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近几年有色金属行业状况(有色金属行业盘点回顾)

近几年有色金属行业状况(有色金属行业盘点回顾)

近几年有色金属行业状况(有色金属行业盘点回顾) 200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首先,三大问题制约着国内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首先,矿山原料的有效供给仍然是影响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在市场价格高企的刺激下,2007年国内原料供应增长较快,但矿山资源总量有限,有色金属原料供应总体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虽然国内氧化铝产量大幅度增长,国内氧化铝供应比重增加,但仍需进口大量氧化铝和大量铝土矿(2007年前10个月进口铝土矿1950.6万吨,全年进口铝土矿约2300万吨)。因此,主要有色金属原料的供应仍然是关系到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第一大问题。

其次,有色金属冶炼固定投资规模仍然过大。2007年有色金属行业固定投资结构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冶炼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有色金属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但铜、铝冶炼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仍然偏大且有回升迹象,应予以更多关注。

三是氧化铝项目投资热情高,产能增长过快。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电解铝产能的过快增长得到了抑制。但在氧化铝供应缓解、电解铝价格上涨后,暂停的电解铝项目是否会重新开工值得关注。由于市场紧缺,利润巨大,氧化铝建设热情高涨。2007年中国氧化铝产能约为2600万吨,预计到2008年全国氧化铝产能将达到3300万吨左右。在铜冶炼供需矛盾的影响下,现有主要铜冶炼骨干企业投资扩能愿望强烈。在市场高价的影响下,铅冶炼产能增长趋势明显。

第二,资源危机阻碍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由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危机,与需求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中国虽然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但不是资源大国。由于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冶炼产能盲目扩张,原料供应紧张。事实上,除钼、镁等少数品种外,我国可采资源储量只有10年左右,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大隐忧。

目前中国需要进口铜、铝、铅、锌等四种有色金属。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有色金属消费市场,在全球有色金属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铜为例。近年来,中国铜精矿和废铜的进口量逐年增加。2002年,中国分别进口铜精矿207万吨和废铜308万吨,进口铜原料超过国内需求的60%。因此,国际铜原料供应紧张将对中国铜冶炼企业产生很大影响。另据统计,2005年中国进口铜精矿406万吨,2006年进口铜精矿361万吨,同比下降11%。2007年前三季度,进口量达到334.79万吨,同比增长57.70%。2006年,中国进口废铜494.29万吨,同比增长2.50%。虽然中国铝土矿储量大,但质量低,导致生产成本没有竞争力。中国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铝土矿储量的2.3%。但目前中国铝土矿产量占世界铝土矿产量的10%。早在2001年,中国就取代韩国和土耳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废金属进口国,近年来进口势头不减(2006年进口情况见下表)。据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2003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废金属(包括钢材,但不包括不锈钢及合金)共计280万吨,占美国此类废金属出口总量的30%;中国还进口了美国出口总量的79%的废铜、72%的废锌和49%的废铝。世界上最大的铝土矿在澳大利亚,世界上最重要的铜精矿在智利和南美洲。我国是有色金属资源“贫”国,铜铝资源储量不足。资源自给率是衡量有色金属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有色金属公司来说,资源储量越丰富,自给率越高,公司的毛利率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在整个有色金属产业链中,上游的采矿和选矿的毛利率最高);不仅如此,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资源自给率较高的公司还可以分享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增长。对中国来说,金属资源是个大问题。如果我们只依靠国内资源,我们将在几年内耗尽铜。从国外获取资源将是中国的长期战略。

图表1 2006年中国主要废金属进口情况

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结构性矛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低,生产经营高度分散,总体“大而不强”。特别是国内有色金属冶炼产能迅速扩张,大大超过了原料的保障程度;产品结构仍以初级原材料为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深加工产品仍严重依赖进口。

目前,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能力远远超过国内矿山原料能力;有色金属出口产品以初级原材料为主,技术含量高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仍大量进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中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比重过高,而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加工规模较大,但技术水平较低。中国有1300多家铜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超过500吨/年。2003年,他们生产了330万吨铜材。铝加工企业1200多家,总产能500多万吨。2003年生产铝材363万吨。虽然产量已经很大,但2003年中国铜材进口仍达106万吨,铝材进口升至53万吨,其中大部分是技术含量高的高附加值产品,国内无法生产或无法稳定生产。目前,中国铜加工企业只有5%的设备达到国际水平。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品种少、规格不全是铜铝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纳入标准的合金有700多种,铜制品有5000多个品种,而我国只有250多种合金,3000多个品种。铝加工行业中,高档板材和箔片短缺,如PS版、易拉罐、铝箔坯料、铝复合带等。,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铝板带热连轧生产线刚刚开始建设。目前,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研发薄弱,进展缓慢,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落后,许多新品种是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的。虽然材料和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一般品种供大于求,而高质量、高精度、高技术的产品仍需大量进口。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是(循环经济什么为原则)

上一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目前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色金属年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