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湖煤矿修理厂门口,很远就可听到修理液压支架发出锤击的声音。为积极应对当前经营管控压力,该矿在持续开展“十加大、十确保”挖潜增效攻坚行动的基础上,开展了“创新创效百千万”活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提升了经济运行质量,推动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降本增效施多措
“井下16117采煤工作面过拐点,按惯例需安装一部150溜子。经现场综合研判,我们决定在拐点处刷帮,配以其他辅助措施,使工作面运输顺利推过拐点,减少一部溜子,节约资金45万元。”该矿采煤科科长刘道龙在6月份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提出。
像这样的经济运行分析会,该矿每月都要召开,让各专业围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降本增效等内容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创新创效课题。
他们开展全方位、全过程、人人参与的降本增效活动,倡导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油、一张纸、一个小零件做起,制定10余项降本措施,抓住成本管控的关键点,加大内部市场化考核,将指标、责任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提高了全员降本增效的积极性。
持续挖潜降本空间,制定物资回收考核办法,下发物资回收计划,每月严格进行考核,与单位绩效工资挂钩。出台用电管理制度,按照避峰就谷的原则,合理调整生产组织模式,做到避峰、填谷、平段,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盘活资产用政策
“我们在推进标准化设备库房治理的同时,要进一步摸清家底,做到账、卡、物相符,最大限度提高闲置设备利用率。”该矿副矿长滕勇说。
他们制定闲置物资处置方案,将其分为本单位不能使用、其他单位可能使用、需报废处置三类,开展井上下物资设备大排查,协调枣矿物流中心再生资源站进行处置。库内约有4000余米的传统采煤机组配套使用电缆,因工作面设备升级而闲置多年,他们便与有关单位沟通协商后进行置换,以旧换新,盘活了现有资产。
该矿不断加大对小型物资计价回购力度。通过对回购“明码标价”,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回收复用小型物资的积极性,切实发挥了考核正激励作用。在政策激励下,职工在上下井沿途以及工作面,发现锚索托盘、道夹板、绳卡、螺丝等小材料,把它们收集起来就可以“卖”给井下的“物资材料超市”,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奖励。
据统计,该矿6月份共回收物资30万元、复用物资17万元。
专项整治大改观
“我们把车间库房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从库容、库貌、物资摆放入手,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进行认真清理和归置。同时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做到了管理无死角、无盲区,营造了规范、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该矿修理厂厂长周伟说。
现如今,该矿生产区域内,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物资设备都佩戴了“身份证”,上面详细记录着物资的各种数量。
为确保地面生产区域整治取得成效,该矿开展“大干30天”活动,成立由纪委监察科、组织人事科、宣传科等部门组成的兼职督察队,每日对地面生产区域、库房规范管理及环境治理情况进行督察检查,并在矿调度会大屏上通报,由所在单位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
“我们坚持‘企业过紧日子是为职工过好日子’的思想,采取各种措施,做到能控的控得住、能降的降下来、能升的升上去,确保了矿井经营质量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突破。”该矿矿长王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