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中国环境与资源现状(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中国环境与资源现状(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中国环境与资源现状(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中国的环境和资源

1962年,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书中列举了大量污染事实,震惊世界。十年后,罗马俱乐部写了《增长的极限》,警告人们关注地球的人口承载力。同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人类环境大会,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环发大会后的30年间,人类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明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同年7月,中国政府开始起草中国21世纪议程,并率先完成。1996年,中国正式提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发展战略,中国开始走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征程。刚刚结束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通过了“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实施计划”。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心和担心自己的家园。

一、中国环境和资源现状

(1)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系统紊乱,洪水、干旱、飓风等自然灾害剧增,酸雨加重,南极臭氧洞出现——为此,中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国家实行了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公告制度空,一些城市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2)我国水资源每年约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不足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严重缺水,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南水北调计划。

中国的水污染也很严重。为此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淮河流域、太湖等水污染治理工程。

(3)城市化带来了人口集聚和规模经济,但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城市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但目前的处理率较低。中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和大部分集镇被垃圾包围。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变废为宝,美化环境?

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但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突出的工业固体废物问题。

(4)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中华民族以此为荣。她孕育了母亲河,长江,奔出国境的澜沧江。然而,这些大河上游的植被被破坏后,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为此,国家启动了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上游天然林植被保护工程。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和黄土高原是世界罕见的自然景观,水土流失严重。比如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不断淤积抬升,成了一条悬在地上的河流。因此,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大约46亿年前,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诞生了。与浩瀚的Tai 空相比,它就像一艘宇宙飞船,与太阳系的其他成员一起穿梭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地球形成了陆地和海洋。最初,各大陆连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1.8亿年前,统一的古陆分裂,形成了单独的大陆和孤立的海洋。6000万年前恐龙灭绝,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青藏高原开始隆起,逐渐奠定了今天的生态环境。

人类的出现只是近200万年的事情。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度过的。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传统农业社会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几千年。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由于人口少,生产力水平低,人类被动地顺应自然。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

200多年前,随着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在英国诞生,轰轰烈烈的工业化革命开始了。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大幅提高,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这让人类开始反思发展的结果。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就指出,人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粮食短缺、疾病、瘟疫和战争。由于科技的发展,这种预测并没有出现。

然而,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也逐渐暴露出来。20世纪中期出现了伦敦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水俣病等一些公害,为环境敲响了警钟。

二、中国环境治理的现状

40年前,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书中列举了大量污染事实,震惊世界。十年后的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份著名的环境报告——《增长的极限》,警告人们关注地球人口的承载能力。同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的基调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环发大会后的20年,人类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明确提出人类可持续发展,并发表了《21世纪议程》。同年7月,中国政府开始起草中国21世纪议程,并率先完成。今年恰逢里约环境与发展会议十周年。刚刚结束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作为新世纪第一次环境与发展世界峰会,谱写了人类环境与发展文明史的新篇章。大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的执行计划,这表明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关心和担心自己的家园。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虽然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快以及过去的一些政策失误,环境和资源问题十分突出。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政府和人民在环境与发展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96年,我国正式提出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将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主要内容。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治理工程相继实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控制重点水域污染,关闭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等。可以说,最近十年是中国对环境治理最重视、投入最多的十年。但是,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积累性和长期性决定了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出不懈的努力。

(1)还中国一片蓝天。

工业化200多年来,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使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50%,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度。全球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加,降水量也相应增加。但由于降水空分布不均,干旱地区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剧,同时部分地区洪涝现象增多。同时,热带、副热带海洋低压气旋形成条件加强,飓风灾害增多。各种制冷设备的发展和氟利昂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臭氧减少,南极出现臭氧洞。

由于中国工业化起步较晚,温室气体累计排放量小于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更大的责任。但近20年来,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燃料消耗剧增,空气污染严重。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结果,我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烟尘,2000年排放量分别为1995万吨、1165万吨和1092万吨。2001年的排放量分别为1948万吨、1059万吨和991万吨。从数据看,2001年与2000年相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4%,烟尘排放量下降9%以上,但总量仍然较大。因此,改善能源结构和空气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我国大气污染的特征主要是由能源结构决定的,属于煤烟型污染。中国能源结构的75%由煤炭构成。二氧化硫严重超标,酸雨形势扩大。酸雨城市占全国城市的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南方。

据统计,2001年,全国有1/3的城市达到二级以上、三级以下标准。中国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全国近三分之二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近三成城市超过国家三级,主要分布在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这与当地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和荒漠化的环境条件有关。

随着汽车进入中国人的家庭,汽油消费量急剧增加,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会增加,城市交通污染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此,我国已将发展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作为未来交通发展战略,这将有效解决交通能耗污染问题。

城市化带来了人口聚集和污染加剧。为了解决大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问题,国家将“西气东输”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项目。

一些城市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目前,我国已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氟利昂生产制冷设备的工艺,改善能源结构已被列为工作日程。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汽车尾气已经达到欧1标准,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执行欧2标准。中国北方控制沙尘暴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祖国的天空空会更蓝,清新空的空气会更宜人。

(2)向往清水。

中国水资源每年约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不到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且水资源空的匹配也不好。我国北方耕地占全国的64%,水资源不足18%,地多水少,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正好相反。目前,20%的城市供水困难。尤其是北方城市,普遍缺水。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许多城市有56个漏斗形凹陷,面积达8.7万平方公里。水资源已成为中国北方工业、农业和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和地表水分布一样,地下水资源南方丰富,北方贫乏。占全国1/3的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1125亿立方米/年和430亿立方米/年,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1/8。另一方面,我国用水方式落后,人均用水量约550吨,其中农业用水占85%,灌溉用水效率仅为25% ~ 40%。单位产品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5 ~ 10倍。可见节水潜力很大。

为了解决北方用水问题,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南水北调计划,从长江调水来缓解北方缺水的压力。虽然开源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树立节水的理念。

另一方面,中国的水资源污染也很严重。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94亿吨,仍有45亿吨未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处理率低。因此,中国80%以上的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1年全国重点水质监测断面数据显示,七大水系污染严重,一至三类即水质较好的占不到30%,四类不到20%,五类和劣五类水质占一半以上。即使按照主流统计,一类占三类的比例也不到一半。长江、珠江水质良好,二类水质占80%,珠江二类、三类水质占近80%。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水中含沙量增加,水质趋于恶化。我国大型湖泊污染也很严重,半数以上水质在四类差水体以上。但大型水库水质普遍较好,以二类水为主,部分为一类水体,部分为三类水体。为了治理水污染,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淮河流域、太湖等水污染治理工程。

目前,我国城市水体污染也相当严重。由于城市污水处理率低,很多城市还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黑水河中邪气丛生。一些城市湖泊污染和氧化严重,湖泊中的鱼类大量死亡。过去城市里的涓涓泉水,湖边的鸟语花香都需要恢复。

我国河流湖泊的污染原因:一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农药和化肥污染;第二,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点污染。改善水质,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用有机肥,用生物措施解决作物病虫害;积极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建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力度。近年来,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控制,一项旨在控制水污染的“清水中国”计划正在规划和实施。

(3)清除城镇周围的垃圾。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人口集聚和规模经济,但同时也付出了更高的环境成本。城镇每天都产生大量的垃圾。由于缺乏足够的垃圾处理设施,处理率低。中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和大部分集镇被垃圾包围。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变废为宝,美化环境,是城市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垃圾的来源是工业排放的固体废物。目前全国年产量8亿多吨,并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但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已经超过了50%。工业固体废物的年排放量已经下降到不到3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主要集中在煤炭、采矿、冶金、化工等行业,尤其是煤炭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约占一半。多年来,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占地700多平方公里,累计贮存量近70亿吨,其中采矿及相关行业排放的废渣约58亿吨,占全国废渣贮存量的90%。矿业城市工业固体废物多,污染严重。然而,我国约1/3的大中城市是资源型矿业城市,因此城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十分严重。很多煤城都堆积了煤矸石,成为煤城标志性的“景观”。

垃圾的来源,另一个是城市生活垃圾。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过1.5亿吨,比20年前增长了近6倍。这主要与快速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关。

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到5%。多年来,城市固体废物量已达约65亿吨,覆盖面积近600平方公里。中国600多个城市中有2/3以上被垃圾包围,垃圾自然堆积在城市周边的郊区,对水体造成极大污染,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同时,塑料制品等白色污染也影响着城市景观。未来10到30年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将以1%左右的速度增长。按年人均垃圾量500公斤计算,每年新增城市生活垃圾量将达到700万吨左右。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特别是将金属、玻璃、塑料、废纸等可回收物品与其他可分解有机物分开,将提高垃圾处理效率,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因此,全民要树立环保意识和环境文明意识。从我做起,我们的家园会变得更好。

为了清除固体废弃物,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和规划,一些相关技术也比较成熟。工业废弃物主要是回填和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分拣、回收、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生产有机肥、建材等新产品。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引进或开发了垃圾处理的工艺设备,并采用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创造一个美丽整洁的城市环境。

(4)退耕还林已经实施。

中国拥有世界7%的土地,大部分位于欧亚大陆东部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多样的自然条件为我国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奠定了基础,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西北地区构成了畜牧业基地;中国中部许多山区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东北、华北、长江流域是全国农业生产基地;沿海地区形成了水产品和养殖基地。但是,我国近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是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6.7%,全国年水土流失总量已达46亿吨。比较严重的地区是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区和西南岩溶山地丘陵区。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孕育了母亲河长江和奔出国界的澜沧江,所以有“三江”之誉。然而,由于生态破坏和植被退化,水土流失正威胁着这三条河流。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是气象因素造成的,也与长江流域水土保持能力和防洪能力下降有关。50多年来,长江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从30%下降到15%,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干流宜昌站径流平均含沙量约1.3 kg/m3,年均输沙量约6亿吨。因此,如果不尽快制止上游的水土流失,长江有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为此,国家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期有效遏制大江大河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的结果就是石漠化。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岩溶地区,并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速度快速扩张。其危害不亚于荒漠化。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景观,水土流失也很严重。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不断淤积上涨,成了一条悬在地上的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5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的面积占50%以上,其中年流失1万吨/平方公里以上的面积占20%。每年有8亿吨泥沙进入黄河,500多万吨氮磷钾养分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山地植被稀少。目前,我国人均林地不到2亩,人均木材蓄积量只有9立方米。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6.5%,但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如西北地区仅为5%,远低于27%的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但相比建国之初的8.6%,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增加西部山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有望尽快遏制水土流失的危害。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设备管理的具体任务(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上一篇:女工劳动保护条例最新(女工劳动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