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矿化物的测定(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矿化物的测定(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矿化物的测定(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硫化物矿物的鉴定方法

一、概述

这种矿物包括一系列与硫结合的金属元素化合物。目前有300多种,占壳重的0.25%,其中硫化铁(黄铁矿、磁黄铁矿等。)为主,其他元素(锌、铅、铜、汞、砷、锑、铋、镍、钴、钼等。)的硫化物很少,但往往富含集成矿床,从这类矿床中获得许多有色金属。

(1)构成

在硫化物矿物的化学成分中,其阴离子主要是S,还有一些性质相似的Se、Te、As、Sb等。阳离子主要是铜型离子和接近铜型离子的过渡离子,是周期表右侧半径较小、电价较高、极化能力较强的一些元素。

铜型离子:铜、锌、银、镉、金、汞、铅、铋。

过渡离子:锰、铁、钴、镍、钼、铂。

半金属元素:砷、锑。

还有h。

硫化物矿物的类质同象非常广泛。一些稀有分散元素,如镓、铟、稀土等,不是独立矿物,而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矿物中。因此,研究硫化物的类质同象对于稀有分散元素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㈡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

硫化物矿物的晶体结构属于离子晶格。

含硫化合物应该属于离子化合物。而阳离子半径小,电荷高,极化能力强,而阴离子半径大,正好容易被极化。这样很容易造成阴阳离子极化。极化的结果是硫化物的化学键是过渡的,大部分离子倾向于金属键,部分倾向于共价键。硫化物本身的这些特殊矛盾,构成了在光泽、颜色等物理性质上区别于其他矿物的特殊性。

1.倾向于金属键性质的硫化物:如方铅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等。它们是不透明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颜色的,并且通常硬度较低,为2-4。由于硫化物中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小、原子量大,矿物比重大,一般在4 ~ 7之间。它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但是,它们不同于天然金属元素(典型的金属矿物)。大多数硫化物易碎,而有些矿物解理明显,比重低于天然金属元素,条纹较深,颜色与矿物本身不同。化学性质不稳定。

2.倾向共价键的硫化物:如闪锌矿、朱砂、雄黄、雌黄等。它是半透明的,有钻石光泽,条纹颜色比矿物颜色浅。但与共价键矿物不同,硬度低,熔点低。硫化物矿物的晶体形态和解理与晶体结构有关。

3.具有二硫化物、二硫化砷、砷化硫等阴离子的化合物,如黄铁矿、毒砂、毒砂,无解理或解理发育,硬度较高,为5-6。具有链状结构的硫化物,如辉锑矿和辉铋矿,为柱状和长柱状晶体,具有平行于晶体延伸方向的完美解理。层状硫化物,如辉钼矿、铜蓝、雌黄等。,呈片状、扁平状;劈裂,硬度降低到1-2。

(3)原因和发生

大多数硫化物矿物在成因上属于热液型和接触交代型,部分属于岩浆型。外生作用形成的硫化物大多是还原条件的产物。

在表面条件下,原生金属硫化物容易氧化和分解,形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并经常在地下水附近形成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

二。主要矿物描述

黄铜矿CuFeS2

【化学成分】铜34.57%,铁30.54%,硫34.9%。有时它含有微量杂质,如银、金、硒、碲等。

【形态】晶型为四方四面体,但少见,通常为致密块状或颗粒状。

【物理性质】黄铜色,表面常呈暗黄色或斑驳的青色。绿色和黑色的条纹。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3-4。易碎。没有乳沟。比重4.1-4.3。

【成因及产状】主要为热液型和接触交代型。

(1)热液型: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辉铜矿等共生。

(2)接触交代型:与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石榴石、透辉石、绿帘石等共生。

(3)岩浆型:产于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中。与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共生。

(4)变化:黄铜矿是一种重要的原生铜矿物,许多次生硫化物都是由它变化而来。黄铜矿风化后容易发生化学分解,形成CuFeS2+4O2→CuSO4+FeSO4。

硫酸铜溶液处于氧化带时,遇到碳酸盐水溶液,相互作用可形成孔雀石或蓝铜矿。反应式如下:

2 cuso 4+2 CaCO 3+H2O→Cu2[CO3](OH)2+2 caso 4+CO2

(孔雀石)

或者3c uso 4+3c O3+H2O→cu3[co3]2(oh)2+3c aso 4+CO2。

(蓝铜矿)

如果它与含硅酸的水溶液反应,就会生成硅孔雀石。上述次生变化形成的矿物可作为原生黄铜矿的找矿标志。

在还原条件下,硫酸铜水溶液与原生硫化物相互作用,可在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形成黄铜矿、黄铜矿、方铅矿等一系列铜的硫化物。反应式如下:

11 cuso 4+5 cufe S2+8H2O→8 cu2s+5 feso 4+8h2so 4

(辉铜矿)

CuSO4+CuFeS2→2CuS+FeSO4

(铜蓝色)

7 cuso 4+4 FeS 2+4H2O→7 cus+4 feso 4+4h2so 4

(铜蓝色)

硫酸铜+PbS→硫酸铜+硫酸铅

(铜蓝)(铅矾)

10 cuso 4+2fe S2+6H2O→2 Cu 5 FeS 4+6h2so 4+11o 2

(斑铜矿)

【鉴别特征】以颜色、条痕、硬度为特征。黄铜色,硬度不及刀,一般与黄铁矿无异。它可以通过其脆性、绿色和黑色条纹与天然黄金区分开来。

黄铁矿 FeS2

【化学成分】铁46.6%,硫53.4%。常含有钴、镍、硒等类质同象混合物和金、砷、锑、铜等其他杂质。

【形态】等轴晶系。常见的晶型有立方体和五边形十二面体,其次是八面体。在立方晶面上可以看到晶面条纹,这些条纹的方向在相邻的两个晶面上相互垂直。骨料有致密块状、粒状、浸染状、结核状等。

【物理性状】浅黄铜色,表面有斑驳的棕青色。绿色和黑色的条纹。金属光泽。6-6.5的硬度,用刀划不出来。易碎。没有乳沟。骨折呈锯齿状。比重4.9-5.2。

【成因与产状】是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几乎所有类型都有。主要有热液型、沉积型和接触交代型。在氧化带中,黄铁矿常被氧化成褐铁矿,根据黄铁矿常形成假象。

【鉴别特征】在颜色、晶体形态、晶面条纹、硬度等方面与黄铜矿、磁黄铁矿、白铁矿不同。

磁黄铁矿 Fe1-xS(X=0.1~0.2)

【化学成分】理论值一般含有63%的Fe和36.4%的S,但实际上硫的含量可达39 ~ 40%。这是因为有些Fe2+经常被Fe3+取代。为了保持电价平衡,在晶体结构中的一些Fe2+位置形成空位,以及(这种现象称为“缺位结构”)铁。磁黄铁矿有时含有铜、镍、钴等物质的类质同象混合物。

【形态学】六方晶系。晶体呈板状、双锥形和柱状,但很少见。它通常被制成致密的粒状块。

【物理性状】深青铜黄色,表面有深棕青色。条纹是灰色和黑色的。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4。易碎。不完全卵裂。比重为4.58 ~ 4.70。弱磁性到强磁性(取决于缺少结构的程度,当x大、强、小、弱时)是电的良导体。

【成因与产状】磁黄铁矿分布于各种类型的矿床中。在铜镍硫化物矿床(存在于基性岩中)中,是主要矿物成分之一,与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在接触交代矿床中,有时可形成大量堆积物,与黄铜矿、黄铁矿共生。它还广泛分布于一系列热液矿床中。在氧化带,它很容易分解,最后转化为褐铁矿。

【鉴别特征】以颜色、硬度、磁性为特征。根据颜色和磁性,它可以与黄铁矿和斑铜矿相区别。

斑铜矿 Cu5FeS4

[化学成分]铜63.3%,铁11.2%,硫25.5%。一种常见的银混合物。

【形态】等轴晶系,晶体少。它通常是致密和颗粒状的。

【物理性状】新鲜断口呈暗铜红色,氧化表面常呈暗紫色和蓝点青色。条纹是灰色和黑色的。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3。易碎。没有乳沟。比重4.9-5。导电的。

【成因与赋存状态】斑岩铜矿是众多铜矿中分布较广的矿物,有内生和外生两种成因类型。热液矿床中存在内生,其共生有黄铜矿、内生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外因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但很少聚集。由于与其他次生硫化物相比不稳定,常被富含铜的次生铜矿和铜蓝所替代。

在氧化带中,斑铜矿易分解成孔雀石、蓝铜矿和褐铁矿。

【鉴别特征】颜色上,杂色青色。以低硬度为特点。

铜蓝 CuS

【化学成分】铜66.5%,硫33.5%。混合物通常含有铁和少量的硒、银、铅等。

【形态】六方晶系,有薄或片状晶体,但很少见到。通常以粉末和双膜的形式。

【物理性状】靛蓝色,遇水微紫。条纹是灰色和黑色的。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1.5-2。易碎。薄片分裂完成。比重4.59-4.67。

【成因与赋存状态】铜蓝主要是外源性的,是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最常见的矿物,是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被硫酸铜溶液交代的产物。铜很少被富集。

【坚挺特点】铜蓝的特点是靛蓝色,硬度较低。

辉铜矿 Cu2S

【化学成分】铜为79.86%,硫为20.14%,常含有银、铁、钴、镍、砷、金等杂质。

【形态】斜晶系,晶型为碎柱状、厚板状,但少见,通常为致密块状或烟灰状粉末。

【物理性质】铅灰色、深灰色条纹。金属光泽。(但是暴晒后很快就变黑无光泽)硬度2-3。稍有延展性(用刀留下明亮的痕迹)。不完全解理(110)。比重5.5-5.8是电的良导体。

【成因与赋存状态】见于一些热液矿床(内生辉铜矿),但大量富集主要见于一些含铜硫化物矿床(外胜会铜矿)的氧化带下部,是氧化带浸出的硫酸铜溶液与原生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等)交代作用的产物。).黄铜矿在风化作用下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氧化铜和碳酸铜。

【鉴别特征】以铅灰色、硬度低、延展性弱为特征,可留下明亮的沟痕。黄铜矿常与其他铜矿物共生。黝铜矿和黝铜矿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磁性的。

黝铜矿 Cu12Sb4S13或3Cu2S·Sb2S3

【化学成分】含铜45.77%,锑29.22%,硫25.01%,但成分变化较大,常含砷、铋、铁、金、汞等类质同象混合物。黝铜矿是Cu 12 S 4 S 13-Cu 12 S 4 S 13类质同象系列中的常见矿物,该系列的另一成员是砷黝铜矿。

【形态】等轴晶系,具有四面体晶型,通常为致密块状或不规则粒状。

【物理性质】钢灰至铁黑色,新鲜断口颜色深。条纹呈灰黑色(坦纳提石条纹略呈樱桃红),带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3-4,易碎。没有乳沟。比重4.4-5.4。

【成因与赋存状态】是各种热液矿床中的次要矿物,与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共生。在氧化带,很容易分解成铜的各种次生矿物,如孔雀石、铜蓝等。

【鉴别特征】颜色深,条痕多,脆性大,与辉铜矿和黝铜矿相区别。

辉银矿 Ag2S

【化学成分】Ag为87.1%,12.9%,常含有类质同象掺和物Cu和机械掺和物Pb、Fe、Sb等元素。

【形态】等轴晶系,晶体通常为立方体或立方体和八面体,且通常呈致密粉末状。

【物理性质】铅灰色至铁黑色,有亮灰色条纹。新鲜断口呈金属光泽。硬度2-2.5。它具有可塑性。解理平行度【化学成分】汞86.2%,S13.8%。有时它含有少量的硒和碲。不完全。比重7-7.4。暴露在强光下几秒钟后,抛光的表面会变暗。

【成因及赋存状态】产于含银硫化物矿石的热液矿床中,常与自然银及其他含银矿物共生,其外生成因为单斜变异,产于含银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中。与辉铜矿共生。

【坚固特征】非铅灰色,可塑性强,比重大。

方铅矿 PbS

【化学成分】Pb为86.6%,S为13.4%,混合物常为Ag,其次为Cu和Zn。

【形态】等轴晶系,晶体多呈立方体或立方体、八面体形状,聚集体常呈颗粒状或致密状。

【物理性状】铅灰色、灰黑色条纹。金属光泽。硬度2-3。立方体被完全劈开。易碎。比重7.4-7.6。它具有弱点和良好的检测能力。

【成因与赋存状态】方铅矿是分布最广的含铅矿物,产于热液、接触交代、火山和外生矿床中。其中以中低温热液成因为主,铅锌硫化物矿床常与闪锌矿共同形成。方铅矿与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方解石、应时、重晶石和萤石密切共生。方铅矿在氧化带不稳定,易生成方铅矿(PbSO4)、方铅矿(PbCO3)、方铅矿磷酸盐(Pb5[PO4]3Cl)等次生矿物。

【鉴别特征】铅灰色,金属光泽,立方完美解理,硬度低,比重显著。

闪锌矿 ZnS

【化学成分】含锌67.1%,硫32.9%,几乎都含有铁,最高可达26%。含铁量超过10%的铁闪锌矿称为铁闪锌矿。此外,它还常含有稀有分散元素如镉、铟、锗和铊的类质同象混合物。有时,它还含有杂质,如锰和铜。

【形貌】等轴晶系,晶型为四面体正反聚集,晶面上常有三角形花纹。通常为粒状、致密块状聚集体。

【物理性状】颜色从无色到淡黄色、黄褐色不等。棕色至黑色(随着铁含量的增加,颜色由浅变深)。断口上的条纹为白色至棕色、钻石光泽至半金属光泽、树脂光泽。透明到半透明。硬度3-4。易碎。完全解理平行菱形十二面体【化学成分】成分不固定,Fe和Ni的比例一般接近1:1。理论成分含Fe 32.55%,Ni 34.22%,S 33.23%,常含Co,最高可达3%。。比重3.5-4。不导电。

【成因及产状】闪锌矿的成因与方铅矿相同。它与方铅矿关系密切,产于热液和交代矿床中。早期的晶体含铁多,颜色深,所以闪锌矿通常可以用作地质温度计。

在氧化带中,水溶性的ZnSO4容易被氧化流失,如果围岩是碳酸盐,可以形成菱锌矿ZnCO3。含镉闪锌矿风化后,昌盛成硫镉矿。

【鉴别特征】闪锌矿的特征是六向解理完美,有光泽,与方铅矿紧密共生频繁。含铁闪锌矿和黑钨矿有时会被混淆。不同的是,黑钨矿通常是一种在一个方向上具有完美解理的厚板晶体,比重为6.7-7.5。闪锌矿通常是有六个正方形的粒状块。

完美的乳沟。中等比重。

硫镉矿 CdS

【化学成分】含镉77.7%,硫22.3%,有时含ln。

【形态】六方晶系,晶体较少。它通常以土壤、粉末或薄膜的形式附着在闪锌矿或菱锌矿的表面。

【物理性状】柠檬黄、橙黄色。橙色条纹。钻石光泽到松脂光泽。半透明到微透明。硬度3-3.5。易碎。解理完全平行[1120]。比重4.9-5。

【成因与赋存状态】主要是含镉闪锌矿的次生风化产物,常产于含闪锌矿的铅锌矿床氧化带中。

【鉴别特征】呈柠檬黄,粉状,与锌矿伴生。

辰砂 HgS

[100]

【形态】三角晶系,晶体呈细厚板状或菱形,有时穿插孪晶,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鲜红色、深红色至暗红色,有时表面有铅灰色锕系元素颜色。条纹红色,钻石光泽。半透明的。硬度2-2.5。易碎。平行六边形柱[1010]完全裂开。比重8.09-8.20。不导电。

【成因与赋存状态】辰砂是分布最广的汞矿物,形成低温热液作用,常与辉锑矿、黄铁矿、方解石、萤石、重晶石共生。贵州铜仁和湖南黄县是我国著名的朱砂矿区。由于朱砂的化学性质稳定,它也存在于砂矿中。

【鉴别特征】其特点是色泽鲜红,有条痕,硬度低,比重大。

黝锡矿(黄锡矿) Cu2FeSnS4

[化学成分]铜29.5%,铁13.1%,锡27.5%,硫29.9%。它含有锌、锑、镉、铅和银等杂质。

【形态】四方晶系,晶型为四方四面体,但比较少见。通常呈块状、颗粒状或弥散状。

【物理性质】只是灰色带橄榄绿色。当它包含更多的黄铜矿微细包裹体时,它呈现带有黑色条纹的黄灰色。金属光泽。硬度3-4。易碎。比重4.3-4.5。

【成因与赋存状态】黝铜矿是标准热液成因的矿物,主要产于钨锡应时脉矿床和锡石硫化物矿床中,常与铜、铅、锌硫化物共生。

【鉴别特征】钢灰色略带橄榄绿色,与其同类黝铜矿不同。

镍黄铁矿(Fe、Ni)9S8

[110]

【形态】等轴晶系,晶体稀少,通常以不规则颗粒和包裹体形式存在于岩浆矿床的磁黄铁矿中。

【物理性质】略轻于磁黄铁矿,呈青铜黄色,有青黑色条纹。金属光泽。硬度3-4。易碎。完全解理平行八面体[111]。比重4.5-5。非磁性。

【形成与赋存状态】黄铁矿产于与基性岩或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几乎总是与磁黄铁矿、黄铜矿共生。当磁黄铁矿与黄铜矿在基性火成岩中共存时,很可能发现镍黄铁矿。在氧化带可以变成NiSO4 7H2O(绿硫镍矾,即“水滑石”)。

【鉴别特征】磁黄铁矿的外观特征与磁黄铁矿非常相似,一般肉眼难以鉴别。只有粗颗粒才能根据较浅的色调、完整的八面体解理和无磁性与磁黄铁矿区分开来。为了进一步鉴定,可以用化学方法检验镍,即把岩粉放在玻璃板上,用HNO3溶解。稍微冷却后,加入一滴氨水(即NH4OH溶液)沉淀铁。将溶液转移到瓷盘上,加入一滴二甲基乙醛肟乙醇溶液,就会出现粉红色的镍测试反应。

辉锑矿 Sb2S3

【化学成分】锑71.4%,硫28.6%。它含有少量的砷、铋、铅、铁、铜,有时还含有机械包裹体,如银和金。

【形态学】正交晶系。晶体通常呈针状和长柱状,圆柱体上有明显的纵向条纹。水晶总是弯曲的。骨料通常呈放射状或密集粒状。

【物理性状】颜色为铅灰色,有黑色条纹。表面通常是深蓝色的。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2-2.5。易碎。比重4.5-4.6。易熔。

【形成与赋存状态】锑矿是分布最广的锑矿,主要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与辰砂、重晶石、方解石共生。有时与雄黄、雌黄共存。中国锑储量居世界第一,湖南新华锡矿是世界著名的锑矿区。锑矿在氧化带容易分解,变成各种黄色和褐色的氧化物,如辉锑矿、方铅矿和辉锑矿。

【鉴别特征】以其形态、晶面上的纵纹、解理面上的横纹为特征。辉锑矿与水氯镁石非常相似,可以用KOH溶液来区分。当KOH滴在样品上时,辉锑矿立即变成黄色,然后变成橙色,而辉铋矿则没有。

辉铋矿 Bi2S3

【化学成分】铋为81.2%,硫为18.8%,常含有铅、铜、铁、砷、碲等微量杂质。

【形态】斜晶系,晶体呈长柱状、针状,晶面上有细小的纵向条纹。聚集体是放射状或致密的颗粒。

【物理性质】与辉锑矿基本相同,但颜色略呈锡白色,常呈黄色和锕系元素。金属光泽强。比例为6.4-6.6。硬度2-2.5。解理平行{010}完全,但解理面上没有横向多晶孪晶。

【形成与赋存状态】铋是分布最广的原生铋矿物。主要产于高温热液和接触交代矿床中,与锡石、黑钨矿、自然铋、毒砂、黄铜矿共生。赣南钨锡矿中含有大量铋酸盐矿物。铋被氧化形成铋酸盐和铋酸盐。

【鉴别特征】辉锑矿与水氯镁石非常相似,区别如下:

(1)铋-水铋矿比辉锑矿轻,略带锡白色,有强烈的光泽。铋-水铋矿为黄色锕系元素,辉锑矿为蓝色锕系元素。

(2)铋辉铋矿在{010}解理面上没有横向团簇孪晶,辉锑矿有。

(3)铋与KOH不发生反应,辉锑矿呈黄色后变为橙色。

(4)成因和产状不同于共生矿物,它们不是共生的。

辉钼矿 MoS2

【化学成分】钼60%,硫40%。通常有稀土和硒的同晶混合物。

【形态】六方晶系,晶体为六方片状、板状,底部常有条纹。聚集体呈叶状或鳞片状。

【物理性质】铅灰色,未上釉瓷板上的条纹为亮灰色,上釉瓷板上的条纹为灰黑色,带绿色调。金属光泽。1硬度。平行的{0001}片层解理非常完全。该片材是柔性的。感觉很油腻。比重4.7-5。不导电。

钼矿是分布最广的钼矿。主要产于中高温热液矿床和矽卡岩矿床中。

(1)高温热液型:其中细脉浸染型最具工业价值。(2)矽卡岩型:产于酸性岩石与石灰岩的接触带,与石榴石、透辉石、黄铜矿共生。黄色粉末状钼霜在氧化区生成。它与方铅矿和水氯镁石不同,呈片状,硬度低,有一组极端完美的解理。条纹是可以区分的。

【鉴别特征】以铅灰色、亮灰色条纹、金属光泽、硬度低、片状解理极其完整为特征。与石墨的区别:辉钼矿颜色和条痕较浅,光泽较强,比重较大,不导电。

雄黄 AsS

[化学成分]砷为70.1%,硫为29.9%。成分比较纯。

【形态】单斜晶系,柱状晶,少见。它通常是致密的、粒状的和土状的。

【物理性状】橙色,橙黄色带浅条纹。半透明的。面膜有钻石光泽,断口是松脂光泽。硬度1.5-2。平行{010}解理完成。比重3.4-3.6。

【形成与产状】属低温热液型,与雌黄共生。两者都是标型矿物。表面不稳定时会被光破坏分解,局部变成雌黄。

【鉴别特征】以颜色、条痕、硬度低、与雌黄共生为特征。

雌黄 As2S3

【化学成分】砷61%,硫39%。机械外加剂,如常压FeS2(白铁矿)Sb2S3、SO2和泥浆。

【形态】单斜晶系,晶体呈碎柱状或板状,晶面常呈弯曲状,通常为叶片状、棒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物理性状】柠檬黄,带亮黄色条纹。半透明的。钻石光泽到油脂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硬度1-2。该片材是柔性的。解理平行{010}极其完整。比重为3.4-3.5。

【形成与出现】同雄黄。

【鉴别特征】柠檬黄,硬度低,一组极端完美的乳沟。雌黄与天然硫磺相似,但天然硫磺无解理,有白色条痕,比重小(2.05-2.08),可以区分。

白铁矿 FeS2

【化学成分】铁46.6%,硫53.4%。它通常含有砷、锑、钛和其他混合物。

【形貌】白铁矿是FeS2的正交变体,与黄铁矿形成同态。晶体呈板状,有时呈矛头形或鸡冠形。它通常是结核性和硬壳。

【物性】浅铜黄色,略呈灰或绿色调,新鲜断口呈锡白色。条纹呈暗灰绿色。金属光泽。硬度5-6。易碎。解理平行{101}不完全。比重4.6-4.9。

【形成与产状】在自然界的分布远不如黄铁矿。主要成因类型有:(1)热液型,产于各种热液矿床中,常形成于低温成矿后期。与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雄黄和雌黄共生。

(2)沉积型:主要产于碳质砂页岩和煤层中,以结核和不规则颗粒形式存在。白铁矿可以氧化成褐铁矿。

【鉴别特征】因其晶体形态和颜色较浅而与黄铁矿相区别。

辉砷钴矿 CoAsS

[化学成分]钴35.4%,砷45.3%,硫19.3%。含铁和镍的类质同象混合物。

【形貌】等轴晶系为八面体、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或它们的集合体。骨料是粒状或致密的。

【物理性质】微白色带玫瑰色。条纹是灰色和黑色的。金属光泽。硬度5-6。易碎。;立方解理中等,比重6.1-6.4。

【形成与产状】高温热液型和接触交代型,常与毒砂、磁铁矿共生。

氧化带易产生玫瑰色粉状钴花,是寻找原生钴矿的标志。

【鉴别特征】以其颜色、硬度高、晶体形状、风化面出现玫瑰钴为特征。

毒砂 FeAsS

[化学成分]铁34.3%,砷46%,硫19.7%。含钴和镍的同晶混合物。还可以包含机械混合物,例如金、银、锑等。

【形态】单斜晶系通常呈正柱状或短柱状,晶面上有纵向条纹,有时可见十字中穿插孪晶和三晶。骨料是粒状的和致密的。

【物理性质】锡为白色,表面常呈黄色,有锕色。条纹是灰色和黑色的。金属光泽。硬度5.5-6。解理平行{110}清晰。比重5.9-6.2。锤打发出大蒜的气味。

【成因及赋存状态】毒砂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硫化物。主要产于中高温热液矿床中,与黑钨矿、锡石、辉铋矿和闪锌矿共生。此外,它还可以出现在接触交代矿床中,与磁铁矿和磁黄铁矿共生。

在氧化带中,中毒砂易分解生成淡黄色或浅绿色的臭葱石Fe [ASO 4] 2H2O。

【鉴别特征】呈锡白色,晶面有纵向纹路,硬度高,锤打时有蒜味。

硫锑铅矿 Pb5Sb4S11或5PbS·2Sb2S3

【化学成分】铅55.4%,锑25.7%,硫18.9%。有时Sb的一部分被As取代,并含有少量的铜。

【形态学】单斜晶系,通常以细颗粒和纤维状集合体的形式存在。

【物理性质】铅灰变铁黑。条纹为黑色、浅灰色和略带棕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2.5-3。易碎。解理平行{100}介质。比重6.23。

【成因与赋存状态】产于铅锌矿的热液矿床中,伴生有铅铜锑化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和毒砂。

在氧化带易分解成方铅矿和氢氧化锑。

【鉴别特征】以细小的纤维状集合体和褐色条纹为特征。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电脑全自动碳硫分析仪(数显碳硫全自动分析仪)

上一篇:管井涌水量计算公式(地下水涌水量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