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制度(制定检查考核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三率”指标的制定、考核& nbsp;监督体系:& nbsp;& nbsp1.“三率” 他们的关系:& nbsp;& nbsp“三率”是指采矿回收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 & nbsp& nbsp& nbsp开采回采率与开采损失率的关系:开采回采率+开采损失率= 1:& nbsp;& nbsp开采贫化率 矸石混合率实际贫化率=矸石混合率的关系:& nbsp;& nbsp开采的矿石与废石混合在一起。 所以它的品位必然低于未勘探的矿石,这就是所谓的贫化。 稀释的大小用稀释率来表示。 稀释率可分为实际稀释率和表观稀释率。 实际贫化率也叫废石混合率,即混合开采的废石(包括混合废石)的百分比。 表观贫化率是原生矿石的地质平均品位和提取矿石的品位与原生矿石的地质平均品位之差的百分比。 当混入矿石的废石没有品位时,表观贫化率也等于废石混入率。 & nbsp& nbsp& nbsp选矿回收率:γ×β:& nbsp;& nbsp& nbspε=——×100%α& nbsp;& nbsp& nbsp类型& nbspε-选矿回收率(%);&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γ-精矿产率(%);&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β-精矿品位(%);&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原矿的α品位(%) & nbsp& nbsp& nbsp矿石品位:& nbsp& nbsp& nbsp生产(或精选)的原矿品位是指矿石的品位。 & nbsp& nbsp& nbsp矿石品位计算(矿石日产量×原矿地质品位)+(矿石日产量×矿石副产品量)×原矿地质产品(1-贫化率)α1 =-& nbsp;& nbspα =围岩级别×贫化率:(2)& nbsp;& nbsp& nbspα=α1+α2(3)& nbsp;& nbsp& nbsp类型& nbspα-矿石品位;&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αl——纯矿石稀释后的矿石品位;&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α ——贫化围岩的矿石品位 & nbsp& nbsp& nbsp注:①当围岩无品位时,α = α L。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当围岩有品位时,应按公式(2)计算顶底板贫化矿石品位增量,顶底板矿石品位增量之和为α2,再按公式(3)计算。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3)当顶底板围岩无品位时,公式中的贫化率等于废石混入率。 & nbsp& nbsp& nbsp二、开采回采率的基础:& nbsp;& nbsp在“三率”中,开采回采率是基础。没有采串,就没有其他两种费率。 & nbsp& nbsp& nbsp贫化率是一项质量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果贫化率指标设置过低,矿石损失率会增加,回收率会降低。 选矿回收率是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选矿成本、企业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 & nbsp& nbsp& nbsp三。“三率”指标制定程序:& nbsp& nbsp首先,“三率”指标方案由矿山企业提出,经矿山企业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报省(区、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 nbsp& nbsp& nbsp省(区、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报的“三率”指标进行审查,并可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后报省(区、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备案,作为各级矿山管理机构监督检查的依据。 【下一篇】& nbsp& nbsp& nbsp四。“三率”指标:& nbsp& nbsp“三率”指标是一个阶段性指标,应符合各矿山企业的实际开采情况。 每个矿山企业在某个开采阶段(时间,空)都要有自己的“三率”标准。 不可能提出一个统一的、一劳永逸的、适用于某个矿种、各种矿山的考核标准。 比如原煤炭部提出的薄、中、厚煤层开采回采率的要求,矿山设计手册推荐的各种采煤方法的开采回采率指标,都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控制指标或参考指标。 不能作为考核标准。即使是同一家矿山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开采方式、不同开采技术条件下,“三率”指标也是不同的。 特别是随着采矿技术的进步、采矿装备水平的提高和采矿人员素质的提高,“三率”标准也应随之改变。 因此,原地质矿产部在〔1991〕173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入开展矿山企业“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当采矿技术条件和采矿方法发生变化时,矿山企业应按规定程序重新制定“三率”指标,然后报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备案。 & nbsp& nbsp& nbsp审核、确认、备案是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制定“三率”考核指标过程中应履行的程序。 & nbsp& nbsp& nbsp回顾& nbsp& nbsp首先检查既定程序是否符合实际,然后检查矿山企业提出的开采方案是否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检验、计算、分析、综合的过程是否全面、适当,即对“三率”指标制定全过程的系统检验。 & nbsp& nbsp& nbsp确认& nbsp& nbsp这是基于审查的结论性意见。 审查后的“三率”指标符合既定程序,反映矿山企业生产实际,方案合理的,指标数为平均先进水平,可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并加盖公章。该指数具有法律效力。 同样,经证实的数字不是一成不变的。 矿井情况发生变化后,需要重新确认。 如果指标的制定不符合实际,要提出修改和重新制定的建议。 & nbsp& nbsp& nbsp备案& nbsp& nbsp不是要报的“三率”指标。简单的看一眼,了解情况,然后存档备查,就算完成任务了,也是不完整的认识。 备案必须建立在审查和确认的基础上。 备案的内容应该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全面了解已确认的“三率”指标的制定和已确认的数字;其次,建立技术档案并归档;再次,作为检查的基础,我们应该始终继续执行法定评估。 & nbsp& nbsp& nbsp五、“三率”应取最优值:& nbsp;& nbsp“三率”指标中的采矿回收率和选矿回收率不一定是最高值,采矿贫化率也不一定是最低值,而是符合生产实际、矿产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较好的最佳值,即采矿工艺-回收率曲线和采矿回收率-经济效益曲线的交点值。 贫化率的最佳值是采矿工艺-贫化率曲线和贫化率-经济效益曲线的交点值。 & nbsp& nbsp& nbsp不及物动词开采回采率的计算方法:& nbsp& nbsp直接区域矿石回采率=——————————————————————×100%区域工业矿石储量:& nbsp& nbsp& nbsp间接法:&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区域矿石产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平均矿石品位-围岩平均品位)开采回采率=———————————————————————————————& nbsp& nbsp工业矿石储量 该地区:& nbsp;& nbsp& nbsp(平均地质等级-围岩平均等级):& nbsp& nbsp七。制定方法 “三率”指标要求:& nbsp;& nbsp(1)有正式设计的矿山企业应根据实际生产数据、采矿技术条件的变化,结合推荐的设计指标,制定所有矿山企业的阶段性“三率”指标。 & nbsp& nbsp& nbsp(2)无正式设计的矿山企业,根据其具体生产条件,参照同类矿山企业的“三率”指标,结合本矿采矿、选矿设计实际,制定本企业的“三率”考核指标。 & nbsp& nbsp& nbsp(3)无地质报告、缺乏地质资料的生产矿山企业,应根据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范围,计算开采项目控制的储量,根据年消耗储量和采出矿石量,计算年开采回采率。 采矿贫化率指标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结合多年实际生产指标确定。 采选联合企业应根据选矿厂的实际工艺流程确定选矿回收指标。 & nbsp& nbsp& nbsp这里要澄清一点,没有地质报告的生产矿山企业是没有地质资料的。 所有未由地质部门编制的地质报告,都需要矿山企业对现有资料进行系统整理。 生产多年的矿山企业,由于开采的矿体达到了足够的揭露,控制了储量,按储量分类标准,大部分达到了A级储量,部分由隧道和地下钻孔控制的储量也达到了B级或C级储量。 因此,控制矿区范围内的储量是清楚的,只要控制好矿体的长度、厚度、深度和矿石密度,计算矿石储量并不困难。 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口味的变化趋势。 矿体中的小构造、顶底板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对开采的影响也基本掌握。 因此,只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归纳,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就会清楚。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三率”指标是没有问题的。 【下一篇】& nbsp& nbsp& nbsp(4)经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后,正式下达的“三率”考核指标应作为矿山企业厂长、经理、总工程师目标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矿山企业承包经营挂钩,纳入承包指标体系,作为矿山企业法定考核内容和企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 nbsp& nbsp& nbsp企业要把“三率”作为年度计划考核的主要指标,并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分解落实到各生产基层单位,进行具体组织实施。 & nbsp& nbsp& nbsp(5)矿山企业在制定“三率”指标的同时,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计量、计算、台账、报表等管理措施。、矿山企业的地质测量机构应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三串”指标的完成。 & nbsp& nbsp& nbsp八。“三率”监管 考核:& nbsp;& nbsp(1)“三率”指标是最能反映矿山企业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指标。 制定“三串”考核指标是矿山企业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资源回收总要有一个客观标准,制定的“三率”考核指标就是这个标准。 有了这个指标,监督管理就有了依据。 到1997年底,全国国有矿山企业基本制定了“三率”考核标准。 这个标准要随着监督管理的深入发展不断完善。 指标的制定只是监管的准备,重要的是考核。自1993年以来,各省(区、市)都在开展“三率”考核。 & nbsp& nbsp& nbsp(2)“三率”考核的重点是考核开采回采率。 回采率分为工作面(矿块)回采率、采区(阶段)回采率和全矿回采率,重点考核的是全矿回采率。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矿山设计范围内,每年动用多少储量,生产多少矿石,来计算矿山的年回采率。 公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矿井年回采率=———————————————————————————————————————————————100%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年动用储量:& nbsp& nbsp(3)在计算年度矿山回采率时,应注意当年未动用的储量,即以后将要开采的储量,不参与回采率的计算。 如“三次”压煤暂不开采,或部分矿井因技术安全问题暂不开采,不参与当年矿井回采率计算,待某年使用时再参与计算;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当年未直接动用的另一部分储备由于当年动用储备的影响,以后不能回收,但不能回收的另一部分储备也应计入当年动用储备数。 比如开采下部厚煤层,使得靠近其顶板的薄煤层以后无法开采,那么对于上部未直接动用的相应薄煤层,也要计算当年动用的储量。 & nbsp& nbsp& nbsp(4)“三率”考核期间,各级矿山管理监督员和矿产检查员应亲临现场进行调查,只听取汇报。 在调查中,要依靠矿山企业地质调查机构,通过听、查、看、议等方式了解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督促矿山企业定期分析损失贫化情况,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建议和措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 nbsp& nbsp& nbsp(5)矿产开发监管的核心是“三率”考核。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把资源开发利用年检、矿山调查、资源破坏浪费损失查处等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 nbsp& nbsp& nbsp(6)“三率”评价是按照矿业经济规律监督管理矿产开发活动的核心内容。这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振兴矿业的需要,是矿产品持续稳定增长的保证,也是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矿山企业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 & nbsp& nbsp& nbsp各级矿山管理机构要把“三率”考核作为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日常监管措施,定期发布考核报告。 对“三率”管理好、资源效益好、企业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要给予表彰。 对管理不善、长期达不到“三率”考核标准的,要予以批评,直至追究。 要总结“三率”管理的好经验,组织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 nbsp& nbsp& nbsp“三率”考核,采取矿山企业自查、矿山企业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考核、矿产管理机构按分工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 & nbsp& nbsp& nbsp“三率”考核内容:& nbsp& nbsp& nbsp“三率”指标是否已作为本矿山企业的法定考核指标和企业升级的必备条件,是否与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挂钩,是否作为矿(局)长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 nbsp& nbsp& nbsp制定的“三率”指标是否符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是否已纳入生产计划并分解到班、组。 & nbsp& nbsp& nbsp“三率”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计算是否正确,考核结果是否符合实际,企业上报的“三率”指标是否与“三率”统计台账一致。 & nbsp& nbsp& nbsp要监督检查异常矿石损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监督检查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下一篇】& nbsp& nbsp& nbsp有哪些规则、制度和管理措施来监督“三率”指标的制定和实施,是否促进了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有哪些经验、问题和建议? & nbsp& nbsp& nbsp对于矿石开采损失和贫化指标的计算,推荐指标见表1、2和3。 1 & nbsp& nbsp矿石开采损失与贫化计算公式方法公式指数名称直接法间接法回收率(K)Q1:K =————————————————————————————————————————————————————————————————————————————t(Ct-Cf)S = 1-——————×100% & nbsp;& nbspq(CQ–CF)稀释率(P)CQ-CT:P =——×100% CqCq-CT & nbsp;p =——×100% Cq混合率(H)f:H =——×100% FCq-Ct & nbsp;H =————————100% CQ-CF应开采工业矿石(Q)实测工业矿石(Q1)Q1 = T-FQ1 = T-F损失工业矿石(Q2)实测Q2 = QS或Q2=Q-T+F混入废石(F)实测F = T H开采矿石(F & nbsp& nbsp注:K-回收率;k = 1-S;S——损失率;s = 1-K;p-稀释率;H——废石混合率;Q——待开采的工业矿石量;q = Q1+Q2;Q1——提取的工业矿石量;Q2-工业矿山利润损失;T——开采的矿石量(包括与废石池混合);F——混合废石量;Cq——待开采工业矿石的品位;Ct——提取矿石的品位;CF——废石等级;& nbsp& nbsp& nbsp当Cf = 0,即废石没有品位时,间接法的计算公式简化为:TCT:&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TCt & nbsp& nbsp& nbsp& nbspk =——×100%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s =(1-——)×100% QCq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QCq & nbspCQ-Ct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h =——————×100% & nbsp;(即H=P) CQ[下一篇]&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 & nbsp各种采矿方法损失贫化推荐指标采矿方法采矿条件损失率(%)贫化率(%)备注空现场采矿法全倾斜、缓倾斜中厚薄矿体为6 ~ 10 & nbsp10 ~ 15浅孔落矿普通房 矿柱法缓倾斜连续中厚矿体缓倾斜不连续中厚矿体:& nbsp;& nbsp& nbsp& nbsp15 ~ 205 ~ 108 ~ 108 ~ 10煤柱未开采,浅孔冒落,围岩稳定。中深孔房柱法缓倾斜中厚矿体:& nbsp10 ~ 15 & nbsp8 ~ 128 ~ 105 ~ 8普通中孔落矿、拉顶、预控:分段空现场法急倾斜厚矿体倾斜中厚矿体10 ~ 15天。6 ~ 8 8 ~ 106 ~ 15中深孔落矿爆破力运输阶段,急倾斜厚矿体10 ~ 15 & nbsp15 ~ 20深孔放矿留矿法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急倾斜极薄矿脉急倾斜极薄矿脉8 ~ 155 ~ 86 ~ 108 ~ 1060 ~ 7050 ~ 55普通浅孔留矿混采留柱混采无矿柱崩落采矿法壁式崩落法缓倾斜中厚以下10 ~ 17矿体:5 ~ 7 & nbsp浅孔分段崩落法缓倾斜中厚矿体和急倾斜中厚矿体5 ~ 125 ~ 8 6 ~ 125 ~ 8 & nbsp金属伪顶柔性伪顶分段崩落法急倾斜厚矿体缓倾斜厚矿体缓倾斜中厚矿体10 ~ 2010 ~ 2015 ~ 2015 ~ 1815 ~ 2015 ~ 25中深孔落矿、勘探孔落矿和单个分段孔落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急倾斜厚矿体缓倾斜厚矿体和倾斜中厚矿体15 ~ 18 & nbsp15 ~ 2015 ~ 2015 ~ 25.中深孔阶段中深孔强制cav g法:厚大倾斜矿体15 ~ 20 & nbsp15 ~ 25深孔崩落阶段自然崩落法:大矿体10 ~ 15 & nbsp10 ~ 20国外矿山资料:采矿方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干式充填急倾斜,倾斜中厚矿体5 ~ 97 ~ 10用混凝土隔断垫层胶结充填急倾斜,倾斜中厚矿体5 ~ 76 ~ 9:用胶结尾砂充填,5 ~ 77 ~ 10厚矿体矿柱分别用尾砂切割胶结,6 ~ 108 ~ 10薄板倾斜、急倾斜薄、极薄矿体严重贫化。15° ~ 205° ~ 77° ~ 10°急倾斜厚、缓倾斜中厚矿体(尾砂充填),在无胶结面时急倾斜于水平分层充填法。缓倾斜中厚和厚矿体(胶结)4° ~ 65° ~ 7°充填采矿法;缓倾斜中厚矿体及薄、极薄矿脉采用5 ~ 84 ~ 67 ~ 98 ~ 10条回采路线回采;推壁(水砂)切壁胶结(实际稀释大);垂直深孔球形药包后退采矿法(VCR法)急倾斜和倾斜厚矿体,倾角5 ~ 78°。& nbsp注:①当矿体和围岩条件适合开采条件时,取下限;否则,应取上限。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②以上指标是指采场(包括采场和矿柱)的综合指标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③表中房柱式和点柱式充填采矿法的指标,不包括矿柱。 【下一步】表3:脉状矿床开采损失贫化计算1。采矿贫化率(初级贫化)RR =———100% Q1+R:B-B0r =———100% B& nbsp;(B′-B0)d′r =—————————100%(B′-B0)d′+B0d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T——采出矿石量,t: R,R’—围岩(原生和次生)量,t: R——次生贫化率,t: Q1——采场采出矿石量,trA——最终综合贫化率,tr″—可避免贫化率,tB——实际平均采宽,mB0——采场平均采脉宽度,MB’—设计平均采宽,m & nbsp& nbspr’——二次贫化率,%d——矿石重量,t/m3d’—围岩重量,t/m32。矿石放出时的二次贫化率:R’R’R’=——100% T3。矿址建成后,综合贫化率R+R′ra =————————100% T4。可避免稀释率的计算B–B′r ″=————100% B: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环境监测的概念是什么(简述环境监测的作用)
上一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典范柿树桃林爬满坡矿山成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