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环境监测与经济建设速度
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经济和环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实行“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行“三同时”,即:设计、施工、投产同步进行。例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被列为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好城市环境规划,需要对城市环境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价,而科学的环境评价来源于切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即环境背景值的调查。在城市规划中,往往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的环境监测数据来确定某一区域的功能性能。如果监测方法不正确或监测数据不准确,以此为基础的环境规划将导致城市布局的失误,甚至带来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届时,已建项目的掉头关、停、并、转、迁,既浪费财力、物力、人力,又影响城市建设速度。比如,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前期工作中,为了防止新的污染,环保法规定,对环境有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中,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要素的监测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础数据。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环境背景值的调查耗时最长。如果背景调查中代表性季节延迟,或采样和分析错误导致重新监测。一旦赶不上年度计划,提交报告的项目就要推迟一年。少发挥一年经济效益。可见。环境监测与经济建设的速度密切相关。
二。环境监测与企业经济效益
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企业进行污染监督、监测或污染源调查。通过监测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浓度,企业可以掌握生产管理中原材料的损耗情况。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很大一部分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根据环境监测提供的数据,企业可以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堵塞物质流失的漏洞,解决污染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非管理原因造成的异常排放,也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来评估设备的技术性能,为设备的更新或改造提供依据。还有城市的综合量化考核,企业的提升,冶金工程项目的验收,卫生城市创建的一些监测,比如:烟尘和水控制区的监测;以及区域噪声监测、废水废气监测、污染源排放监测等。,这将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需要仲裁、监测处理、现场采样分析,判断污染源,避免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比如1989年,我们监测分析了佛山南方印染厂三起印染废水泄漏事故,导致附近几个鱼塘大量鱼类死亡。通过监测数据确认了工厂的污染责任,污染事故得以解决。
另外,环境监测站为企业或城市选择水源时。如果忽略了质量控制,报错了数据,第一,本来可以用的水,可能用不上了。距离近,易求难,加大供水投入;也可能会出现原来的非饮用水水源被虚报为符合饮用水标准,结果花了一大笔钱,却因为水质不达标而报废。这也说明监测工作和监测数据非常重要。
三。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
商品在全社会流通和使用。产品的质量不仅通过其适用性、美观性和耐用性来衡量,还通过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来衡量。例如,家庭炉灶的烟尘排放指标;生物体所含各种有害物质的指标:电风扇、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动车等的噪音指标。汽车有害废气排放指标;酒精中有害杂醇指标;香烟中尼古丁和焦油的指数;化妆品中刺激性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指标和工作用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指标等。,大多需要确定。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造化学品越来越多。如果不对这些化学物质的致病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进行鉴定和监测,确定其使用限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些科学研究往往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如自然资源调查中的环境背景值调查、自然环境综合科学调查;规划中的农业环境和农业生态研究现状调查;环境预测和环境容量研究中的污染源调查;背景调查和微生物利用研究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环境监测;节能科研中的环境监测:工艺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中的环境监测等。做好该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对促进科学研究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