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摘 要:

关键词:

1。前言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所不可缺少的。因此,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必然影响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以及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决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规范》(GB12719 & mdash91)《固体矿产地质勘探通则》(GB/t 13908 & mdash;2002)和各种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在矿区进行地质勘查的同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和地质工作也要齐头并进。本人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二十五年,在多个矿区负责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现就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供同行参考。

二。工作内容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工作内容按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规范》(GB12719 & mdash91)《固体矿产地质勘探通则》(GB/t 13908 & mdash;2002)和各种矿产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主要有矿区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静水位观测、抽水试验、简易钻孔水文观测、钻孔岩芯水文地质编录、隧道水文地质编录、地下(地表)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三。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1)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采用1: 5万& mdash1: 10000,测绘范围应包括补、径、排水在内的完整水文地质单元。在充分收集现有水文地质、社会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震、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基本查清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最低侵蚀基准面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状况、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和厚度、岩体风化程度、构造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夹层)特征、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石的硬度和完整性、各种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岩溶发育情况、天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状况、开采空区域、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和特征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为1:10000 & mdash;1: 2000,测绘范围应包括矿床开采和排水可能引起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变化并能对其产生影响的范围。要求重点查明与矿床开采有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 mdash采矿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采用穿越法和示踪法相结合。一般垂直于岩层和构造线走向,沿地貌显著变化的方向,对重要的地质体、接触带、断裂带、软弱夹层、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的区域、山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进行详细的追踪、观测、记录和描述,并进行绘图和拍照。重点对造成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地区进行调查和观测。原则上1: 5万测绘观测路线间距为500 & mdash1000米,观测点密度30 mdash;50个/km2;1: 10000测图观测路线间距250 & mdash500米,观测点密度3-mdash;5/平方公里;1: 2000测图观测路线间距100 & mdash200m,观测点密度为30-mdash;50/平方公里。实地调查内容和要求如下:

1 .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及要求

(1)泉水调查:查明出露地貌位置及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成因类型、补给来源、流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味道、气味、气体、沉积物、悬浮物)。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泉水取样,进行水质化学分析和细菌、污染、放射性分析。

(2)老洞穴调查:查明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结构、产状)、形状、剖面、长度、出露层位和岩性、出水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味道、气味、气体、沉积物、悬浮物)、水温,并参观其动态变化。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水质化学分析和细菌、污染和放射性分析。

(3)地表水体调查:查明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结构、产状)、水位、流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味道、气味、气体、沉积物、悬浮物)、水温、与河流、冲沟地下水的联系,并参观其动态变化。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结构、产状)、水位、水质(颜色、透明度、味道、气味、气体、沉积物)、池塘和湖泊的水温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并参观其动态变化;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水质化学分析和细菌、污染和放射性分析。

2。工程地质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1)地形地貌调查:调查基本地貌特征(海拔、水系平面分布、流域高度与破坏、地形高差、切割深度、地形坡度)、成因类型与分布,划分地貌单元。河谷地貌学应调查谷底和纵坡的变化、断面形状、河床宽度、植被发育程度等。河流阶地应调查阶地的系列和高程、形态特征、长度、宽度、高度和坡度、地质构造、垂直和水平变化、性质和组合形式;应对冲沟的地貌位置、岩性、地质构造、风化程度、植被发育、沟底和沟口沉积物特征等进行调查。

(2)土质调查:应详细观察松散碎屑土的颜色、结构、粒径、形状、均匀性、圆度、分选性、孔隙度、干湿度、透水性、颗粒组成、颗粒含量、固结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固结状态和密实度;应详细观察粘性土的颜色、结构、干湿度、压缩性、透水性、可塑性和矿物成分。

(3)岩体调查:根据工程岩体分类标准(GB50218 & mdash岩体的颜色、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全风化带厚度、岩石硬度、节理裂隙发育组数、每组数(条/米)、产状、长度、宽度、深度、充填情况、充填成分、统计线节理裂隙发育率(岩体长度内裂隙宽度);94)分级。

(4)地质构造调查:附近地层的岩性、地层的产状、分布、形态、产状、各种构造形态的规模、产状、软弱结构面的性质、位置、类型、产状、断层距离、宽度、破碎带的组成、充填和胶结情况、工程地质特征、近期构造活动的标志和特征、节理发育组数、每组数(条/米)、单个节理的产状、长度、宽度和深度、充填情况、充填物质组成、 统计线节理发育率(岩体长度内裂隙宽度之和/%岩体长度),节理裂隙对岩体的切割,切割岩体的大小和形状。

3。环境地质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1)区域稳定性调查:收集勘探区及其附近的历史地震资料,调查新构造活动,分析是否有活动断层。

(2)社会和自然环境调查:调查旅游区、文物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居民和其他建筑物的类型、密度、分布和范围、破坏程度等。

(3)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调查:调查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地貌位置、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分布范围、规模、形成时间、现今稳定性和发展趋势;调查斜坡和人工斜坡的变形、破坏和稳定性;地面沉降、地裂缝和不良冲沟的发育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发育程度、形成原因、现状稳定性和发展趋势等。

(4)地质环境污染调查:调查收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初始污染值);调查原生地质环境引起地方病的原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条件、污染源、污染物成分、污染途径、污染程度和分布范围;放射性污染的种类和范围等。

(二)钻孔中静水位的测量

水位观测应在钻孔停止后开始,开始后每隔5、10、15、20、30、45、60分钟记录一次观测时间间隔,然后每隔60分钟记录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是4小时内水位波动幅度不超过5厘米。

(3)钻孔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一般采用稳流抽水试验方法,试验前测量静水位。水位下降深度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含水层的富水程度确定,最大下降深度应根据设备容量(S & ge10米),水量大的时候要降三次。稳定期最小持续时间不小于8小时,稳定期水位波动相对误差不大于1%;涌水量波动相对误差:当单位涌水量大于0.1L/s.m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当单位涌水量小于或等于0.1L/s.m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5%。[波动相对误差(%) =(最大或最小-平均值)/平均值%]。当抽水试验趋于稳定时,采集一份化学分析水样。

抽水试验期间,应连续、准确地观察和记录水位下降、流量、水温、气温和回收水位。抽水后每隔5、10、15、20、25、30分钟记录一次水位下降和流量的观测时间间隔,以后每隔30或60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和气温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每2-mdash;每4小时同步观察并记录;当抽水达到稳定标准停止抽水时,恢复水位的观测时间间隔为停止抽水后的第5、10、15、20、25、30分钟,以后每隔30或60分钟观测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是8小时内水位波动幅度不超过10厘米。

(四)钻孔简单水文地质观测

所有施工钻孔都要进行。钻孔施工单位应在钻孔过程中详细观察和记录涌水、漏水、掉块、塌孔、缩径、扩径、卡钻、埋钻、掉钻、涌砂、跑气的位置和深度,并测量涌(漏)水量和涌水水头高度。钻井过程中观察每趟的钻井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记录钻井水位观察的间隔时间。休假、换班或事故处理等长时间停钻时,必须在钻孔前测量孔内水位。要求使用钻孔岩心鉴定记录、岩心统计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钻孔止水记录、钻孔止水检查记录等特殊表格进行观测记录。

(五)钻孔岩芯水文地质记录

要求详细观察和描述岩石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和深度、划分各风化带界线的深度、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发育深度和统计裂隙率;地下水活动;岩芯形状、完全破碎程度、岩芯破碎的统计描述、绘制岩芯破碎直方图、计算最后一个岩芯的回收率、根据钻孔次数测量岩石质量指定(RQD = LP/lt%,其中Lp & mdash大于10厘米的岩组的完整岩心长度总和;Lt & mdash岩石组的总钻进进尺),并确定不同岩石组的RQD值的范围和平均值。

(六)隧道水工地质编录

要求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从洞口开始,详细观察和描述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节理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统计裂隙率、岩石完整破碎程度、岩石破碎形状、大小和顶壁稳定性。绘制劳动水文地质示意图。

(七)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的长期观测

河流、溪流、泉水和隧道的流量、水温和气温的观测;观察钻孔的水位和温度。一般每10天观测一次(即每月3次),雨季加密,获取当年流量和水位峰值。在旱季和雨季对水质进行取样和分析。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

(八)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要求每个工程地质岩组都要有样品对照,样品可直接从钻孔岩芯(或老洞穴)中取,取样规范要求岩芯直径& ge8厘米,长10 & mdash30 cm,每组样品数量为20件左右。采样时,应使用油漆箭头指示顶面的方向(& uarr),并按顺序编号(如从样品A中取20个岩心,编号为A-1、A-2、& hellip& hellip。A-20),取完样品后,用石蜡密封,按组装箱运送到实验室。岩石(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项目包括:风干含水量、风干容重、饱和容重、比重、普通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风干抗压强度、饱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剪强度(内聚力、内摩擦角)等。

(九)水质充分分析

选取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流、隧道、抽水钻孔进行采样,其中泉水、地表河流、隧道在干旱雨季采样。盛水容器为2kg塑料瓶,用采样点取的水冲洗瓶体和盖子三次以上后,取水样。水样采集后,立即用石蜡封住瓶口,注明采样位置、水点编号,填写水样标签并贴在样品瓶上,24小时内送实验室进行全化学分析。在同一个水点再加入1公里水样进行2-mdash;3克大理石粉末(标记)将在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进行侵蚀性CO2分析。化学分析项目包括:水的物理性质(水温、颜色、味道、气味、透明度)、HCO3 & mdash、SO42 & mdash、Cl & mdash、NO2 & mdash、NO3 & mdash、CO32 & mdash、F & mdash、Br & mdash、我& mdash、K+、Na+、Ca2++、Mg2++、Fe2++、Fe3++、Al3++、NH4++、Cu2++、Pb2++、Zn2++、游离CO2、侵蚀CO2、H2S、可溶性SiO2、PH值、耗氧量、总硬度、临时硬度、永久硬度、烘烤残渣和焦烧残渣。

(十)水质专项分析

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流和隧道进行采样。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放射性检测。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项目包括:颜色、浊度、嗅、味、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铜、铅、锌、挥发酚、硝态氮、氟化物、氰化物、砷、硒、汞、镉、铬(六价)、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放射性检测项目主要是水中的Ra和总β;总计& alpha。上述样本的采集有特殊和特殊的要求。采样前要与相关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使用其提供的样品瓶并添加试剂,按其规定采样或聘请相关卫生防疫部门人员现场采样。

(11)岩矿放射性测量

根据层位和岩性选择部分隧道和钻孔并分层&γ;执行& gamma衡量价值。

(十二)气象资料收集

向当地气象部门收集年、月、日的最高、最低、平均温度、降雨量、蒸发量、湿度资料以及勘探期间的每日气象观测资料。

四。结论

本文基本涵盖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全部工作内容,对从事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文中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

(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规范》(GB12719 & mdash91);

(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通则(GB/t 13908 & mdash;2002);

(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探规范》(GB/T 14158 & mdash;93);

(4)《水文地质学手册》(地质出版社,1983年8月);

(5)《工程地质手册》(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2月);

(6)工程岩体分类标准(GB50218 & mdash94)。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上一篇:无砟轨道安全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