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矿业是中国生产活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中国9 5%以上的能源8 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 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产资源。过去,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缺乏管理和规划,矿山环境缺乏管理,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矿山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二、矿山环境问题
(一)工作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矿山环境是矿山企业污染最严重的地方。采场周围的粉尘、噪声、热害、放射性辐射、有毒有害气体和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长期从事采矿工作的工人容易患重金属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听力下降等职业病。目前铅锌矿多采用浮选工艺,球磨机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
(二)“三废”排放污染
1.空气污染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炸药和使用柴油机作为设备动力,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有毒物质也是矿区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此外,尾矿堆积产生的粉尘对矿区及周边环境影响严重,在大风天气下容易形成沙尘暴。而且废气和粉尘也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造成土壤板结。
2.矿山废水
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山废水主要包括选矿废水、矿坑水、废石场淋浴水和尾矿库废水等。矿山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酸碱、固体悬浮物和各种矿物加工药剂,有些矿山废水还含有放射性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
3.矿山固体废物
矿山固体废物的危害突出表现在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2002年,中国产生了9.45亿吨工业废物,其中包括2.65亿吨尾矿、1.3亿吨煤矸石和1.07亿吨冶炼废渣。我国固体废物堆存面积近6万hm2,矿山固体废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露天存放容易氧化分解,使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和土壤,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3)地质灾害
采矿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和尾矿坝溃决、矿井涌水和渗水等。在中国,有许多由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铜陵地区采矿空区塌陷20余处,受灾面积422hm2,突水30余处。
(4)破坏环境资源
采矿严重破坏了环境资源,因为滥采滥挖,富采贫采,厚采薄采,易采难采,以及低综合回收率和部分开采伴生矿,造成矿产资源的破坏。采矿还导致土地资源、水资源、景观、空气污染、小气候扰动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破坏。
三。防控对策
(一)管理系统方法
1.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
在中国,环境资产具有市场不完全性、外部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消费、非凸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特征。由于环境资产市场失灵、产权不清、产权主体缺失,矿工将矿山环境破坏成本转嫁给全社会而自己不承担后果,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断破坏环境。因此,必须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同时加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引导,使矿主既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受益者,又成为矿山环境保护的责任者,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矿山环境保护的现状。
2.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有关矿山环境的法律法规大多侧重于“三废”污染,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关注较少。有必要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制定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矿山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
(2)技术方法
1.清洁生产
在开采过程中,应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或无污染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如将浮选工艺改为生物浸出工艺,可以避免粉尘、噪声、热害等污染,从而改变采选工作条件,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矿业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的清洁生产技术包括:加强地下开采空区综合利用技术、充填开采空区地面沉降控制技术、顺层注浆技术、条带开采技术、钻探溶浸开采技术、原地浸出开采技术、无尾矿选矿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等。
2.“三废”处理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我国采矿技术的发展,矿山企业越来越重视“三废”的治理。对于固体废物,可对尾矿进行综合利用,如回收有价成分(金属、应时、云母、其他金属、非金属矿物等)。)来减少尾矿。对于煤矿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可用于发电、复垦、铺路,煤矸石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采矿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如果开采和冶炼过程中处理过的水能够循环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有学者对金矿含氰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金含氰废水可全部回收利用,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采金含氰溶液可多次回用,实现无废水排放。对于难以回收利用的矿山废水,应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部分酸碱废水可利用以废治废。对于矿山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湿式爆破、道路洒水、种植防护林等。
3.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
矿山废弃地荒芜是我国矿山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矿山废弃地复垦率低。如铜陵地区矿山土地复垦率仅为13.3%,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为废弃矿山的土壤条件比较恶劣,如复垦,必须改善土壤环境。改良废弃地基质的措施包括表层土壤转化、土地复垦、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植物提取、植物降解、植物稳定)、灌溉和施肥等。化学改良剂和有机物也可以用来改良废弃土地的基质。
我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例子很多。自2001年起,鞍山实施了以“向城市沙漠宣战”为重点的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三年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163.46hm2。WISCO集团公司五龙泉矿先后投资1300万元治理厂区环境,加强荒山复垦,打造绿色矿山,实现了“厂在绿中、房在林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矿山梦想。
四。结论。
中国的矿山环境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过去,由于矿产资源产权不明晰,矿产资源开采者只知道利益,不承担治理责任,导致矿产资源乱采滥挖,富采贫采,厚采薄采,易采难采,造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破坏,“三废”污染严重。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国矿山环境保护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变中国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