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成矿岩浆主要有哪三种来源(岩浆作用形成的矿物)

成矿岩浆主要有哪三种来源(岩浆作用形成的矿物)

成矿岩浆主要有哪三种来源(岩浆作用形成的矿物) 岩浆矿化及其矿石

岩浆是自然形成于地下深处的一种黏度较大的熔融体,其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并含有重金属和挥发组分等物质。极少数的岩浆为碳酸盐熔融体。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动力作用下,在向地壳上部运移和定位的过程中,发生各种分异现象,而使某些组分富集成矿的作用,称为岩浆成矿作用。按照岩浆分异的性质和作用的特点,可将岩浆成矿作用分为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及爆发作用三种基本类型。 一、结晶分异作用及其矿石 (一)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的组分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结晶出来。结晶顺序一般是按照矿物的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进行的。结晶分异作用就是指矿物按顺序进行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结晶分异作用成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用矿物较早地从熔浆中结晶出来。与其同时结晶或稍晚结晶的矿物是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等硅酸盐矿物。这些已结晶的矿物在重力作用以及岩浆内部对流作用的影响下,密度大的往下沉,密度小的往上浮。从而,在岩浆下部或底部形成有用矿物和暗色硅酸盐矿物的富集带。如有用矿物的含量达到了工业要求,即成为矿石(图1)。岩浆发生结晶分异时,分异程度除了取决于矿物的密度外,还与晶出矿物的颗粒大小有关。尤其是各种矿物的密度差异不大时,颗粒大小就起决定性作用,通常大颗粒比小颗粒易沉降。此外,岩浆结晶过程中,若地壳构造活动强烈,侵入体规模较小,岩浆冷凝较快,则先结晶的有用矿物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不规则的条带状异离体,停积在岩浆流速减缓和流动受阻的地段富集成矿。这种岩浆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矿物成分的分异和聚集的作用,称为流动分异作用。

图1 结晶分异作用示意图 a—岩浆开始结晶; b—早结晶的铁镁质矿物和金属矿物(黑色)向下沉, 随后结晶的硅酸盐矿物(白色)位于上部; c—不同密度的矿物按重力关系占据各自的位置,含矿残浆向下集中; d—底部形成矿体,含矿残浆(点状图案)受动力作用形成贯入矿体 上述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强调了有用矿物先结晶这一特点,形成的矿床称为早期岩浆矿床。这类矿床的矿体与母岩没有明显的界线,常呈逐渐过渡关系。矿石的矿物组分与母岩基本一致,仅是不同的矿物在含量上有区别。矿石常具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或有用矿物被硅酸盐矿物包围,形成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常为浸染状、矿体形态多呈瘤状、巢状、透镜状或似层状。因有用矿物受重力或动力作用影响,故易在岩体的底部或边部成矿,而岩体顶部不易成矿。 结晶分异作用的第二种情况是有用矿物较晚地从岩浆中结晶出来。当岩浆中含有较多的挥发组分时,成矿元素可与挥发组分结合成易溶的化合物,大大降低了自身的结晶温度,这样便可一直残留在岩浆熔体中,直到主要硅酸盐矿物结晶后才晶出,通常充填在早期结晶的硅酸盐矿物颗粒之间。有时,富含成矿物质的残留熔浆或矿浆在外力作用下,或受由残余挥发分造成的内应力的影响,它们可贯入到已冷凝的侵入体的裂隙中,甚至离开侵入体,贯入到附近的地层中(图1—d)。形成贯入矿体的地质作用也称压滤作用。 以上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强调了有用矿物后结晶的特点,形成的矿床称为晚期岩浆矿床。这类矿床的矿体与围岩间一般界线明显,有时围岩发生蚀变现象,如钠黝帘石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金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矿石中金属矿物充填在硅酸盐矿物颗粒之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呈海绵陨铁结构。矿体常呈条带状或似层状(图2),贯入矿体则常为脉状或透镜状。矿石构造以稠密浸染状或块状为主。图2 攀枝花似层状钒钛磁铁矿矿体 (二)主要矿石及矿床实例 由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矿石主要有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矿石和铂族金属矿石、以及基性岩中的钒钛磁铁矿矿石。此外,岩浆岩常被用作建筑石料或装饰石材。 1、铬铁矿矿石。铬铁矿矿石中,只有铬铁矿一种有用矿物,其理论分子式为FeCr2O4。其实,铬铁矿中的Cr3+常被Al3+置换,偶尔也被Fe3+置换,部分Fe2+时会被Mg2+置换。所以,铬铁矿的分子式和分子量常不固定,一般有下列变种: 铬镁铁矿(Mg,Fe)Cr2O4,含Cr2O3为50%~65% 硬铬尖晶石(Mg,Fe)(Cr,Al)2O4含Cr2O335%~55% 铝铬铁矿(Fe,Mg)(Cr,Al)2O4含Cr2O335%~50% 铬铁矿FeCr2O4含Cr2O3为47%~60% 世界上铬铁矿资源的分布极不平均,主要集中在阿扎尼亚和津巴布韦,两国铬铁矿矿石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左右。 阿扎尼亚的布什维尔德铬铁矿矿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早期岩浆矿床。铬铁矿主要赋存在苏长岩、古铜辉石岩以及斜长岩中。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储量巨大,达20亿t矿石。矿石品位较稳定,一般为42%~45%。矿石中还含有TiO2、Pt、Ni及磁铁矿等。 津巴布韦的罗德西亚铬铁矿矿石储量达6亿t。矿石主要产在斜方辉橄岩中,呈致密块状, Cr2O3含量高达50%以上。矿石特征与布什维尔德铭矿石十分相似。 中国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属于晚期岩浆矿床。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铬尖晶石为主,并有少量磁铁矿,微量的针镍矿和斑铜矿。脉石矿物以橄榄石和蛇纹石为主,其次是辉石、铬石榴石、铬绿泥石和云母等。矿石中含Cr2O3含量为47 .68%~59 .51%,并伴生有锇、钌等铂族元素。 2、铂族元素矿石。铂俗称白金,铂族元素指钌、锇、铑、铱、钯和铂六种元素。主要矿石是以铂为主的铂金矿,以及少量的锇铱矿。也有极少量铂族元素的硫、硒、碲、砷、锑和秘等化合物,常赋存于铜矿和镍矿等矿石中。铂族元素矿石中的有用矿物粒度极细,品位通常也较低,呈微细粒稀疏浸染状构造。 云南弥渡金宝山铂把矿床是中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矿体产在黑云角闪单辉橄榄岩中,矿石成分复杂,发现有自然元素及金属互化物、砷化物、硒化物、碲化物、锑化物、硫化物、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类型的50多种矿物。六种铂族元素均出现于矿石中,分别赋存在近20种矿物中。Pt平均含量为0.27~0.41g/t,主要以蹄化物和与锡的金属互化物形式出现,次为铂的硫化物和砷化物,自然铂较少见。Pd的含量高于Pt,平均为0.36~0.73g/t,主要以锡化物、蹄化物及与锡的金属互化物形式存在。Os、Ir、Ru和Rh的含量很低,累计平均含量不到0.1 g/t,但氧化矿石中Ir的含量可达3g/t以上。这四种铂族元素主要以硫化物和硫砷化物的形式赋存于矿石中。铂族矿物粒度微细,90%的颗粒小于4µm。这些微细粒的铂族矿物主要嵌布在金属硫化物(黄铜矿、紫硫镍铁矿等)、氧化物(磁铁矿为主)和脉石矿物(蛇纹石为主)中。 3、钒钛磁铁矿矿石。钒钛磁铁矿一般为晚期岩浆矿床。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是磁铁矿,其次是钛铁矿。磁铁矿和钛铁矿两者呈格架状、叶片状紧密连生,钛铁矿是由与磁铁矿呈固溶体结构的钛铁晶石经氧化而成的。钒一般没有独立矿物,以类质同象混入物的形式分布于磁铁矿中。 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是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矿石产于辉长岩中,以浸染状、条带状、块状和斑杂状构造为主。钛铁晶石和氧化成的钛铁矿呈叶片状分布在磁铁矿中,组成格状结构。部分矿石具海绵陨铁结构。矿石中主要金属氧化物为磁铁矿、钛铁矿、钛铁晶石和镁铝尖晶石,次为赤铁矿、钙钛矿和锐钛矿等。硫化物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硫钻矿和辉钻矿等。 二、熔离作用及其矿石 (一)熔离作用 熔离作用是指在较高温度下呈均匀状态的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多种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岩浆经过熔离后,因硫化物熔浆的结晶温度比硅酸盐矿物的结品温度低,故硫化物晚于硅酸盐结晶,呈填充状态胶结先结晶的硅酸盐矿物,形成典型的的海绵陨铁结构(图3)。晚形成的金属硫化物还可交代早形成的橄榄石和辉石等硅酸盐矿物。硫化物中普遍存在各种固溶体分离结构,如乳浊状、叶片状和格状结构等:当出现紫硫镍铁矿等低温矿物时,显示熔浆的结晶温度很低,有时甚至可延续到热液作用阶段。 影响硫化物熔浆在岩浆中熔离的主要因素是岩浆中硫和亲疏元素的浓度以及岩浆的总成分,尤其是其中铁、镁和硅的含量。一般是岩浆中硫和亲疏元素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熔离作用的发生。硅酸盐熔浆中铁的存在能使硫化物的溶解度大为提高。所以,当正在结晶的岩浆同化围岩中的少量铁时,增加了铁的绝对含量,从而增加了硫化物的溶解度,此时只能析出少量硫化物熔浆,不能形成大规模的矿石。如果铁与正在结晶的橄榄石结合,就可减少熔浆中铁的含量,硫化物熔浆即可大量分离,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矿石。可见,岩浆同化围岩破坏了化学平衡,这也是促使硅酸盐熔浆和硫化物熔浆发生熔离的原之一。图3 海绵陨铁结构铜镍硫化物(白色)填充于橄榄石粒间 据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氧化物与硅酸盐熔浆也具有不混熔性,尤其是有挥发组分存在时,更有利于熔离作用的发生。一些含磷灰石的磁铁矿矿石以及瘤状铬铁矿矿石可能就是由熔离作用形成的。 (二)主要矿石及矿床实例 由熔离作用形成的最有工业价值的矿石是铜镍硫化物矿石,其中常含有铂族元素。在成因上,这类矿石常与基性岩(辉长岩、苏长岩和橄榄辉长岩)和超基性岩(橄榄辉石岩和辉石橄榄岩)有联系。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是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镍黄铁矿,并有砷铂矿、钯铂矿和铂的硫化物等。 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岩浆熔离作用成矿的实例。成矿母岩为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橄榄岩型岩石。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以磁黄铁矿、黄铁矿、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和黄铜矿为主,次为方黄铜矿、四方硫铁矿、墨铜矿、白铁矿及针镍矿等。伴生有益组分包括铂族元素。钴、硒、蹄、金和银,铬、锗、铟、铊和镉等组分都将逐渐被综合利用。矿石以浸染状构造为主,小量为块状构造。较富的矿石普遍具海绵陨铁结构。 三、爆发作用及其矿石 (一)爆发作用 岩浆爆发作用是指那些经过结晶分异作用或熔离作用的岩浆,运移到地下浅处时,由于外压力的下降而产生爆破力,在爆发过程中形成岩石或矿石的作用。 爆发作用可分为地下隐爆和地表喷爆两种情况。当岩浆上升到地下浅处,由于构造和地球化学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压力骤然降低,导致岩浆的内应力释放,在地下发生爆炸,此即地下隐爆。地下隐爆形成的矿石或岩石常具角砾构造,系先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在爆炸过程中发生破碎,再被后结晶的物质胶结。如岩浆冲破地面,即为地表喷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火山。根据火山活动的营力,从强到弱可分为爆发、喷发和喷溢三种情况。这种划分是相对的,没有明确的界限。总的说来,火山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如休眠了123年的美国西部圣海伦火山,于1980年5月18日上午再度爆发,2903m高的山峰被削低了近200m,喷出的碎屑物质和熔浆约有10亿m3,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能量的500倍。这是爆发型火山的一个典型例子。喷溢型火山比较平静,缺乏腾空而起的固体碎屑物或熔岩团,熔浆只是从火山口溢流而出。 天然金刚石的形成是爆发作用的典型例子。金刚石是由金伯利岩浆在很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在地下200~300km深处结晶形成的。当金伯利岩岩浆在地下深处进行正常的结晶分异作用时,可晶出橄榄石及少量铝镁铬铁矿、镁铝榴石和金刚石。当岩浆沿深断裂向上运移,并和含碳围岩发生同化混染时,便可促进金刚石晶体的成长。当岩浆上升到地下浅处时,由于温度进一步下降,橄榄石大量晶出,挥发分大量增加,岩浆的内压力逐渐加大,岩浆的蒸馏作用开始进行。此时,岩浆处于爆发的前期。若内压力继续增加,上覆围岩盖层已不能抵挡岩浆的冲力,便发生火山爆发。这时岩浆随挥发分把己结晶的金刚石、橄榄石等矿物和围岩捕虏体一起,带入已形成的构造薄弱地段,形成矿石。地下深处含有金刚石的熔浆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到达地表浅处,否则,熔浆上升过程中金刚石会被熔融或分解掉。 (二)主要矿石及矿床实例 由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矿石主要是金刚石矿石,它实际上是一种含金刚石的橄榄岩,因这种产金刚石的橄榄岩一般都含有云母,为角砾构造,故命名为角砾云母橄榄岩。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一个叫金伯利的地方被发现,所以,又被称为金伯利岩。含矿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呈斑晶出现,粒度较小,一般为数毫米至粉末状,最大可达6~8cm。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金刚石重3106ct,有成人的拳头般大小,取名“库里南”(Cullinan)。矿石中金刚石的含量很低,一般每吨矿石中仅含几克拉金刚石,而且分布不均匀,金刚石含量常随深度的增大而贫化。金刚石的含量可通过矿石中的一些标型矿物来指示,一般与富铬镁铝榴石含量成正比,而与含钛副矿物的含量成反比。中国的一些矿床中,当矿石中金云母含量少、斑晶多时往往金刚石含量较高。 历史上最有名的金刚石生产国是南非,其中最大的矿山叫普雷米尔(Premier),矿山位于首府比勒陀尼亚东北约20km处。它是一个很大的椭圆形金伯利岩岩筒,口径达914m×457m。该矿山发现于1902年,一个世纪来,普雷米尔矿山生产了大量的金刚石。据1976~1979年的产量统计,该矿山年产金刚石200万ct左右,合400㎏。前面提到的世界头号大钻“库里南”就是1905年在这里被发现的。 澳大利亚是生产金刚石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已跃居为世界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国,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1983年起,澳大利亚开始大规模开采金刚石。生产地阿盖尔(Argyle)截止1990年总产量已达17910万ct。当前,澳大利亚金刚石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ct,几乎全部产自阿盖尔。除阿盖尔外,鲍河(Bow River)的砂矿也已被开采,年产量100多万ct。此外,澳大利亚还有47个金刚石矿床或矿点尚未开发。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铁矿石富集(高品位氧化金矿石图片)

上一篇:铜矿一吨的开发成本(开采铜的成本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