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石柱园的植物表面看起来绿油油的,但隐藏在枝叶间的重金属污染数据却十分吓人——这个433年前开始开采铅锌、80年前“近微采钨”的2008年湖南纳税50强,始终与环境纠缠不清。如今东河的水“连手都洗不了”。几经波折,这条河汇入湘江。污染顺流而下,到达湘江中下游的我们这里。
作为一个资源枯竭的矿区,或许,旅游业是其最好的出路。
5月13日凌晨,郴州下了一场雨。暴雨。天亮后,雨停了。
从郴州往东,过了白鹿塘,离石柱园大概两公里,遇到一条河。起初,远远望去,只见河床里光秃秃的鹅卵石,以为是一条干涸的河流。走近了才发现,河里居然有水。黑水。即使鹅卵石堆积,一路堵塞,水流也不会被搅动。鹅卵石一般直径在一英尺左右,甚至还有最大的。还有小的,被大的压着或者挡着。从河床中连续不断的鹅卵石,我们可以看出曾经有过怎样的水流——显然,这种平缓、浅而窄的黑色水流,是无法携带这些大如岩石、小如盘子的鹅卵石顺流而下的。
4个小时后,当我们的采访车驶过柿竹园矿山工程公司附近的这条河上游时,在河边开小卖部的罗招生老汉手里拿着一份材料追出了店门:你们是记者吧?让我告诉你一些事情。
罗已经78岁了。上世纪中叶,我从衡阳来到柿竹园。当时恰逢柿竹园发现大量储量的钨矿。
有人抱怨东河的水连手洗都洗不了,有人偷偷钻矿偷钨矿。
石柱园钨矿开采历史不长。这座有着433年历史的矿山直到80年前才“近采钨矿”。78岁的罗老人见证了这个老矿区近60年的发展历程。“我想多活几年,看看我们美好的生活。”罗说:然而,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罗招生办开始担心他“活不了几年”。
他的担心是因为2007年7月他妻子的去世。死前“哭了半年,头疼”。罗的承认怀疑这与他们商店后面的东河有关。“好大一股磺药味”。
“硫磺溶液”是一种选矿剂。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这条河上游的人们陆续开办了选矿厂。工厂的尾矿直接排放到河里。“一开始选的是钨矿。前年硫铁矿价格上涨,他们选择了尾矿中的硫铁矿”。“07年前,河里有小鱼。7年后就没了。”
“就算有鱼,那鱼也不能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说。
1997年,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土壤污染情况。他的研究团队曾经调查过石柱园及其周边的污染情况,结果是“污染半径25公里”。
根据陈的调查,“该地区选矿厂重金属污染问题普遍比尾矿库严重”。他们主要选择了蜈蚣草、苎麻、车前草、木贼、卷柏、芒草等72种植物及其根部周围20cm以内的土壤。调查结果表明,石柱园土壤中砷、镉、铅和锌的最高含量分别是国家三级标准的376.6倍、236倍、59.4倍和48.7倍。铜的含量相对较低,是国家三级标准的9.9倍”。
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以上钨储量的石柱园,就像一个毒库。现在这个毒库吸引人眼球的是钨。
在石柱园外围的白鹿塘,有人抱怨东河的水连手洗都洗不了,但还是有人偷偷钻矿偷钨矿,还有人非法选冶钨。据郴州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04年,私人非法开采的矿山有200多个,其中大部分是为了钨。2005年,柿竹园有色和郴州有关部门成立了“矿业秩序整治大队”,当年“关了一百多个口子”。也就是洞矿。2007年,这个整治大队解散,“漏洞多了”。
还有40%钨没有回收的尾矿坝,是未来新的矿床,也是炸药?
5月13日,我们在石柱园看到了三个大尾矿坝。蔡山尾矿坝、岩沟尾矿坝和1997年建成的“新尾矿坝”。其中,被称为“三乡一号坝”的岩沟冲尾矿坝于1965年9月投入使用,总设计库容750万立方米。
在开采、选择和冶炼钨之前,这里收集了铅、锌、锡、铜、砷、硫和铁。在世界上发现的160种矿物中,柿竹园有143种,其中大部分与钨伴生。
在早期的采矿和冶炼中被“抛弃”的钨,在2000年后变得重要起来。“尾矿坝里至少有40%的钨没有回收,”袁培斌说,他曾在柿竹园490矿区等基层单位工作,现在是柿竹园有色党委宣传部部长。“回收技术还不具备,我们准备封这些尾矿坝。”
在袁培斌和他的同事看来,现在的尾矿坝将成为未来新的钨矿床。
石柱园一些有色人种为90年代末填了一个尾矿坝让附近农民盖房子感到惋惜:“不知道领导是怎么想的,在石柱园,送出去的东西是不会退回来的。”可惜好好的存款变成了共同的宅基地。
近年来,这些珍贵的尾矿坝在中国科学院陈教授的眼里就像炸药。“一旦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或其他事故,这些尾矿坝要么被冲走,要么因高度不够而渗漏,重金属浓度高的污水扩散出去,污染下游数百公里的河流和田地。”1985年,一场暴雨引发山洪,东江上游石柱园的雉尾尾矿库溃坝。前车之鉴依然不远。
据了解,尾矿坝填至设计库容后,将进行植被填充。关于陈提到的特大洪水,柿竹园表示,尾矿坝设计有排洪沟,不会出现溃坝,但私人选矿厂可能存在溃坝隐患。
元彬特意带我们去看了白露塘和柿竹园之间建于1997年的“新尾矿坝”。一只小麦鸡在大坝里跳来跳去。"我们打算用草填满这个大坝,建一个高尔夫球场."这一计划得到了省级相关领导的支持。
石柱园也有规划,要做鉴湖南部第一个矿山公园。目前全国有28个矿山公园,都不在湖南。袁回忆说,2004年初,湖南有关部门曾推荐锡矿山和柿竹园作为中国第一批矿山公园的候选地。“后来不知道怎么了,领导没准备材料”。
元彬2008年去过韶关芙蓉山国家地质公园,觉得石柱园更有条件成为国家地质公园。“韶关是什么,水泥厂的采石场?”
认为元石柱园无可比拟的第一实力是发现的金属量。“我们的自然环境也不错。”袁说。除了污染的东河,除了山上或者山脚下的几个尾矿坝,看起来真的不错。无论是矿区还是生活区,都是绿色的。柿园海拔186 ~ 500米。年平均气温15.4℃ ~ 18.3℃,年平均降雨量1250~1700mm,无霜期长,适宜植物生长。即使土壤和植物被金属污染,表面也看不出来。
来自有色金属生产部地质室的王带我们来到了棋盘石矿区。棋盘石是一种多页岩地貌,类似于贵州的范静。“过去,有四块蘑菇石。前几年私矿乱挖,把蘑菇石都挖出来了。”
王希望申报国家公园成功,他也希望借此机会全面禁止私人挖掘。“钨矿,其他的矿,总有挖完的一天。不如建个地质公园,保护好它。”
据国土资源部省地质研究所原所长、湖南省地理地质顾问童教授介绍,4月份国土资源部收到了石柱园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相关资料,省国土资源厅对石柱园的申报予以支持。
国土资源部矿山管理办公室数据显示,2009年,湖南“收到”的钨精矿开采指标为1.42万吨,而全国为6.044万吨。
据亚洲金属网20日简报,全球钨精矿需求持续低迷,价格相对稳定,在140-150美元/吨。
2005年,湖南首批28个国家矿山公园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