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3R)是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简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法,要求生产企业在生产中利用新技术,尽可能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材料和能源,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消费者优先购买包装简单、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再利用原理是一种过程方法,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尽可能多次、多种方式使用,减少初级产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
资源利用原理属于输出法。一是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再次成为资源,形成与原产品相同的产品;第二,废物可以变成新的资源,制成其他类型的产品,以减少最终的废物处理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平行的,要注意它们的先后顺序。第一件事是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第二件事是对源头上切不掉的污染物和废旧物品进行回收。只有当避免和回收无法实现时,最终的废物才能得到无害环境的处理。
3R原则的安排反映了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认知过程:最初只是单纯追求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然后认识到污染的环境必须治理,即先污染后治理(末端治理);然后,从废物净化到废物利用;最后认识到废物利用只是辅助手段,环境与发展协调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从废物利用到废物减量。循环经济综合运用3R原则,从源头上从根本上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形成物质消耗最少、效率最高、充分满足需求、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因此,实施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环境治理的重大变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