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国家战略资源(钛行业发展现状)

国家战略资源(钛行业发展现状)

国家战略资源(钛行业发展现状) 钛发展战略

1.国内工业现状。1资源我国的钛资源主要有四川攀西和河北承德的钒钛磁铁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的钛铁矿砂矿,河南等省的金红石。目前我国钛白粉的储量在9亿吨以上,但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经济回收的钛资源主要是粒状钛铁矿和金红石,总量不到2亿吨。1、2规模(产能、产量)及布局1、2、1海绵钛产能及产量截至2003年底,我国海绵钛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其中遵义钛厂3000吨,抚顺钛厂1000吨。近年来,由于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钛材需求旺盛,上述两个工厂均可满负荷生产,2003年总产量超过4000吨。1、2、2钛加工材的产能和产量钛加工材的产能主要取决于钛锭的产能。2003年底,中国大约有60座真空自耗电弧炉用于生产钛锭。其中,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拥有10吨炉1座、6吨炉1座、3吨炉2座、1吨炉2座,形成了年产6000吨钛锭的生产能力;上海舞钢特种冶金公司拥有15吨炉1座,10吨炉1座,5吨炉1座,小炉2座,已基本形成年产5000吨钛锭的规模。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拥有5台真空自耗电弧炉,年产钛锭600吨。这三家公司的钛锭年生产能力为11600吨。其余44座多为500Kg~1000Kg真空自耗电弧炉,每座平均产能200t/a,可形成8800 t/a的产能,这样,我国基本拥有2万t/a的钛锭生产能力,70%转化为钛,基本拥有1.4万t/a的生产能力..据初步统计,2003年中国实际生产钛约6000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0%。1、2、3钛设备加工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化工、冶金、电力、real 空制盐、生物制药等领域对钛设备的需求旺盛。2002年和2003年,钛非标设备产值增长30%以上。2003年,预计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钛装备制造企业约有20家,其中南京宝色钛业公司钛装备产值将达到1.7亿元,比去年增长约40%,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产值也将达到近1亿元。1、2、4产业布局目前,我国钛加工制造业在地理上有三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以宝鸡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该区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及其控股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中国专业化程度最高、加工设备最系统、产品规格最大的钛加工制造基地。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抚顺特殊钢板有限公司、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了东北钛加工及装备制造集团。该地区中小企业众多,钛装备制造相当活跃。长三角钛加工及装备制造集团主要由宝钢上海舞钢有限公司、南京宝色钛业公司和张家港宏达钢管厂组成。集团便利的市场和开放的理念是其优势,发展潜力巨大。1、3生产经营状况1、3、1海绵钛2002年,我国进口海绵钛2147吨,出口11吨,进口2136吨;2003年1月至11月,中国进口了2609件。海绵钛9吨,出口72.7吨,进口2534.2吨。2002年,中国生产海绵钛3328吨,实际销售3079吨;2003年,中国生产了4112吨海绵钛,销售了4128吨。以上数字表明,2003年我国海绵钛的进出口、净进口、产销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国海绵钛生产经营全面向好,海绵钛产业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1、3、2钛加工材【下一篇】2002年,我国进口钛材2962吨,出口钛材860吨,进口2102吨;2003年1-11月,中国进口钛3447.9吨,出口钛1006.8吨,进口2441.1吨。2002年中国生产钛材4613吨(不含轧制量),实际需求6237吨;预计2003年钛产量约为6000吨,实际需求约为7000吨。2003年,我国钛加工材的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量、产量和销售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国钛加工材生产经营状况良好,钛加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1、3、3钛设备2001年,全国仅一家钛设备生产企业产值就达8800多万元,其余均在4000万元以下。2002年,中国一家钛装备制造企业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另一家达到6200万元以上,其余均在5000万元以下,总产值比2001年增长36.8%。2003年,4家企业产值将超过5000万元,其中南京宝色钛业公司产值将超过1.7亿元,总产值增长30%左右。我国钛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大部分企业处于饱和生产状态,产销两旺。1、4市场分析1、4、1宏观分析表明,钛及其合金具有耐腐蚀(在海水中的腐蚀率接近于零)、比强度高、高低温强度好、无磁性、对人体适应性好、储氢、形状记忆、超导等优异性能,应用广泛。一般来说,社会越发达,钛的用量就会越多。人们通常用钛和钢的比例来衡量这一点。比如美国和前苏联的钛钢比约为万分之二,而中国的钢钛比约只有万分之零点三。这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仍有巨大的潜在钛市场。换句话说,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钛工业工作者需要加倍努力。1、4、2 2002年不同领域的需求分配情况,全国10家主要钛加工企业钛产品在不同领域的销售分布情况见表1。表1显示了10家主要钛加工企业不同领域钛产量的销售分布(%)。化工出口其他分布比例航空空航天运动休闲制盐冶金动力33 23 9.7 9 6.9 2.6 1.2 3.4表1未考虑来料加工生产和进口的钛2962。但这两部分钛材料可能会流向电力和运动休闲领域。所以这两部分钛材的加入,航空航天和出口的比重会大大降低,而电力和运动休闲用钛的比重会大大增加。1、4、3钛市场前景无论在美国还是俄罗斯,其钛材料主要用于飞机制造和造船。近年来,这两个领域在中国发展迅速,新飞机不断量产,研究项目很多。估计钛在这两个领域的用量会大大增加。化学工业是我国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也是钛应用最大的领域。钛在该领域的应用实例包括:氯碱工业中以钛为电极的离子膜电解槽、纯碱工业中的钛外冷器和氨冷凝器、石化工业中PTA生产的全钛冷凝器、偏酐生产的反应器和醋酸回收塔、焦化工业中的脱酸塔和板式换热器等。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对钛的需求将继续增加。True 空制盐是中国钛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其新建和改造项目将保持对钛的强劲需求。目前,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电站建设的高峰期,沿海电站全钛冷凝机组对钛的需求将近1000吨/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钛高尔夫球杆、钛眼镜架、钛手表、钛自行车等运动休闲行业的产品将保持对钛的旺盛需求。以国家大剧院钛屋顶为标志,建筑行业开始使用钛。中国的汽车工业将逐步使用钛。近期我国将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中,海上油气开发、海水养殖、海水淡化等行业对钛的潜在需求巨大。【下一步】生物医用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超导等高科技领域对钛的需求也会增加。综上所述,只要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发展,对钛的市场需求将是现实的、不断增长的。钛及其合金是国防、高科技领域和许多重要民用部门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1、5发展环境和条件1、5、1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不断刺激各行业对钛材的需求,是推动中国钛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1、5、2随着改革的深化,产权结构的调整和重组,股份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有利于促进上海宝钢集团下属的攀钢公司、遵义钛业公司、宝鸡钛业公司和钛公司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我国钛工业骨干企业的形成。1,5,3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有利于攀西、遵义、宝鸡、沈阳钛工业的开发建设。这些地区所属的攀钢钛集团、遵义钛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鸡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抚顺钛厂等承担了国家级项目,进行攀西地区钛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海绵钛及钛加工材新技术、新装备、新产能建设研究。1、5、4成立于1982年的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在推动钛的应用推广和协调我国钛工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我国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分会继续着这些努力。例如,2003年,钛分会进行了生产统计,编写了钛的年度评论,进行了钛的使用情况调查,举办了两次船舶和汽车用钛研讨会,并在网站上宣传钛知识和钛企业。这些都是促进中国钛工业快速、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有利因素。1,5,5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对三废冶炼的日益严格的规定,要求我国钛工业加大三废冶炼力度。1.6发展预测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钛工业普遍公认的目标是:在2005年前后,使我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的单株年产量达到5000吨的基本经济规模,实现我国几代钛工业工作者的夙愿,从而更上一层楼;2010年前,中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产量将达到10000吨/年,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特别是钛带的生产能力,使中国成为世界钛工业强国。2.世界钛工业现状2。1海绵钛。国外海绵钛生产企业及产能见表2。表二。国外海绵钛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国家厂商/ T Avisma俄罗斯Ti-Mg合资公司30000 Ustkamin Nogol Sk哈萨克斯坦Ti-Mg合资公司45000 ZaPoros乌克兰Ti-Mg合资公司13000日本住友下崎分公司15000东邦钛业公司12000美国钛金属公司14000俄勒冈钛业公司7600合计136000

上述7家海绵钛生产企业中,美国俄勒冈钛公司近年来已停止生产海绵钛,所以目前只有6家国外公司生产海绵钛,产能超过1万吨。其他国家如印度、澳大利亚、马西、罗马尼亚、伊朗和南非正在研究和开发海绵钛的生产。【接下来】海绵钛的实际生产情况是:1990年最高年产量10.5万吨,近几年产量6-8万吨。过去美国由于过度依赖进口廉价海绵钛,技术改造投入不足,一些生产工艺在90年代初还比较落后。但在1992年至1995年通过引进日本技术改造后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装备水平高,沸腾氯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氯化炉直径3.05m,日产量可达150t;还原联合炉的容量为7 ~ 10t生产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各工序的控制与主控室的计算机连接,生产管理实现自动化控制。独联体是世界上最大的钛生产基地和钛出口国,海绵钛产能约占世界的60%。冷战时期,由于军备竞赛的需要和国家的大量投入,钛工业发展迅速。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军用钛直线下降,钛工业陷入低谷,海绵钛产量减少60%。后来经过调整,内部加强了钛应用的开发,消费量逐年增加;加强对外国际合作,以不同方式从比利时、日本等国引进资金改造技术设备,与一些西方公司签订长期合同供应海绵钛。现在年产量已经恢复到3-4万吨。日本的海绵钛生产也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其中1981年和1990年海绵钛年产量达到2万多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绵钛的产量一直在下降。自1996年以来,海绵钛和钛材的产量不断上升,1998年,海绵钛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42万吨。日本海绵钛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还原蒸馏采用8 ~ 10t倒U型组合炉。电耗降至30000Kwh/t以下(不含富钛料电耗),净镁耗10Kg/t,为世界最先进指标。整个生产过程由计算机控制,中央计算机与各工序的计算机相连。生产管理由主控计算机完成。2,2钛加工材料及其应用。世界钛加工是美、俄、日三足鼎立,包括俄罗斯的上萨尔达冶金财团(VSMPO),美国的蒂梅特、RTI和阿勒成Teledyne公司,日本的住友、神户制钢和新日铁公司。此外,欧洲还有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钛加工企业。世界钛加工业的情况见表3。2002年世界主要钛生产国情况。2002年全国钛锭产能t/a占钛加工材产量t。美国75,800 16,200 28.3日本23,000 14,500 25.3独联体110,00 7,000 29.7欧洲10,500 5,000 8.7中国10,000 4,600 8.0总计229,300 57,300 100

俄罗斯的VSMPO是世界上最大的钛锭和钛加工产品生产商。1991年和1997年钛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见表4。表4、1991年和1997年俄罗斯国内钛消费部门1991/1997年比例吨位比例吨位比例飞机工业36600 61.5 900 44.0 40造船10900 18.3 145 7.0 75冶金2700 4.5 330 16.0 8化学工业5100 8.6 225 11.0 23电力300 0 0.5 160 8.0 2其他

表4表明,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俄罗斯钛加工业及其应用领域也发生了剧烈变化。1991年,VSMPO销售了5.95万吨钛加工材料(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使用钛的总和);1992年销量仅为2050吨,仅为1991年的三十分之一。俄罗斯使用钛的主要领域以前是飞机和造船,现在主要是飞机、冶金和化工。[下一篇]近年来,VSMPO逐渐融入世界钛行业,成为EADS的主要供应商,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了直至2007年的长期供货合同,并与美国阿勒亨·泰勒达因公司合作开发民用产品市场。2002年,其加工钛材产量恢复到1.6万吨,对美国各大钛公司构成极大威胁。蒂梅特公司、RTI公司和阿勒亨·泰勒达因公司占美国钛加工产品的90%。通过前几年的兼并和联盟,目前蒂梅特已经控制了欧洲大部分的钛加工企业,业务扩展到世界各地,是波音公司最大的钛加工材料供应商。RTI也是波音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和新日铁株式会社几乎占日本钛产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日本的钛工业主要开发民用新产品。与美国、俄罗斯专业化的钛加工厂不同,日本的钛工业多以钢钛联合生产的形式运作,钛在不锈钢的生产线上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世界对钛材料的年需求量约为6万吨,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和通用工业。它们的使用量占钛总消耗量的88%,而体育用品、防弹用具、汽车、医疗、计算机、建筑和地热发电等新用途占12%。扩大钛消费的主要障碍是其高昂的价格。国际钛协会预测,如果当前价格不变,2013年世界钛消费量将为10万吨。如果各阶段钛生产成本降低25%-50%,2013年钛用量将达到25万吨。3.技术发展趋势钛及其合金因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等显著优点,被称为“钛空金属”和“海洋金属”。同时,它们是相对昂贵的新型金属材料。因此,降低成本、开发新合金、新加工技术和新应用是钛冶炼、加工和应用技术发展的根本趋势。3.1电解一步炼钛的研究英国剑桥大学、陈等。发明了在氯化钙溶液中电解还原固体氧化钛制备金属钛的方法,也称为FFC法。该方法省去了复杂且污染严重的氯化、四氯化钛精制和镁还原过程,海绵钛成本可降低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目前,这种方法正在美国进行工艺扩展试验。如果成功,将是海绵钛冶炼技术的一次革命,是世界钛工业发展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印度、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等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3.2冷底炉熔炼技术越来越普及。冷床炉的特点是用电子束或等离子束加热熔化的钛锭;在铸锭前对钛熔体增加流动段,达到净化的目的;可以方便地获得圆形和矩形的钛锭。因此,冷底炉冶炼技术可以吃掉大量的废料,减少后处理工序,达到降低钛坯成本的目的。这项技术已经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广泛应用。3、3用钛焊管代替无缝轧制管。随着钛带轧制技术和焊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人们可以用高速、精密的钛带轧制技术代替单管轧制技术,从而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大批量地自由生产一定管长、壁厚的钛焊管。在日本、欧洲和美国,钛焊管正逐渐取代轧制管。3.4纯钛带相对于纯钛标准板的优势日益显现。随着钢带尤其是不锈钢带轧制技术的进步和成熟,纯钛带轧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因此,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得宽度为1.8米的钛板,这支持了钛焊管的发展,满足了化工、冶金、建筑等领域对不规则纯钛板的渴求,也迎合了钢/钛复合板对超长超宽钛板的需求。例如,日本新日铁公司是钛加工业中主要生产钛带和钛焊管的公司。3.5大力发展先进的钛加工技术。为了满足钛及其合金在高科技领域的需求,钛的近净成形技术和钛合金的超细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俄罗斯和美国也拥有生产大型钛合金零件的最大加工设备,如俄罗斯的7.5万吨锻压机,可为A380民用飞机生产重达3210Kg的航空空锻件。【下一篇】3.6非常重视钛的新应用。近年来,钛在建筑、海洋工程、生物医学、汽车、运动休闲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日本、美国和欧洲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比如美国的蒂梅特公司建立了汽车工厂,开发钛汽车零部件,钛在日本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4.我国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4.1富钛料的生产不能满足钛工业发展的需要。用富钛料代替钛精矿作氯化原料是必要的。而我国富钛料总产量少(全国产能仅8万吨/年),规模小。基本上都是千吨级的工厂,工艺设备落后,远远不能满足氯化法钛白和海绵钛工厂规模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作为我国主要钛资源的攀西钛铁矿,没有工业化生产富钛料的模式,为我国钛资源的利用和钛工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4.2低端产品产能饱和,高端产品产能不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钛锭产能,尤其是小型钛锭产能饱和甚至过剩。而我国对冷底炉冶炼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钛带在国内还是空白。因此,我们仍然无法满足国内对宽钛板和钛焊管的需求,这也导致我国钛加工材料的进口量很大。4.3我国钛企业缺乏联合协调发展的意识。目前,中国钛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家提倡改革,资产重组,建立股份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联合协调发展的好机会。然而,中国大多数钛企业都沉浸在自我发展中,很少有联合和协调发展的例子。这样,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抗风险能力欠缺。4、4新钛冶炼和加工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FFC法带动了一场新钛冶炼方法的革命。国内几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冷清且缺乏资金,进展不大。一是国内缺乏财力雄厚的大型钛业集团,二是政府部门对此重视不够。这将严重损害中国钛工业的发展潜力。4.5宏观协调不够近年来,我国钛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大量民间资本涌入钛产业,尤其是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钛锭和通用钛设备加工领域;另一方面,缺乏行业的规范管理和企业的资质认证。因此,市场比较混乱,存在一些恶性竞争现象,影响了钛行业的健康发展。5行业发展战略5.1资源开发我国钛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水电资源丰富的四川攀西。因此,应重点支持该地区利用原生钛铁矿制备富钛物料的实验。例如,在完成盐酸浸出法生产人造金红石“十五”计划的前提下,加快万吨示范工厂的建设,努力把攀西地区建成中国钛工业的原料基地。当然,在建设好我国富钛材料生产基地的同时,也不排除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的情况下,利用国外富钛材料发展我国自己的钛工业,这也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5.2产业结构5.2.1加强钛产业基地建设在我国钛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遵义海绵钛生产基地、宝鸡和Xi安钛加工、应用和研究基地,辽沈海绵钛、钛加工、应用和科研集团,沪、苏、浙钛加工和应用集团。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逐步把遵义建设成为万吨级海绵钛生产基地,把宝鸡和Xi安建设成为世界级的钛加工、应用和科研基地,把辽沈建设成为充满活力、高科技、社会化协作的海绵钛、钛加工、应用和科研开发产业集群。同时,利用上海、江浙的市场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以上海舞钢集团特种冶炼公司为核心,将其建设成为一个水平高、装备先进的钛加工集团。【下一步】在建设这些产业基地时,一定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以开放的眼光,建设融入国际钛市场的开放型钛产业。5.2.2鼓励企业联合和协调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兼并、参股、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等方式实现相互联合、协调发展。,甚至形成更大的钛企业集团,从而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5.3产品结构大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增加高新技术产品数量,满足各行各业对钛产品的需求。当前最迫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宽钛带生产线,满足市场对宽钛板和钛焊管的需求。5.4市场开发5.4.1大力推进钛的应用和推广,开发钛新领域,一直是促进我国钛工业发展的有力措施。要通过网站、报纸、杂志、推介会等方式,把钛的应用知识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当前应重点在运动休闲、建筑、海洋开发、汽车、生物工程等钛新领域推广钛,扩大需求,促进钛产业发展。5.4.2开展资质审查,规范钛市场。在对钛的强劲需求的推动下,钛工业吸引了更多的投资,新项目和新企业越来越多。从根本上说,这是好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低端产品饱和甚至过剩,市场混乱。因此,有必要进行资格审查,规范钛市场。我们开展资源审查,不是为了杜绝新进入者,不是为了砍掉一批企业,而是为了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从而规范钛的生产和管理,促进我国钛工业的健康发展。5.5新技术、新合金的研究。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钛这个以技术发展为先导的行业。根据钛工业的特点,新技术和新合金的研究应着眼于降低成本和开发新的应用。目前主要方向有:钛冶炼新方法研究、钛冶炼加工自动控制技术研究、钛新合金及添加新技术研究等。6.实施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6.1建议国家直接支持钛的冶炼新方法研究,因为这项研究直接关系到我国钛工业的前景。6.2建议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中,逐步支持遵义海绵钛基地、宝鸡和Xi安钛加工、应用和科研基地以及辽沈钛产业集群的建设。6.3行业协会对行业的了解最为全面和系统。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协调行业、审核项目中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找几个专家来确定一个行业的重大规划。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铝土矿性质(国内铝土矿资源现状)

上一篇:锡膏中毒有什么症状(焊锡中毒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