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金矿床工业类型(金属矿床分类)

金矿床工业类型(金属矿床分类)

金矿床工业类型(金属矿床分类) 铜矿床的工业类型和勘探类型

一、铜矿床工业类型根据含矿岩石的特征、矿体的形成条件、形态和物质成分,采用现行的《铜矿床地质勘查规范》对我国铜矿床工业类型进行了划分,如表1所示。

表1中国铜矿床的工业类型

矿床的商业类型

成矿地质特征

常见金属矿物

矿体形态

规模和等级

相关组件

存款示例

一个

2

斑岩铜矿

它产于各种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斑岩、闪长斑岩等)中。)及其周围的岩层。

以黄铜矿为主,含少量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等。

分层的,似分层的,巨大的透镜体

中型、大型至巨型,品位较差,一般为0.4 ~ 1.2%。

钼、硫、金、银、铼、铅、锌、钴等。

铜厂、玉龙、多宝山、铜矿峪等铜矿床

矽卡岩铜矿

它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内外带,或远离岩体的围岩层。

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和磁黄铁矿,少量辉钼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和锡石。

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桶状、叶脉状等。

大型、中型、小型,品级一般在1%以上。

铁、硫、钨、钼、铅、锌、锡、铍、镓、铟、锗、镉、金、银、硒等。

铜山、铜绿山、永平、城门山、巫山、华通、寿王坟、弓棚子等铜矿。

变质层状铜矿

它出现在变质岩(白云石、大理岩、片岩、片麻岩等)的地层中。).

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和黄铁矿,少量辉铜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和磁铁矿。

层状、层状、透镜状、扁豆状等。

大中型规模,品位一般大于1%。

硫、铅、锌、砷、钼、镍、钴、金、银、硒、铋、铂族

汤丹、易门石山、胡家峪、红透山等铜矿

超基性岩铜镍矿

它产于超基性岩(纯橄岩、辉石岩、辉石岩等)的中下部。),矿石中铜和镍共存。

黄铜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黑钨矿等。

层状、不连续和透镜状等。

大型、中型、小型,品位一般不到1%

铂族、钴、金、银、硒、碲等。

金川、立马河、金平、磐石红旗岭等铜镍矿床。

砂岩铜矿

它出现在红色砂岩中的灰色至灰绿色砂岩中。

主要为辉铜矿,含少量斑铜矿、黄铜矿、自然铜、黄铁矿、方铅矿等。

像层状,扁豆状,透镜状。

中型和小型,等级大多大于1%。

硫、铅、银、铜、钨等。一般银都有回收价值。

刘矩、郝家河、车江、大通厂等铜矿

火山黄铁矿型铜矿

它产于变质火山岩(石英角闪石、细碧岩等)中。)

主要为黄铜矿和黄铁矿,其次为辉铜矿、黝铜矿、铜蓝、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和磁铁矿。

透镜状、扁豆状、层状等。

大型、中型、小型,品级一般在1%左右。

硫、铅、锌、钼、金、银、砷、硒、碲、铟、镉、铊、镓、铋、汞等。

白银、洪沟、刘山岩、大红山等铜矿

各种围岩中的脉状铜矿

它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中,倾角往往很陡。

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和黄铁矿,其次为辉钼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黝铜矿。

板状、脉状、复脉带

中型、小型、品位一般大于1%。

硫、铅、锌、金、银、钨、锡、钼、钴等

川东、铜牛井、铜井、石花街、二道阳岔等铜矿。

二。铜矿勘查类型

根据现行铜矿床地质勘查规范,中国铜矿床勘查类型见表2。

表2铜矿勘查类型汇总

探索类型

主矿体尺寸

矿体形态

厚度稳定性

主要成分分布均匀性

存款示例

规模巨大(走向长度大于1500米)

简单(规则分层,巨大透镜状,结构损伤小)

稳定(厚度变异系数小于40%)至相对稳定(厚度变异系数为40 ~ 80%)

均匀(等级变异系数小于40%)至相对均匀(等级变异系数为40 ~ 100%)

德兴斑岩铜矿

巨大(走向长度1000 ~ 1500米)

简单到更简单(规则层状、板状、透镜状,带有断层错动破坏)

相对稳定

更加统一

一石山变质岩层状铜矿

大中型(走向长度1000 ~ 1500米)

简单到复杂(具有分支和复合的不规则透镜状)

稳定到不稳定(厚度变异系数80 ~ 130%)

甚至到不均匀(等级变化系数100 ~ 150%)

白银火山黄铁矿型铜矿和铜官山铜矿。

中小型(走向长度小于100米)

非常复杂(非常不规则的透镜状、囊状、脉状等。,具有明显的分支复合突变)

相对稳定到不稳定

均匀到不均匀

狮子山矽卡岩铜矿

小的

非常复杂。

稳定到非常不稳定(厚度变化系数大于130%)

甚至到非常不均匀(等级变化系数大于150%)

中国矽卡岩铜矿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印尼的起源(印尼近代史)

上一篇:天山北坡地质地貌(天山山脉的地质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