元素。 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属于化学作用的一种。生物有机体分布很广,在岩石圈上部、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几乎到处有生物机体存在。其作用首先对大气成分有影响,与风化作用有密切关系的O2,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和有机体的分解,能生成大量的CO2、H2S和有机酸等,它们又加速了化学风化作用;细菌、藻类以及地衣一起覆盖在岩石的表面上,自身分泌出来的有机酸分解岩石,从中吸取了可溶物质转变为有机化合物,以构成它们的躯体(蛋白质等)。当它们死后,有机质分解,一系列的元素转变为矿物质如SiO2、CaO、K2O、Al2O3等,经分解产生相互作用,结果形成了粘土矿物(蒙脱石等)。在自然界有许多粘土非长石水解产物,而是生物形成的、硝化细菌使氨氧化为硝酸,硫化细菌使硫和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硝酸、硫酸使岩石遭到破坏,进一步风化。铁细菌使铁的低氧盐氧化为氧化物,自然界的铁的生物氧化数量远远超过化学氧化数量,所以许多风化作用的铁矿床,包括锰矿床,大部分都是生物成因的。 生物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对生物繁育有利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形成的主要矿产有铁、锰和粘土。 总之,大气、阳光(太阳能)、水和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原有的岩石和矿床遭到风化破坏,在有利的条件下形成风化矿床。 (二)风化矿床 风化矿床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风化作用破碎分解,其中的成矿物质基本上没有经过搬运,或只有近距离的搬运,它们在原地或原地附近堆积下来形成有用矿物的堆积体。 根据成因,风化矿床分为以下四类: 1、残坡积砂矿床 含矿的岩石或矿床在出露地表处,由于风化作用而机械破碎,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重矿物残留在原岩或原矿床的上部残积层中相对富集起来,这就形成了残积砂矿床。当那些残积的有用碎屑物质由于剥蚀作用和重力作用的影响沿山坡移动,并在山坡聚集起来便形成坡积矿床。因此残积矿床和坡积矿床常常呈逐渐过渡的关系(图1)。二者统称为残坡积砂矿床。 图1这类残积冲积层的基本特征:残积冲积层一般位于原矿层上部的残积层或崩积层中。由于搬运距离不远,构成冲积沉积物的碎屑物质分选不全,圆度较差;除少数贵金属和稀有分散金属有一定工业意义外,规模普遍较小;这类矿床规模虽小,但品位高,接近地表,易采易选。冲积砂矿床一般与冲积砂矿床或原生矿床一起开采;这类矿床的主要矿物有金、锡、铂、铁、锰、独居石、钽铌矿和水晶等。2.残余沉积物当原生岩石或沉积物主要受化学风化分解时,一些物质被流水带走或向下渗透,其中不溶物多以胶体形式沉淀,或新矿物沉淀留在原地或附近。如果一些有用的矿物能够聚集起来满足工业要求,就形成了残余矿床。化学风化分解的产物几乎沿原生岩石表面形成一层薄壳,故又称为风化壳矿床。这类矿床的基本特征是:残积矿床一般呈平面状,若受线性构造或岩石接触带控制,则呈线性;堆积物的厚度往往几米到十几米,少数情况下可达100 ~ 200米,随着深度的增加,风化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停止。矿体产状平缓,呈层状,分布面积大,底部边界不均匀,部分矿床规模较大;矿床剖面有明显的分带现象,与母岩有过渡关系。这类矿床的主要矿物有铁、锰、铝、镍、稀土元素和高岭土。除锰矿外,其余五种矿产都是大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3.化学风化后,淋溶矿床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的成矿物质可随地表水渗入风化壳下部。因介质条件变化而沉淀或交代形成的矿床称为淋滤矿床。淋滤矿床中成矿溶液的流动方向是自上而下,溶液的温度一般较低,所以有人称这类矿床为冷液矿床。这类矿床的特点是:淋滤矿床的矿体多为不规则的层状、囊状、脉状、透镜状;矿石结构多为土状、胶状、钟乳石状、结核状、脉状、浸染状和块状。矿石结构为交代结构。大多数矿物是氢氧化物(褐铁矿、软锰矿),其次是各种碳酸盐、硫酸盐、硼酸盐和磷酸盐矿物:如菱镁矿、菱铁矿、菱镁矿、孔雀石、蓝铜矿、石膏、重晶石、勃姆石、水镁石、钠硼解石和磷灰石等。在少数情况下,还有硫化物(辉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和铜蓝)。淋滤矿床的主要矿物是铁、锰、铜、钒、铀、磷石灰石、硼酸盐和石膏。4.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富集带所有矿床,无论是金属矿床还是近地表的非金属矿床,在风化作用下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金属硫化物矿床,其表生变化强烈。本文介绍了以下内容:(1)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金属硫化物矿床出露地表后,由于富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地下水以及生物有机质的长期强烈作用,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地表到地下,由于化学风化作用的不同,出现分带现象。发育良好的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垂直表生分带(图2)如下:氧化带,大致相当于地下水渗透带;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大致相当于死水带。

图2 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示意图 (2)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 此带位于矿床近地表部分,自地下水面以上至地表露头。一般厚几米至几十米,少数氧化带可达九百多米。 在氧化带中,硫化物矿床中的硫化物所引起的化学分解作用是非常剧烈的,当它们氧化时,需要经过硫酸盐化时期,即硫化物中的硫先氧化为硫酸,使矿物转变为硫酸盐,例如 方铅矿 PbS+2O2→PbSO4 黄铜矿 CuFeS2→4O2+CuSO4+FeSO4 尽管各种金属硫化物都转变为金属硫酸盐,但各种金属的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却不相同,见表1。 表1 金属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硫酸盐znso 4 mnso 4 feso 4 cuso 4 BSO 4 agso 4
硫酸盐的溶解度/克·升-1硫酸盐溶解温度/℃
531.23931571720.0417.718250202217
由于各种金属硫酸盐的溶解度不一样,PbSO4(铅钒)难溶于水,残留于原地,留在矿床上部,其它金属硫酸盐溶于水被地表下渗水和地下水搬运走。其中FeSO4不稳定,继续氧化成为高价铁的硫酸盐: 4FeSO4+ O2+2H2 SO4→2Fe2(SO4)3+2H2O 高价铁的硫酸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也不稳定,常发生水解形成氢氧化铁: Fe2(SO4)3+6H2O→2Fe(OH)3+3H2SO4 氢氧化铁胶体又脱水沉淀下来: 2Fe(OH)3→Fe2O3+3H2O 形成纤铁矿、针铁矿和含水赤铁矿等,它们与二氧化硅等组成“铁帽”(硫化物矿体表部的富铁残余体),残留在氧化带。 氧化带根据硫化物的氧化程度,又可分为完全氧化亚带、淋滤亚带和次生氧化富集亚带,后两个亚带若经强烈分化作用,往往转化为完全氧化亚带(图2)。 (3)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带 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位于地下水面以下,停滞水面以上,在流动带中。是以从氧化带中淋滤下来的某些金属硫酸盐交代原生硫化物的方式形成次生硫化物,结果使某些金属的含量(品位)增加几倍到几十倍,这种作用称为次生富集作用,发生这种作用的地带称为次生硫化物富集带。本带一般厚几米至几十米,最厚者到400m。 金属硫酸盐交代原生硫化物是有一定顺序的,修曼总结了如下经验序列:Hg—Ag—Cu—Bi—Cd—Pb—Zn—Ni—Co—Fe—Mn。按元素亲硫性减小的次序排列,位于前面元素的硫酸盐可以交代位于后面元素的硫化物。如硫酸铜溶液可以与铅、锌、铁等原生硫化物进行交代作用而形成次生硫化铜,但硫酸锌却不与铜的硫化物进行交代作用。因此,位于修曼序列前面的元素容易形成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如铜、银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就比较发育,也具有较大的工业意义。 由氧化带淋滤下来的硫酸铜溶液与位于修曼序列中铜以后的各种金属原生硫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就沉积出铜的次生硫化物辉铜矿、铜蓝等,这种化学反应如下: 14CuSO4+5FeS2 O→7Cu2S+5FeSO4+12H2SO4 黄铜矿 辉铜矿 CuSO4+CuFeS2→2CuS+FeSO4 黄铜矿 铜蓝 CuSO4+ZnS→CuS+ZnSO4 闪锌矿 CuSO4+Cu5FeS4→2Cu2S+2CuS+FeSO4 斑铜矿 由于辉铜矿含Cu79.83%,铜蓝含Cu64.44%,比原生黄铜矿(含Cu34.57%)、斑铜矿(含Cu63.3%)含铜量高得多。次生硫化物和原生硫化物内铜的含量合起来就大大提高了矿石品位,一般比原生矿石提高2~3倍,使氧化带的下面大量金属铜富集起来,形成很有工业价值的次生富集带。 当地壳缓慢上升,侵蚀面和地下水面逐渐降低,而铜的次生富集带则随之上升,进入到氧化带(区),这时铜的次生硫化物,特别是辉铜矿受到氧化后则生成更为富含铜的新矿物——赤铜矿(含Cu88.2%)和自然铜(含Cu100%)等。其反应式如下: 4Cu2S+9O2→2Cu2O+4CuSO4 (赤铜矿) Cu2S+2O2→Cu+CuSO4 (自然铜) 所以当见到矿石中辉铜矿和赤铜矿、自然铜伴生时,即可认定次生硫化物富集带遭到了氧化作用。这一带含铜特别富,所以称为次生氧化富集带。 二、主要矿石实例 风化矿床中主要的金属矿产又铁、锰、铝、铜、镍、钛、钴、金、银、铂、锡、铀、钒、稀土元素等;主要非金属矿产有金刚石、高岭土、粘土、磷灰石、刚玉、蓝晶石、重晶石、水晶等。现将最重要的两种矿石类型介绍如下: (一)软锰矿、硬锰矿矿石 产于锰矿床或含锰岩石的氧化带中。矿石的主要矿物为软锰矿和硬锰矿,其次有方锰铁矿、褐锰矿、水硬铝石、重晶石和黑锰矿等。矿石构造为疏松状、土状、网格状、蜂窝状和肾状构造等。含Mn富的达40%,锰矿石质量高,有的锰帽厚几十米,矿床规模为大型,为锰矿产的重要矿石类型之一。 (二)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矿石 产于花岗岩、正长岩、火山岩等含有一定数量稀土元素的原岩风化壳中。这些稀土元素在原岩中为独立矿物(如氟碳钙忆矿、砷忆矿、铁忆矿、独居石、磷钛矿、硅被党矿、褐钛铭矿等)。当它们遭受风化作用时,分解产物以离子状态进入溶液中,除一部分被地表水带走外,绝大部分则被多水高岭石、高岭石、水云母等粘土矿物吸附,使稀土元素离子在风化壳中富集成矿。矿石呈土块状,稀土元素含量为0.088%,最高达0.43%。选矿方法简单,用盐水淋洗含矿粘土,就可将%以上的稀土元素转入氯化钠溶液中而得到纯度达94%以上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矿床规模为大型,解决了我国稀土元素的资源,具有很大的工业意义。 (三)黏土矿石。根据影土矿物的种属和相对含量,可把黏土分为高岭土、膨润土、耐火黏土和坡缕石类黏土。高岭土是花岗岩、伟晶岩和长英岩等酸性侵入岩风化后形成的产物。矿物组成主要是高岭石、埃洛石(>90%),其次还有多水高岭石及水云母,常混入黄铁矿、菱铁矿、碎屑石英、长石等。膨润土是流纹岩、火山凝灰岩、粗面岩和安山岩等中酸性火山喷出岩风化后形成的产物,这种新土以蒙脱石矿物(或称微晶高岭石)为主(85%~90%),此外尚含有极少量的石英、长石、方解石及多水高岭石,因为这种新土中含有Ca、Mg、K、Na,说明它是没有充分氧化的产物,所以有的地质学家认为膨润上继续风化可以成为高岭土。耐火黏土是指耐火度>1580℃的黏土,耐火黏土的耐火度随氧化铝含量的增加而增高,其主要矿物是—水硬铝石、三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石英等。坡缕石黏土又称凹凸棒石,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镁质黏土矿物、形状呈针状、棒状。黏土矿物呈松散状、土状、斑杂状、微层状构造,下部有时可见母岩的残留构造,泥质或粉砂结构,它是生产陶瓷、水泥、砖石、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也是造纸、橡胶等工业填料,其用途相当广泛。矿石经洗选后可获得纯净的黏土。矿床规模常为大、中型。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硫化铋在光电,催化(乙基黄药和钯-铋-碲反应的电化学及拉曼…)

上一篇:什么是焙烧?焙烧的目的?(什么是焙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