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镍、钴、锡、钼、锑、汞、铁、锰、铬、钛、钒等。已探明的贵金属矿产,如金、银、铂等;稀土金属和稀有元素矿物锗、镓、古、镉、锶、铍等。有石棉、石墨、石膏、溶剂石、石英、石灰石、白云石、耐火石英岩、硅石、耐火粘土等。
青海位于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青海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河床陡峭,山谷狭窄,落差大。青海水电资源丰富,尤其是黄河和长江水电资源开发潜力最大。据勘探,全省水力资源万千瓦以上的主要支流有108条,总储量2337.46万千瓦,分别占全国和西北地区的3.3%和27.8%。可开发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99万千瓦,其中25万千瓦以上水电站17座,2.5万至25万千瓦水电站51座。西宁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很丰富。湟水河贯穿市区,年径流量18.94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7.0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6.98亿立方米,水资源13.99亿立方米。
植物
青海地处寒温带,植物种类丰富。经济植物有75科331属947种,其中种子植物约占三分之一。药用植物约680种,名贵中药材50多种,如西宁大黄、冬虫夏草、雪莲、贝母、甘草、藏茵陈、黄芪、麻黄、枸杞等,畅销国内外。此外,还有数百种纤维、油香料、食用和观赏植物,其中以蕨菜、鹅绒委陵菜和沙棘最为著名。大多数植物还有待开发和利用。
动物
青海野生哺乳动物103种,鸟类294种,分别占全国的1/3和1/4。已经确认了25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国家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种,其中二级保护动物20种,三级保护动物9种。内江省河湖鱼类有37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有15种,大部分需要开发利用。
青海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省草原面积3644.94万公顷,占全省的53.6%。草地载畜量为2300万头(只)。年产牛羊肉13万吨,牛羊皮400多万张。其中,有“雪山之舟”之称的牦牛500多万头,接近全国的一半;超过1400万只羊。纤维长、拉力强的“西宁毛”驰名中外。
矿藏
目前已发现123种矿产,探明储量97种。在中国总储量中,前10位的储量有51种,第1位的储量有11种。国家批准的储量清单上有70多种矿产,潜在储量价值8.12万亿元。其中,突出的优点是:
盐湖资源
柴达木盆地有33个盐湖,被称为聚宝盆。经济价值最大的是中国唯一的锂矿区——东台艾劲湖和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区——察尔汗盐湖。氯化钠、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锶矿、芒硝初步探明储量分别为3263亿吨、4.4亿吨、48.2亿吨、1392亿吨、1592万吨、68.6亿吨,均居全国首位。其中镁、钾、锂盐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而且盐湖资源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组合性好、开采条件优越。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目前已发现16个油田和6个气田。石油资源量超过12亿吨,其中已探明2.0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937亿立方米,其中已探明663.29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