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磷矿产量达到多少亿吨(湖北宜化磷矿产能) 宜昌市夷陵区磷矿形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2宜昌磷矿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实行大、中、小矿同步开发建设的方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成总设计规模600万吨/年的矿井137座,其中国有矿井10座,设计规模130万吨/年。 夷陵区现有磷矿开采企业25家,采矿许可证33个,资源量1.32亿吨。 其中,ⅰ级产品36247万吨,ⅱ级产品3289万吨,设计开采能力350万吨,实际开采能力400万吨/年。 磷矿资源的开采以国有和集体矿山企业为主。 其中,张村坪镇有磷矿开采企业24家,有采矿许可证的矿山32家,年设计生产能力339万吨。 2004年实际开采量为257.9万吨,2005年计划开采量为362.5万吨。 磷矿开采已成为山区乃至整个夷陵地区人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夷陵区磷矿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区磷矿开发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1.矿山太小太多,资产过度分散。按照我国划分矿山企业规模的标准,产量100万吨/年以上为大矿,产量30万吨/年以下为中矿,产量30万吨/年以下为小矿。 宜昌磷矿多达137个,但设计能力30万吨/年的矿只有1个,10万吨/年的矿只有14个。 夷陵区张村坪镇共有35座矿井,设计能力30万吨以上的没有一座,20万吨以上的只有2座,10万至20万吨的只有7座。 矿山规模过小过多的状况,与我区磷矿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其缺点是:建设过于分散,资金投入浪费严重。 每个矿井都要有一定的工业场地、生活福利设施、生产设施和设备,而这些过度和过多的投资造成大量的金钱浪费,进而设施设备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浪费。 首先,整体规模过大,产能有限,供大于求,导致产品销售不畅,产量有限。其次,由于多数矿井采用土法建设,设施、人员、设备未按规范要求配备,配套联动功能差,效率无法有效发挥;再次,由于之前的资源分割,各部门在资源合理配置上缺乏对矿山持续稳定发展的统一考虑,导致一般矿山服务年限较短,同时也没有替代资源。一旦矿山因资源枯竭,配套设施设备等资产很大程度上因为达不到相应的服务年限而被迫闲置。 2.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震旦系陡山沱组为本区主要含磷岩系,分为下磷层、中磷层和上磷层。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层为下磷层(分为Ph11、Ph12、Ph13三层)和中磷层,其中Ph13为主要工业矿层。 该层进一步分为平均P2O5品位为14 .65%的下部贫矿层、平均P2O5品位为32 .79%的中部富矿层和平均P2O5品位为18 .81%的上部贫矿层。 根据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设计开采对象为Ph13-3和Ph13-2,通过厚度和重量加权,Ph13-3和Ph13-2的设计资源利用率为44.47%(宜昌磷矿地质勘探储量按截止品位P2O5 8%和最低工业品位P2O5 12%计算,而设计开采矿石品位P2O5升至28%)。 根据桃坪河矿区工业储量利用统计,Ph13煤层设计资源利用率为43 .14%,扣除开采造成的正常损失,利用率为34.02%。 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异常损失。例如,由于设备能力、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影响,以及不规范开采的损失,我区磷矿资源实际利用率不足30%。此外,矿山企业为了生存,将实际开采品位P2O5从28%提高到30%,有的甚至提高到34%,资源损失可想而知。 按照这个消耗速度,号称全国第三的宜昌磷矿将在20年后因资源枯竭而消失。 3.优势发挥不出来,可持续发展后劲弱。目前我区磷矿加工以简单的机械破碎为主,是深加工的初级产品,产量零散,无规模。 从磷矿到化肥和磷化工产品的利润是纯矿石开采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 nbsp这种靠出售原矿和初级磷产品来消耗资源,使得利益中心外移,资源优势无法有效发挥。 虽然磷矿的开发使一些矿区所在的乡镇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贫困山区发展到经济实力居本地区首位的富裕乡镇,但这些山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工业经济仍然没有走出矿区圈,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传统的农耕模式。一旦资源枯竭,经济会立刻衰退。 目前,这种矿竭城衰的现象在全国一些乡镇已经很明显。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实力直线下降,农民又回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 这与人们当初开发磷矿资源的愿望大相径庭。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硫铁矿价格走势(硫铁矿价格行情)
上一篇:磷矿石的含量磷要多少(磷矿和黄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