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相分析主要是根据矿石中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不同。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被分析的矿石样品,使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分离,从而测定样品中某些矿物的存在和含量。
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只能找出矿石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不能指出每种元素存在于哪种化合物中。只有通过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才能知道一种元素存在于矿石中的矿物种类。
根据现有数据,可以对以下元素进行相位分析:
铜、铅、锌、锰、铁、钨、锡、锑、钴、铋、镍、钛、铝、砷、汞、硅、硫、磷、钼、锗、铟、铍、铀、镉等。
对于各种元素的哪些相需要分析,可以找到相关资料,在此不再赘述。
相对于以显微分析为主要手段的岩矿鉴定,物相分析速度更快、更准确,但不能一一区分所有矿物。更重要的是,它不能确定这些矿物在矿石中的分布、嵌布和嵌布关系。因此,它只是研究矿石物质成分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代替岩矿鉴定。
对于选矿工作者来说,不一定要掌握物相分析的技术,而是要知道通过物相分析可以制成什么元素。每个元素需要分析哪些阶段?即每种元素存在于哪些矿物中?各种矿物的可选性如何?例如,在一个钨矿中,通过光谱分析只能知道钨的大概含量,通过化学分析可以知道氧化钨的含量。但氧化钨是白钨矿还是黑钨矿,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必须通过物相分析、岩石矿物鉴定等综合分析来确定。如果使用白钨矿,可根据其嵌布粒度采用重选或浮选。比如黑钨矿目前只采用重力分离法;如果两者都有,可以用重力-浮选法处理。有了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就可以对阶段分析提出合理的要求,正确分析和利用阶段分析数据拟定计划。如果现在做不到,就不要送相分析样品。
由于矿石性质的复杂性,一些元素相分析方法还不够成熟或正在不断研发中。因此,需要综合通过物相分析、岩矿鉴定或其他分析方法获得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