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所有采煤工作面均智能化、自动化开采,实现了支架自动跟机、采煤机自动截割、调度台一键启动等智能功能。”柴里煤矿副矿长顾洪利说。
柴里煤矿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矿井顺势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引入、改造、升级、创新,对井上下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进行全面优化,构建了安全、集约、高效的生产新模式。
面对设备老化、人员众多、地质条件复杂等情况,柴里煤矿下决心抓好“一提双优”建设。通过引进ZF9000型支架,实现一次性采全高,煤炭回收率达98%以上。通过引进大型综掘机,掘进效率大幅提高,煤巷综掘工作面作业人员降幅40%,掘进效率提高40%以上。
“目前,我矿正大力推广应用单轨吊、无轨胶轮车、卡轨车、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新装备,矿井生产实现了由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跨越。”该矿总工程师刘国利说。
坚持以装备升级带动生产系统优化,着力提高矿井生产集约化、智能化水平,采掘头面全面推行“5788”管理模式,全部取消了夜班生产并实现周末集休。
随着“一提双优”的深入推进,矿井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装备逐步推广应用,对设备操作保养、维护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该矿坚持“专业+科室”“业绩考核+素质考核”相结合,加大智能装备工程师的管理考核,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智能装备工程师培养模式。因地制宜,对现场设备和管理规定等进行专项培训,与设备厂家合作开展新技术培训。发挥矿培训机构教育实训作用,用好“柴煤E课堂”APP平台,让职工真学真会真用、练好基本功。
该矿拓宽思路,推进管理机制持续创新,劳动组织不断优化,保障了安全生产的稳步推进。
他们探索实践“全层级自主管理”,并把其作为深化“一提双优”建设的有益补充,使两者软硬结合、互为支撑、相得益彰,走在集团公司前列。
先后成立4个专业化服务队伍,采煤区队推行“一主一辅”生产组织,掘进区队由7个压减至3个,使职工队伍更加精干高效。推行“工长负责制”,最大限度减少和优化现场管理人员和管理层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运、通防专业推行“条条+块块”和区域化的管理模式,压缩区队编制,将富余人员充实到创效岗位,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我矿全员工效提升7.6%、原煤工效提升16.9%、掘进工效提升10.8%,职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安全保障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激发了老矿活力。”该矿矿长刘金辉说。
(通讯员 房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