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金黄,收获翠绿,收获知识。10月9日,山东能源新闻中心通讯员培训班如期而至。作为一名新闻宣传战线的新人,由于涉入时间短,经验不足,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时间短暂,但这种体验式、互动式的培训,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震撼、太多的启迪、太多的沉思,更有太多的激励。
“作为新时期的通讯员,要在写作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温度、带着煤炭味的好新闻。”山能集团党委常委满慎刚在开班仪式上,对做好下一步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番热情洋溢、激奋人心的讲话,为大家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坚定了学员练就本领、学以致用的决心,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培训班拉开了帷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培训班阵容强大,“干货”满满,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凑,每位授课老师都是行业内的“大咖”。
白天集中授课,他们根据自身多年的“实战”经验,进行讲解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新华社陈老师在授课时讲到:“稿件中缺乏事实、语言空洞、主题不明确、专业术语太强,最后导致上稿率低。”山东工人报庞老师在授课时讲到:“消息里面融入通讯、总结性太强、没有细节描写。”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通讯员,回想自己所写的新闻稿件,几乎处处中招。
晚上分组进行,授课老师们带领大家一起解析新闻作品,指出作品存在的不足和优点。学员们逐一进行发言交流体会,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充分阐述自己的看法,有的委婉谦虚,有的一针见血,有的独树一帜,有的质疑问难,学员们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启迪。每天学习完回到住处已经是夜里10点,但是大家依然意犹未尽,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继续研讨交流到深夜。
虽然这次培训内容不能做到立刻“消化吸收”,但总体来说,使我的理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对新闻宣传的体会和认知也有了质的飞跃,为以后的工作是一种极大的帮助。
3天的培训时光很快过去了,大家满载而归,受益匪浅,收获了知识,得到了锤炼,坚定了信心。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要运用培训所学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站在企业发展的新高度,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对重大主题、重点工作以及在履职担当、安全生产、创新创效等各方面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及时报道,讲好山能故事,讲好枣矿故事,为企业发展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