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色金属工业总体特征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6486家,比2006年增加915家,资产总额10788.23亿元,同比增长26.98%,平均每家企业资产1.66亿元。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从业人员接近150万人,同比增长9.04%。1134家企业亏损,占亏损总额的17.48%,达37.12亿,同比上升30.9%。2007年前11个月,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909.32亿元,同比增长40.34%,利润总额961.25亿元,同比增长26.57%,销售利润率6.04%。以上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企业数量、资产规模、从业人数、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均较2006年大幅增长。
二、企业规模特征分析
(一)小企业数量多,大企业规模优势明显。
从企业数量来看,有色金属行业的小型企业数量占绝大多数。2007年,中国有5825家小型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占总数的89.81%。大型企业只有93家。但从企业规模来看,93家大企业总资产达到5118.6亿,占总资产的47.45%,企业平均资产55亿,而小企业总资产只有2603亿,占24.13%,平均资产4469万,不到大企业的1%。可见,在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差距很大,大企业因为规模远高于小企业,所以有规模优势。
表1 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及资产情况
从企业资产扩张速度来看,2007年小企业资产总额2603亿,同比增长39.78%,而大、中型企业资产增速分别仅为25.26%和20.38%;从企业从业人员增速来看,大企业从业人员增速只有3.06%,小企业接近20%。这一方面说明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比较稳定,员工数量变化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小企业资产的快速膨胀导致了更多的劳动力需求。
表2 2007年1-11月不同规模企业扩张速度
下表反映了2007年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状况。从亏损情况看,中型企业亏损14.08%,小型企业亏损18%以上,小型企业亏损25.92亿,占全部亏损的69.82%。从资金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来看,大型企业资金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1.39%和10.24%,均高于平均水平,而小型企业资金利润率仅为16.02%,销售利润率仅为2.5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数据,我们认为虽然小企业近年来扩张迅速,但是这种盲目扩张不仅不能创造利润,而且由于成本和技术的原因,使得小企业盈利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
表3 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经营情况
第三,所有制特征分析
(一)所有权有多种形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有多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
从企业数量来看,私营企业数量最多,共3562家,占比54.92%,其次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共765家,占比11.79%。从企业规模来看,国有企业资产占比近24%,共计2553.85亿,平均资产13.37亿。相比之下,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由于规模较小,平均资产4600万,所以总资产只有1645亿,占比15.2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 2007年1-11月有色金属行业所有制分布
(二)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扩张较快2007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资产增长率为26.99%,其中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资产增长率最快,分别为33.07%和32.88%。从规模上看,民营企业多为小型企业,股份制企业多为大中型企业。
表4 2007年1-11月有色金属行业资产分布及增速
从2007年的亏损情况来看,民营企业亏损最多,有534家企业亏损。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亏损面较大,分别占24.08%、20.1%、23.27%。从亏损总额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亏损总额最高。2007年前11个月亏损11亿,占亏损总额的29.72%,其次是民营企业,亏损9.4亿,而民营企业亏损同比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57.84%。
表5 2007年1月至11月不同形式所有权的丧失
从销售收入来看,民营企业销售收入最大,达到3812亿,同比增长46.57%,其次是国有企业,销售收入2804.87亿,同比仅增长36.62%。从利润情况来看,虽然国企销售收入低于私企,但由于国企大多是大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强于小企业,所以利润增长较快。2007年前11个月实现利润总额248.3亿元,同比增长25.8%;从资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来看,股份制企业优势明显,分别为24.65%和11.67%,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
表6 2007年1-11月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