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矿石行业
作为铁矿石工业的重要原料,它是支撑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铁矿石的供应状况和价格走势是制约钢铁行业和下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根据近10年的数据,铁矿石与中国工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为0.93,铁矿石与中国GDP的相关系数为0.91。
(一)铁矿石供需分析
1.国内供应
自2005年以来,中国国内铁矿石产量大规模增加。2007年,国内原矿达到7.07亿吨,增长18%。但从2007年的月产量来看,国内原铁矿石产量已经开始在高位企稳。2008年1-9月,中国铁矿石产量为5.86亿吨,同比增长19.4%,比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冶金矿业协会。
图1 2000年至2008年9月国内铁矿石产量的增长
2004年和2005年黑色金属采选业投资增速均超过100%,而2006-2007年投资增速有所下降,投资在中国的比重也有所下降。2008年,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促进了铁矿的投资和开发。今年前9个月,黑色金属采选业投资增速达到57.9%,投资占比也提高到0.46%。
表1 2003年以来中国黑色金属采选业投资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今年我国铁精粉价格变化较大,上半年我国主要地区铁精粉价格上涨20%左右。6月份以来,随着钢铁行业下行,铁精粉价格大幅下降,10月份价格比年初上涨40%左右。
表2 2008年1-10月中国铁精矿平均价格变动情况单位:人民币
自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爆炸性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口铁矿石的数量也不断增加。2008年1-9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3.46亿吨,同比增长21.9%,增速比2007年提高4.5个百分点。由于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平均品位相对较高,一般在64%左右,进口铁矿石在我国高炉生铁中占有很大比例。目前,进口铁矿石占中国生铁产量的50%以上,已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供应来源。
目前,中国进口铁矿石主要有三种方式:现有贸易、长期合同贸易和权益矿。然而,中国进入国际铁矿石贸易的时间较晚且增长迅速,因此目前主要集中在现货市场。从铁矿石来源国来看,目前全球铁矿石供应商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加拿大等国,其中澳大利亚和巴西出口的铁矿石主要是长期协议矿,而印度出口的铁矿石主要是现货矿。
来源:中国海关
图2 2002年至2008年9月中国铁矿石进口增长
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超过65%,最高涨幅达96.5%。此外,今年前期海运费大幅上涨,使得中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达到141.3美元/吨,比2007年上涨60.20%。后期钢材市场不景气,海运费大幅下降,铁矿石现货价格也下降。预计今年平均到岸价格将会下降。
来源:中国海关
图3 1998年以来中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的变化
3.铁矿石港口库存情况
2008年11月初,中国主要港口铁矿石总库存为7087万吨,其中印度为1775万吨。进口市场正在稳定。目前,中国港口的铁矿石库存仍处于高位。钢铁企业生产需求减少,消耗的主要是钢材库存。短期内,港口库存不会有大的变化。印度已于11月1日宣布降低铁矿石出口关税,这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印度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同时,由于钢材价格处于低位,后期进口矿市场不乐观,预计价格将维持震荡。
来源:我的钢铁
图4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中国主要港口库存统计
(二)2009年我国铁矿石需求预测2008年10月6日,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分别为3.9%和3.0%,远低于去年的5.0%和前年的5.1%,为2002年以来的最差表现。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今年已陷入衰退,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0.1%,为1993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中国经济也处于困难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和周期性调整的影响,今年中国经济深度调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9%,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7.4%,但实际增长16%左右,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
受国际国内需求低迷的制约,2009年中国钢产量将继续低速增长,预计增速约为5%,铁矿石需求将增加约3600万吨。考虑到国内矿山的生产潜力和庞大的库存,预计明年铁矿石进口数量不会增加,甚至会比2008年略有减少。
(三)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分析
在2008年11月11日的国际矿业大会上,世界银行和花旗银行都不看好明年的国际铁矿石价格。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认为,由于钢铁价格下跌和需求减弱,全球铁矿石市场面临压力,预计在明年下半年之前不会复苏。相关结构预测全球第二和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力拓和必和必拓,由于亚洲需求低迷,明年可能将铁矿石价格下调15%,结束长达6年的上涨。
2009年铁矿石谈判即将开始。目前国内9、10月份钢材产量较上年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铁矿石现货价格与长期协议价格持平,波罗的海干货指数跌至2006年7月中旬以来的历史低点。上述情况无疑增加了中国钢企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中的分量。预计2009年铁矿石谈判将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定价机制将成为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焦点
传统的铁矿石长期年度合同谈判定价机制已经运行了28年,包括“三对三”模式、“先发制人模式”和“长期协议、离岸、同涨”原则。在2008年的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中,两家澳大利亚矿企拿到了比巴西淡水河谷更高的供应价格,使得现有的定价机制只有“长期协议”没有被打破。
早在去年,必和必拓就提出,目前的铁矿石谈判应该参考动力煤的定价方式,即以现货指数作为参考,因为现货价格与长期合同价格差距巨大。随后,《金属简报》和《钢铁商业简报》积极响应,介绍了铁矿石每日现货价格信息。中钢协代表钢厂明确反对这种新的定价方式。
由于2007年铁矿石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现货价格与长期协议价格的价差是数倍。目前,市场有增加现货价格比重和寻求更多铁矿石贸易方式的趋势,这对传统的长期合同贸易惯例提出了挑战。
瑞士瑞信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已经发布了铁矿石掉期交易,metals Bulletin和Steel Business Briefing等信息发布机构也建立了定期发布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的机制。目前中国钢厂还没有参与这个平台。由于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的定价机制尚未明确是否会在新的一年彻底破裂,各方都在观望。
第二,海运费差价的分摊比例将成为谈判的焦点。
2008年,澳大利亚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的涨幅比巴西铁矿石高出15个百分点,相当于上涨约8美元/吨。今年亚洲钢厂同意澳洲矿更大幅度的涨价,实际上是认可了“海运费差价分摊”的理念。但亚洲钢厂和澳洲矿在各自的份额比例上还是有差异的。
目前海运费大幅下降。截至10月7日,波罗的海干货指数已下跌2922点,为2006年7月中旬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与今年5月20日创下的11793点的历史高点相比,跌幅达75%。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接近巴西和澳大利亚合同矿的到岸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运费下降对巴西矿是利好。然而,由于中国钢铁产量放缓,国际铁矿石产量有所加快。尽管9月份宝钢、武钢、首钢、沙钢等20多家国内钢厂陆续收到淡水河谷的涨价通知,但中钢协明确表示抵制巴西矿涨价,并积极探索国产矿替代巴西矿。最终,淡水河谷公司撤回了涨价提议。
在澳大利亚,为了解决海运费差价问题,减少近年来谈判的“对抗性”,部分澳矿正在力推铁矿石价格指数,甚至涉及定价机制的彻底改变。9月中旬,必和必拓与澳大利亚钢厂Bosge Steel Company签署了新的十年期铁矿石供应协议,协议中引入了现货平均价格和指数定价。虽然新合同并未明确基于哪个现货价格指数定价,但必和必拓更早就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研发铁矿石指数。
鉴于目前的谈判形势,中国钢铁企业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灵活应对明年的铁矿石谈判。既要做好与不同铁矿石供应商谈判可能存在的价格差异的准备,也要做好谈判长期协议和现货价格的准备。虽然目前铁矿石需求放缓,但中国钢企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中国应强调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稳定性,充分利用铁矿石需求放缓、海运费降低的优势,缩小铁矿石涨价空与海运费的价差。
第二,焦炭行业
(一)焦炭供需分析
1.国内供求
焦炭是一种炼焦产品,主要用于高炉生铁。焦炭的生产和消费与钢铁生产密切相关。
与铁矿石不同,中国煤炭行业自给率高,焦炭大量出口。2007年,中国焦炭总产量为3.35亿吨,同比增长12.72%,占全球焦炭总产量的60%。由于国际焦炭需求和价格上涨,中国焦炭出口增长5.52%,至1530万吨。从产业结构看,机焦产量增长16.2%,占比91.01%,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新建焦炉大型化,产能增加,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淘汰落后加速。2007年,落后焦炉被关停淘汰,产能约2200万吨。
2008年1-9月,中国焦炭产量为25788万吨,同比增长8.1%,同比下降11.3%。钢铁产量仍是推动焦炭需求的主要因素。2008年1-9月,山西省焦炭产量6885.73万吨,同比下降1.2%,占全国产量的26.70%,产量保持全国第一。河北省和山东省占全国焦炭产量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占12.44%和8.99%。
目前国内焦炭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不旺,焦化企业在高成本压力下不得不减产。三季度以来,钢材市场低迷,钢企持续减产,导致市场焦炭需求低迷,各地焦炭成交量逐渐减少。而且钢企不断打压市场焦炭价格,而上游焦煤价格变化不大。为了减少亏损,部分焦化企业减产50%以上。
表2 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中国焦炭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单位:万吨
分析国内焦炭价格走势,今年上半年我国焦炭价格一直在上涨,7月份攀升至峰值,达到3214元/吨。随着下游需求的减少,焦炭价格大幅下跌,9月份价格为2200元/吨,较最高点下跌31.55%,目前价格仍有下跌趋势。
来源:我的钢铁
图5 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国内焦炭价格走势图
1、焦炭出口情况2008年1-9月,中国焦炭出口1105.37万吨,同比下降5.8%,距离今年公布的1201万吨出口配额仅差95.63万吨。近年来,由于焦炭出口政策收紧,2006年出口量增速开始下滑。
尽管第三季度国内焦炭价格下跌,但焦炭出口价格一直在上涨。9月出口价格为554美元/吨FOB,再创历史新高。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焦炭的依赖程度更高。虽然国际钢材市场进入淡季,但中国焦炭需求并未明显减少,因此焦炭出口市场依然表现良好。此外,中国焦炭出口关税从25%提高到40%,也推动了价格上涨。
从目前的出口情况来看,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钢铁行业受到影响,国内外钢企对焦炭的需求将放缓,我国焦炭出口市场将逐渐淡去。根据目前全球钢铁生产形势,预计今年中国焦炭出口将略低于去年水平。
资料来源:焦化行业协会
图6 2000年9月至2008年9月中国焦炭出口量及增长率
来源:我的钢铁
图7 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中国焦炭出口价格图表
(二)焦炭行业后期发展趋势四季度国内焦炭市场将进入价格大幅下跌、成交清淡的局面,行业将处于低迷状态。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全球钢材市场将持续低迷,第四季度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将继续下行。因此,焦炭出口市场也将有所松动。国内钢市持续疲软,价格大幅下跌,钢厂停产、减产,焦炭消耗减少;市场对焦炭的需求并不旺盛,焦化企业很难卖出焦炭。虽然产量大幅减少,但库存仍在增加,厂家在降价销售。焦炭市场持续低迷,焦煤需求不旺,焦煤市场价格有所下降,后期可能延续。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没有好转,钢市疲软的情况下,国内焦炭市场将在谷底徘徊,焦炭市场价格可能继续下跌。
三、上游行业变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钢铁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钢铁企业提供铁矿石、焦炭、合金原料等必要产品,所以上游行业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是生产成本的影响,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变化。同时,钢铁行业的变化也会对上游产品的需求产生影响,对上游行业产生负面作用。
2008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焦炭价格、石油价格、电力价格和运输价格等普遍上涨,这直接提高了钢铁行业生产的成本,这也是今年上半年钢材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2008年下半年,钢材市场进入下行通道,价格持续下跌,市场需求不足,从而钢铁行业对上游的反作用表现的更为明显。在钢材价格下跌时,焦炭、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也开始大幅下挫。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也对钢材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提供了空间。目前,钢铁行业和相关的上游行业都进入调整期,面临的风险都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