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品位是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每个样品的品位一般由实验室试验确定,计算储量时必须计算矿石的平均品位。下面介绍隧道、钻孔和区块中平均坡度的计算方法。
1.隧道平均坡度的计算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有大量的隧道样品。这些样品经过实验室分析后有一个品位号,用每个样品的品位可以计算出整个区块或所有矿床中有用组分含量的平均值,这就是矿石的平均品位。
计算矿石平均品位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算术平均法,另一种是加权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的实质是将同一个勘探项目中所取样品的所有品位相加,再除以数量,得到平均品位,即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每个样本的作用是相等的。当样品长度和取样间隔相等,或矿石品位与某些因素(如矿体厚度、重量、面积)无相关性时,常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平均品位。
加权平均法是将与品位相关的某个因子的值乘以各自的品位,再用这些因子之和去除掉。如果隧道内每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品位与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则应以厚度为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平均品位。计算公式为:
类型:
C1——每个样本的等级值;
mi——每个样品代表的矿体厚度;
-平均成绩。
从上式可以看出,由于矿体厚度不相等,每个样品所起的作用不能同等对待,这个厚度值就是影响品位值的权重。
当矿体厚度变化不大,采样间隔不相等时,用样品控制长度加权(图1),其公式如下:
类型:
C1——每个样品的等级;
⑷I-每个样品的控制长度。
图1面积加权
如果取样间隔不相等,且品位与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则应采用厚度与样品控制长度的乘积进行加权(图1)。计算公式为:
当水平隧道用于勘探管状矿体时,不同的剖面(图1)可用于加权平均。也就是
地质实践证明,当重量M、ι、D、S等发生变化时。都是很随机的,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平均成绩,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一般来说,矿体或矿石的变化性质大多具有随机变化中潜在趋势变化的特点。所以需要施加权重M,ι,D,S等。进行加权计算。
二。钻孔平均品位的确定
在钻井中,根据岩心测试数据计算的平均品位只是一个近似值,因为岩心采取率往往低于100%。因此,当矿心回收率较低,矿石被选择性磨损时,应分析矿心品位以及相应的矿粉,然后将矿心和矿粉品位合并,用体积加权法计算,即
类型:
-钻孔中单个样品的平均品位;
CK——矿芯品位;
cm——矿粉品位;
vk——矿心体积;
VM-矿粉的体积。
岩芯和岩石粉末的理论体积(图2)计算如下:
类型:
d-岩心直径(钻头内径);
d-钻孔直径(钻头外径);
⑷-矿芯长度;
l-取样长度(样品所代表的钻孔进尺)。
图2岩心和岩石粉末体积的计算
显然,这种联合计算方法的误差还是较大的,尤其是当矿心品位与矿粉品位存在显著差异时。此外,矿粉中还经常混入前几次残留的矿粉或岩粉,对样品品级也有影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提高岩心和岩心采取率是提高平均品位精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