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石墨矿是一个大型石墨矿床,储量达2600万吨,石墨含量高,平均固定碳品位为10.18%。这个矿最大的特点是矿石中有高品位的钒。钒以氧化钒的形式存在于钒白云母中。钒白云母以片状或扇形集合体的形式与片状石墨共存。单个圆片直径0.2 ~ 5 mm,集合体可达1cm以上,多沿片理平行分布。石墨中钒白云母的含量为5% ~ 10%,V2O5为0.4 ~ 0.7%。这种类型的伴生钒资源是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独特的钒资源类型。
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表明,采用一段磨矿四段浮选工艺分离金溪石墨矿,可获得固定碳含量为73.72%的石墨精矿。浮选石墨精矿经酸法和碱法化学提纯,可获得固定碳含量≥99.9%的高纯石墨产品。与石墨伴生的钒大部分进入尾矿中,如果随尾矿废弃,将造成钒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金溪石墨矿中的钒是一种新的独特的钒资源,钒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钒白云母中,钒白云母的结构非常稳定,因此金溪石墨矿中钒的提取工艺还有待研究。从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一些专家提出开发金溪石墨矿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石墨矿中钒的赋存状态:2.含钒白云母与石墨的分离:3.从钒白云母中提取钒。
钒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空工业、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先进国防工业等领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研究金溪石墨尾矿提钒工艺,对促进该石墨矿的发展,提高我国钒资源的保障程度具有现实意义。
一、测试方案
金溪石墨矿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含钒石墨矿。这类含钒资源的提钒技术在国内是空白。石煤提钒是我国获取钒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石煤提钒技术非常成熟,为含钒石墨尾矿提钒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金溪石墨矿钒的赋存状态虽然与石煤不同,但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本实验在石煤提钒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金溪石墨尾矿提钒技术进行了探索。
根据金溪石墨矿中钒的特性,结合石煤提钒技术,开发了金溪石墨尾矿提钒试验方案。原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金溪石墨尾矿提钒工艺流程
二。检验原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原料:华东理工大学金溪石墨矿浮选试验的尾矿。石墨尾矿的粒度为- 0.074mm,化学成分见表1。
表1金溪石墨矿浮选尾矿的化学成分%
分
五氧化二钒Fe2O3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铝首席行政官船用汽油(Marine Gas Oil的缩写)K2ONa2O烧损试剂:浓硫酸,分析纯;工业级煤油;磷酸三丁酯(TBP),工业级;工业级磷酸二异辛酯(P-204);碳酸钠,分析纯;分析纯的过氧化氢;氯化钠,分析纯;分析纯氨水;分析纯氢氧化钠。
测试设备和仪器:马弗炉,SXZ-10-12;恒温水浴HH-2;电动搅拌器,JJ-1;家用冰箱。
根据国家标准GB731511-1987,采用高锰酸钾-硫酸亚铁铵还原滴定法对试验中的钒进行氧化。
三。试验结果
(1)酸水浸泡焙烧
金溪石墨尾矿中的含钒矿物为钒绿云母,V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置换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al。含钒硅铝酸盐矿物结构非常稳定,不易被水、酸、碱溶解,所以是难熔不溶物。为了从含钒铝硅酸盐矿物中浸出钒,必须先破坏铝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使铝硅酸盐中钒的价态发生变化,即使三价或四价钒转化为五价钒。实验表明,焙烧可以降低云母矿物中的V3+,增加V4+和V5+。
发现直接氧化焙烧和氯化钠焙烧钒的浸出率很低。为此,采用酸性焙烧工艺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在500℃硫酸焙烧2h后,钒的浸出率远高于直接氧化焙烧和氯化钠焙烧。
根据实验结果,对酸焙烧和水浸条件进行了试验。测试方法:称取100g石墨尾矿于坩埚中,加入10mL浓H2SO4和适量水,混合均匀,置于马弗炉中,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焙烧,然后取出自然冷却。将冷却后的焙烧产物放入烧杯中,加入500mL水,在90℃恒温水浴中搅拌浸出一定时间,使钒以离子的形式转移到溶液中,然后滤渣。
通过实验,确定了石墨尾矿酸浸焙烧的最佳条件为:硫酸用量10%,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h,酸浸时间2h。在此条件下,钒的浸出率达到95.4% ~ 95.6%,滤渣量超过80g。
(2)去除钾和铝
在焙烧产物的浸出过程中,石墨尾矿中的Al2O3、Fe2O3、K2O等成分也会随钒溶出,以K+、Al3 ++和Fe3 ++离子的形式进入浸出液,因此在提钒前必须对浸出液进行净化处理。在本实验中,钾和铝以钾明矾[k2so 4·al 2(SO4)3·24H2O]和铵明矾[(NH4)2so 4·al 2(SO4)3·24H2O]的形式通过冷凝结晶和与氨水络合(钒不参与结晶)而结晶,从而除去钾和铝。
试验方法:先将浸出液浓缩至所需浓度,放入5℃左右的冰箱中24小时,使钾和部分铝结晶成钾明矾晶体,再将钾明矾晶体从浸出液中分离出来。分离出钾明矾晶体后,浸出液中仍有部分Al3+。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和适量的浓硫酸补充硫酸根离子,剩余的Al3+被氨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络合形成铵明矾晶体,可以分离。
根据实验,加入氨水进行络合的最佳条件是渗滤液、氨水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50 ∶ 7 ∶ 3.1(溶液的pH值约为1)。
根据上述方法,处理100克石墨尾矿可获得9.2克钾明矾和23.2克铵明矾。
(3)萃取和反萃取
含钒白云母中的钒转化为水溶性或酸溶性含钒离子基团(如等)后,)通过焙烧-浸出法,用有机萃取剂(85%煤油+5% TBP+10% P-204)将浸出液中的钒离子转移到有机相中,使钒与其他金属离子分离(其他金属离子大部分不能进入有机相)。用反萃剂(0.5mol/L Na2CO3溶液)反萃含钒有机溶液,使钒从有机相转移到复水相中。
方法:使水相(浸出液)与有机相(萃取剂)的体积比为4: 1,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在2 ~ 3之间,在分液漏斗中摇匀静置,使钒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然后测定萃余液(水相)中残留钒的含量。萃取液(有机相)按水相(反萃剂)与有机相体积比= 1: 4进行反萃,使钒转移到水相中,然后测定水相中钒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反萃取的最佳pH值为2.6。在此条件下,经过三次萃取,钒的总萃取率达到87.6%。一次反萃钒的提取率达到99.9%。
反萃液中的钒是四价的,在沉钒前必须用氯酸钠氧化成五价。氧化后,在搅拌条件下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1.9 ~ 2.2,然后在90 ~ 95℃继续搅拌1 ~ 3h,沉淀出多钒酸铵(红钒),沉淀率为99.0%。
实验表明,当pH值为2左右时,沉降速率最高。提高温度可以加速钒的沉淀;搅拌可以使沉淀分散均匀,提高反应速度,特别是沉淀后期溶液中钒浓度不断降低时,搅拌的影响更明显。
洗涤后,沉淀的红钒在氧化气氛中于500 ~ 550℃热解2h,可得到棕黄色或橙红色粉状精钒产品。
四、三废处理方案
石墨尾矿提钒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必须进行处理。
废气处理:废气主要是石墨尾矿加酸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2气体。此外,烟道中含有一定量的烟尘。对于SO2气体,可以使用高比表面积的天然多孔矿物材料进行吸附。如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耐高温性,可用于吸收SO2气体,通过解吸回收SO2。
废石处理:浸出、萃取、沉钒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水中含有酸、有机物、金属离子等。不能直接排放,必须处理。可采用直接回收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废水排放。最终废水可采用中和技术处理废酸,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有机物。废水中的铁、钛、镁等金属杂质能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下来;少量有害元素如铬离子可被形成的氢氧化物吸附。
废渣处理:废渣主要指石墨尾矿焙烧浸出产生的滤渣。滤渣的主要成分是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K2O、氧化钠、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等组成的硅酸盐。,而且它的粒度很细(-300目)。热处理后活性高,可替代粉煤灰和矿渣作为水泥混合材和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料,实现了废渣的资源化利用。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采用酸焙烧-水浸-除钾除铝-萃取-反萃取-氧化沉钒工艺处理金溪石墨矿浮选尾矿。钒的浸出率、萃取率、反萃率和沉降率分别可达95.5%、87.6%、99.9%和99.0%,并可获得含量分别为9.2%和23.2%的钾明矾和铵明矾。此外,浸出渣主要由硅酸盐组成,活性高,可用作水泥混合材和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