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级指数
(1)截止品位
截止品位是矿石与围岩之间的划分品位,是圈定单个矿体样品中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一般用%表示,贵金属用g/t表示,即达到截止品位的样品一般可被圈定在矿体中,参与项目平均品位的计算;否则,它们应被视为围岩或无矿石与石头。
(2)工业级
工业级又称“最低工业级”,是划分资产负债表内(可利用)和资产负债表外(暂时不可利用)储量的等级标准,一般用%或g/t表示。
工业品位指标一般用于衡量单个探矿项目连续样品剖面的平均品位要求,有时也用于区块品位或矿区平均品位。当达到规定的工业级时,可计入表内准备金,否则应归入表外准备金。
块段品位也叫“块段平均品位”。这是储量计算区块中最低平均品位的要求。目前该指标多用于一些岩石或砂类矿床,与截止品位相匹配,偶尔见于截止品位和单个项目工业品位最低的一些矿床。
矿区平均品位是整个矿床(区)的品位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工业指标的一个内容,只是出现在少数存款中。
(3)临界等级
临界品位是在工业指标制定过程中,根据“收支平衡”原则计算出来的,在经济上无利可图的品位。其工业指标表现如下:
1.在有色金属、稀有和稀土金属矿床中,临界品位并不是工业指标的内容,只是在制定工业指标的过程中起到检查品位指标方案的作用。实际上,这些矿床的工业品位指标往往低于临界品位,而这个工业品位圈定的储量平均品位必须高于或等于临界品位;
2.在铝土矿和一般黑色金属矿床中,临界品位在大多数情况下等于工业品位;
3.在一些砂矿床和其它使用块度指数的矿床中,临界品位一般等于块度;
4.对于冶金辅助原料和一些不要求主要有用成分含量的非金属矿床,不计算临界品位。
(4)经济等级
经济品位是在工业指标制定过程中,按照矿山企业能够获得既定基准投资收益率(见相关栏目)的要求计算出的一个矿床的平均品位,用于检查和衡量不同品位指标方案的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工业指标中不包含这一内容,有时只是矿区(层)的平均品位。
(5)投资效益等级
投资效益等级是矿山基建投资由国家拨款转为银行贷款时出现的新概念。即在获得既定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计算的投资贷款本息偿还期内所要求的矿区最低平均品位。也没有出现在已发布的工业指标内容中,一般用于衡量首采区段的平均品位,或作为生产初期圈定富矿区段的品位要求。
(6)相关有益成分含量指数
伴生组分含量指标是指与主要有用组分伴生,在选冶过程中具有综合回收价值,或有利于矿石加工过程,能提高矿石价值的组分的最低含量要求。例如,前者要求综合回收金、银、硫和与多金属矿物伴生的分散元素;如后一种铁矿石中碱性氧化物的含量要求。
(七)有害杂质含量指标
有害杂质含量指标是指矿石中对产品质量和加工有不利影响的成分的含量要求。比如铝土矿中硫的含量要求,铁矿石中硫、磷、二氧化硅的含量要求,熔剂石灰石中二氧化硅、氧化镁的含量要求等。
(8)综合等级指数
综合品位指标是指两种以上有用成分密切共存的某些矿石的最低品位要求。如一些金银矿、钽铌矿、钨锡矿、铜钼矿、钴铜矿等。
二。矿石工业类型和技术等级指标
在已发布的工业指标中,往往需要根据矿石性质或技术等级,列出不同矿石工业类型或技术等级的品位指标要求。
(1)矿石工业类型指标是指根据不同性质矿石的不同加工工艺对矿石进行分类的要求。例如,根据氧化率对硫化物金属矿床中的矿石进行分类;根据铁矿石的磁性铁占有率和酸碱比分类。
(2)矿石的技术品位指标,是指对同一工业类型的矿石,根据其有用成分和有害成分的含量及其他性质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级的要求。比如锰矿的锰铁比,铬铁矿的铬铁比,铝土矿的Al2O3含量,铝硅比(既有品位指标又有品位指标),还有很多矿石按品位分类(贫和富)等等。
三。物理性能指标
在冶金辅助原料和许多非金属矿物中,矿石的物性指标是工业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全矿物性要求,如大部分冶金辅助原料、陶瓷原料、非金属建材的物性指标;另一种是对有用矿物物理性质的要求,如大多数特殊非金属矿物(包括云母、石棉、水晶、冰洲石、光学萤石、钻石、宝石、玉石、彩色宝石等。).前者主要取决于选矿和冶炼工艺对矿石物理性质的要求;后者主要取决于进一步技术加工和不同用途对主要有用矿物物理性质的要求。各种常见矿石的物理性质列于表1。
表1矿物的常见物理性质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