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通常指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照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自行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地方,如活火山。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形成的污染源。后者是环境保护研究和控制的主要对象。
人为污染源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排放的污染类型,可分为有机污染源、无机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病原体污染源和同时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其实大部分污染源都属于混合污染源。例如,燃煤电厂是一个混合污染源,它不仅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等无机污染物,还向环境中排放余热和其他废物。然而,在研究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时,一些混合污染源往往被视为只排放一类污染物的污染源。根据污染的主要对象,污染源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根据空之间排放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可分为点污染源(集中在一点或可视为一点的小区域)和非点污染源(大面积排放污染物)。更常见的是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功能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工业生产中的一些环节,如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燃烧过程、加热冷却过程、成品整理过程等。,可能成为工业污染源。除了工业区的废物堆放和降水径流造成的污染外,大多数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污染源。它通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和余热污染大气、水和土壤;还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危害周围环境。各种工业过程排放的废物含有不同的污染物。例如,燃煤排放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并(a)芘、粉尘等污染物;一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主要含有硫化氢、氮氧化物、氟化氢、氯化氢、甲醛、氨气等各种有害气体。再如炼油废水主要含有原油和石油产品,还有硫化物和碱;电镀工业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铬、镉、镍、铜等。)离子、酸碱、氰化物以及各种电镀添加剂;火电厂主要排放烟气和余热。此外,由于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合成物质进入环境;地下矿藏的大量开采,将原本埋藏的物质带到了地面,从而破坏了地球上物质循环的平衡。重金属、各种难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循环富集,对人类健康构成长期威胁。可见,工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危害最大。
农业污染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农田和各种农业设施称为农业污染源。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破坏土壤结构和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土壤生态系统(见农药污染)。降水形成的径流和渗流将土壤中的氮、磷以及牧场、农场和农副产品加工厂的农药和有机废物带入水体,恶化水质,有时会导致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大量含氮化合物进入水体,导致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增加,危害人体健康。氮肥分解产生的氮氧化物直接影响大气的物质平衡。在农业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农业污染源排放的硝酸盐、氮和无机磷对水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研究报告指出,生活污水中氮的浓度一般为18 ~ 20 mg/L,而农田径流中,氮的浓度为1 ~ 70 mg/L,上限远远超过生活污水。农田径流中的磷含量为0.05 ~ 1.1 mg/L,农田径流中的氮、磷含量大大超过藻类生长的需要。一般认为水中0.3 mg/L无机氮和0.01 mg/L无机磷就足以使藻类繁殖到危害的程度。
交通污染源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交通设施和设备。这类污染源制造噪音,引起振动,排放废气,泄漏有害液体,排放洗涤废水(包括油轮压载水),排放粉尘,都会污染环境。交通运输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铅化合物、苯并(a)芘、石油及石油产品、有毒有害载体。它们对城市环境、河流、湖泊、海湾和海域构成威胁(尤其是在发生事故时)。这些污染源排放的废气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活污染源人类消费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是人类消费活动的集中场所,也是生活污染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染源污染环境的途径有三种:①消耗能源和废气造成空气污染。例如,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居民普遍使用小煤炉做饭和取暖。这些小煤炉构成了城市地区大气的非点污染源。②生活污水(包括粪便)的排放造成水污染。生活污水含有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和氯化物,以及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生活污水进入水体,恶化水质,传播疾病。以有机污染物为例。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如果平均每人每天排放36g BOD□(五天生化需氧量)的话,受纳城市生活污水的水体中BOD□的背景值为2mg/L,为了使受纳水体中BOD□小于5mg/L,并且不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任何处理, 每天至少需要12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水来稀释(估计这相当于一条流量约为140m □/s的河流的水量)③排放的餐厨垃圾、废塑料、废纸、金属、粉煤灰、压载土等城市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的差异,上述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我国大城市都有废品回收网点,城市垃圾中废纸、金属、塑料制品、玻璃等比例较低。由于相当一部分居民以煤为燃料,垃圾中的煤灰比例较高。中国城市垃圾的数量和构成也在发生变化。比如,由于逐渐使用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以及采用集中供暖,煤灰在生活垃圾中的比例正在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