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度契合现代化管理,针对生产上的高端化、分散化、长线化趋向特点,古城煤矿机电工区化繁为简,抓住关键,从最大基数抓起,从最基本愿望抓起,念好“和”字诀,唱好正气歌,谱好稳定曲,坚持大众监督、顶端管控、程序公开、随时反馈,采取“班组自治管理、岗位正规操作”的管理思路,把权力完全下放到班组。
该工区将职工每天工作安排权、工资系数权、奖惩权下放到班组,由各班组长以系统设备运行情况、现场隐患排查情况为依据,根据劳动强度、难度系数和个人技术情况合理安排当天工作量,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到人员效能发挥最大化、设备检修质量最好化、检修时间最短化、各班组检修配合最优化。
“要做到绝对公平不太现实,我们倡导的是有意见就当面提出来,有问题就妥善处理好,尽最大努力做到透明、公正,把好事办好,让每一名职工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顺气账。”每天工作结束后,班组长会根据当天每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打分情况每天下午在工区会议室张贴、公示,而工区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对每天的打分情况进行监督、督促,最大程度保证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对表现好的成员,我们及时提出表扬,对得分低的成员,我们班组长积极会同其他成员及时进行友情帮助、跟上教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避免分数低的人员背上思想包袱、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绞车维护班班长慧海说。
为了营造心平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机电工区专门成立了职工诉求、监督三人工作小组,定期深入班组、地面场所与职工面对面谈心,了解职工心声,化解职工内部矛盾。每月10日、20日、30日,三人轮流在工区值班,接待职工诉求,调解职工矛盾。不仅如此,他们还建立了监督微信群,让职工把当面不好意思说的问题通过微信群反映,并做到反馈不过夜、处理不过约定期。由于工区、班组、个人事项都摆在了桌面上共同解决,内部关系更加融洽,营造了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良好工作氛围。
在“有话好好说”的基础上,机电工区激发了“比学赶帮超”的新动能,不仅给班组长定任务、压担子,培养班组长综合管理能力,还深入开展师带徒工作模式,强化岗位规范操作行为。将工区生产任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事项也分解到班组,让班组长综合考虑,落实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设备的维护、维修任务,打破老师傅对某一设备维护、维修的技术保留意图,每天安排师傅和徒弟一起去完成,“一对一”捆绑起来帮带,让维护范围内的设备做到人人会操作、会排除故障。
新动能催生新成果,集智聚力之下,机电工区的主井提升系统发生了新量变,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古城煤矿主井装载系统的卸载时间由原来的9.5秒缩短至7.5秒,绞车单钩提升时间由原来的98秒缩短为95.5秒,每班提升钩数比原来增加了4钩,每年增加原煤产量4万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