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点的正确布置是保证矿样代表性的关键。取样设计人员应在综合研究矿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矿石性质的复杂程度、不同矿石类型和工业品位的空分布情况、采矿和选矿试验对矿样代表性、数量、粒度和重量的具体要求,并考虑取样施工条件,合理确定取样点的数量和位置。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磁性取样点应分布在矿体的各个部位,不宜过于集中。取样点应布置在矿体的两端和中部,以及沿倾斜方向的浅部和深部。同时,还应考虑主要的储量分布区。在不影响矿样代表性的情况下,采样点的布置也可以集中在矿床的早期开采区。
2.在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代表不同的矿石类型和工业品位,考虑各种类型和工业品位矿石的物质成分和矿石性质的一般特征,根据伴生组分的产状和分布特征,考虑伴生组分和矿物类型的含量。
3.采样点的数量应该尽可能多。对于品位变化复杂的矿床,有时需要考虑备用取样点的数量。
4.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勘查和开采项目,选择矿石类型和工业品位揭示最完整的项目场地作为采样项目场地。地表采样点应尽可能布置在保存完好或恢复工作量较小的天然露头、探槽和浅井内,深部采样点应尽可能布置在有矿(岩)芯的勘探钻孔内。当矿石质量变化较大,现有工程中取样点有限,难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时,或勘探阶段未修建坑道,需要采取大量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矿样时,应结合探矿或采矿布置专门的取样工程点。
5.矿体顶底板围岩取样点应布置在与矿体接触处,并在开采时围岩冒落厚度范围内。
6.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施工和运输条件。在不影响矿样代表性的前提下,选择施工和运输条件较好的地方作为取样点。
7.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对剩余的钻孔岩心和实验室样品岩心进行劈分是一种有价值的地质勘探效果,应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但在样品匹配计算和取样时,不允许取全部保存的钻孔岩心和岩心剖面,只能取其中的一半作为检验样品。另一半应妥善保管,留作地质勘探、选矿试验和矿山生产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