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成立电厂管理分公司,整合运营8家电厂,意在通过内部协同,共享管理、技术、人才资源优势,达到降本提效增收目的,目前这一改革举措效果显现。
“今年我们通过继续深化内部协同,优化项目管控,减少外委支出452余万元;面对煤炭压减压力,积极探索兰炭掺烧新模式,通过持续优化调整和指标管控,稳定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实现增效降本1706余万元;强化精细化管理,创新预收费管理模式,规范市场化经营行为,通过处置粉煤灰等副产品实现增收1561万元。2020年全年同比减亏4916余万元。”电厂管理分公司负责人介绍,按照“稳固安全、优化生产、内部协同、降本增效”工作总基调,电厂管理分公司进一步深化内部协同,优化运行调整,减亏增效明显,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自电厂管理分公司正式成立以来,针对各电厂管理不到位、不规范、能耗高等现状,电厂管理分公司以效益优先为原则,以紧急重要程度排序,从生存发展、降低能耗、设备治理、技术改造、系统优化提升等多方面,梳理确定42个治理项目,并编制完善“一厂一策”治理方案。治理项目实施完成后预计整体年产量可增加1000万千瓦时以上,综合厂用电率下降3%左右,预计综合收益4478.65万元,净收益1025.01万元。一厂一策项目共计42项,目前已完成28项,完成率66.7%;政策变化暂不实施项目10项,占比23.8%;未完成4项,占比9.5%。年度投入1702万元,创效增收1853万元,净收益151万元。
电厂管理分公司通过对各单位生产系统调研分析,结合经营环境差异、有针对性调度落实各单位运行调控方式,优化新汶顶峰、新华实业由两炉两机调整为单炉单机运行,年综合创效390万元;华丰顶峰依据直供电用户生产计划动态调控运行方式,做好无缝对接,同比增发电量2786万千瓦时,增盈创收1100万元。
电厂管理分公司积极响应政府煤炭压减号召,落实兰炭掺烧优化方案,截至11月底合计使用兰炭7.5万吨、压减产能4044万千瓦时,合计压减燃煤消耗量达9.8万吨以上。“坚持内部协同,规范经营行为,是2020年我们分公司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电厂管理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内部协同、规范经营上,他们着重突出了“五强”。
强内控,减少外委减支出。强化维检项目管控和内部协同效应,遵循能自修不外委原则,通过审查控制减少外委97项,合计减少外委项目费用359万元;从源头抓起、优化控制项目实施方案56项,控制降低项目投入216.6万元。
强优势,内部协同降成本。充分利用分公司平台优势,截至11月底完成内部协同项目6项、协同调配电焊工、电工、水质油质化验等技术人员21人次,协助相关单位有效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降低外委支出成本93余万元。
强政策,内部挖潜外部创效。1-11月份电厂管理公司完成经营创效2439.19万元。其中市场开拓增收25.03万元;政策利用、税费优化增效2212.71万元;加大管理降本、节支降耗力度,通过合理控制风量、调整炉堂料层及氧量、减少脱硫、脱硝成本,共计增效166.4万元。
强营销,市场化运作增效益。通过竞标、拍卖、磋商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处置粉煤灰等煤副产品,实现增收1561.15万元。通过平台共享,实现外委维修与服务降低成本9.86万元;招标项目降低成本161万元。
强人资,优化资源配置见成效。完成了各电厂的机构改革,统一规范了各电厂机构设置,机关部室由21个精减为13个,减少8个,减幅38%;生产车间由30个精减为14个,减少16个,减幅53%;各单位由原来204名管理人员,精减为156名,减少48人,减幅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