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监测介质,环境监测内容介绍如下:
一.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可分为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水污染源头监测。代表水环境现状的水体包括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海洋)和地下水;水污染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各种工业污水,以及农业回水、原生雨水和酸性矿井水。
水质监测的目的可总结如下:
(一)定期监测进入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体和渗入地下水的污染物,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二)监测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和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水,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三)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和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四)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五)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根据国家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质监测项目如下:
1.生活污水监测项目: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阴离子洗涤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2.医院污水监测项目:包括色度、浊度、pH值、悬浮物、余氯、生化需氧量、致病菌的化学需氧量、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3.地表水监测项目:见表1。
表1地表水监测项目
(4)工业废水监测项目见表2。
表2工业废水监测项目
二、大气监测
大气监测是监测空气体中的污染物及其含量。由于各种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工艺流程和气象条件不同,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也不同。根据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分子态污染物和颗粒态污染物。分子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是SO2、NO3、CO、O3、总氧化剂、卤化氢和碳氢化合物的监测。颗粒物污染监测主要是指对TSP、自然降尘量和降尘颗粒物化学成分(如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的监测。).另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部分地区增加一些具体的监测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监测空空气污染的同时,要测量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表3列出了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常规监测项目。
表3大气监测项目
三。土壤和固体废物的监测
土壤中的优先监测对象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汞、铅、镉、滴滴涕及其代谢物和分解产物、多氯联苯(PCB);第二类是石油产品、除滴滴涕以外的长效有机氯、四氯化碳的乙酸衍生物、氯化脂肪族化合物、砷、锌、硒、铬、镍、锰、钒、有机磷化合物及其他活性物质(抗生素、激素、致畸物质、致畸物质、致突变物质)等。中国土壤常规监测项目包括镉、铬、铜、汞、铅、锌等金属化合物,砷、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非金属化合物,苯并(α)芘、三氯乙醛、油类、挥发酚、DDT、六六六等有机化合物。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废物(包括污水污泥)、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在固体废物中,工业危险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大,应对这些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易燃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和其他毒性等特性进行监测。
四。生物监测
(1)水生群落对水污染的监测水生群落的监测是根据不同污染带浮游生物的种类频率或相对数量或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的简单指标值作为水污染程度的指标。分类方法包括污水生物系统法和生物指数法。污水系统法根据生物物种的数量和变化将污染河流划分为多污染区、α-中度污染区、β-中度污染区和寡污染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生物指数法是指利用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将水体划分为不同的污染等级。
(2)植物空空气污染监测空空气是植物生存的条件。当空空气受到污染时,有些植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射。利用对空气体异常变化敏感并迅速产生明显响应的指示植物,可以监测空气体污染的种类和含量。指示植物对空空气污染的异常反应可以用以下指标表示:
①症状指标主要是肉眼或其他宏观方式可以观察到的形态变化,如指示植物叶面受害症状及由此建立的评价体系。
②生长潜力和产量评价指标生物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即使是一些非致命的慢性损伤,最终也会导致生物产量的改变。植物各器官生长的观测值可作为指标,如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发芽率和植物的总收获量。
③生理生化指标空气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明显影响。当没有发现可见的症状时,测量光合作用可以获得植物的瞬时或可逆的变化。植物呼吸强度、气孔开度、细胞膜透性、酶学指标和一些代谢产物都可以作为监测指标。
(3)细菌检验和监测表明,细菌能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长,具有繁殖快、对环境变化反应快的特点。
一般来说,未被污染的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很少。如果细菌总数增加,说明水体可能受到有机物污染。细菌总数越多,污染越严重。所以细菌总数是检验一般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标志。细菌总数指37 & ordm营养琼脂培养基中1mL水样;培养24小时后细菌菌落总数。
(4)生物毒性试验监测生物毒性试验是人为设定中毒模式使受试生物中毒,根据受试生物的中毒反应确定毒物毒性的试验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在污染的生物监测中采用毒性测试方法可以反馈很多重要信息,如有害物质进入周围环境后毒性如何改变或不改变,接收系统受影响的程度,什么样的有害物质毒性最大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毒性最强,对生物生活史的影响等。此外,毒性试验在调查污染物、评价环境污染程度、确定废水处理要求、监测废水处理效果、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动词 (verb的缩写)噪声污染监测
噪声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环境噪声监测
城市区域的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是将待测城市区域划分成等距的网络,如500m×500m或250m×250m。一般网络数量应大于100个,测点应在每个网格的中心。如果中心的位置不适合测量,可以移到旁边可以测量的位置进行测量。一般来说,测量应该在没有雨雪的时候进行。声级计应配备遮光罩,避免风噪声的干扰,4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测量。
(2)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测点应选在两个交叉口之间的交通干线的人行道上,距道路边缘20cm,距交叉口的距离应大于50m。这种测点噪声可以代表两个交叉口之间路段的噪声。应该在白天正常工作时间测量。
(3)工业企业外环境噪声监测
工业企业外环境噪声的测量应在距离工业企业边界线1米处进行。根据初步测试结果,声级每波动3dB布置一个测点。界限模糊的,以城建部门划定的建筑红线为准。如与住宅相邻,以室内中心点的实测数据为准,标准值应比室外标准值低10dB。如果边界处有栅栏、房屋等建筑物,应避免建筑物的阻隔作用对测量的影响。测量应在工业企业正常生产时间内进行,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四)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当需要了解城市环境噪声随时间的变化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进行长期监测。测量点的选择要有根有据
根据可能的条件,一般不低于6分。六个测量点的位置应选择如下:0类、1类、2类和3类各一个点,4类两个点。测量时,应将读取的数据记录在环境噪声测量数据表中。阅读时还要判断主要噪声源(如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等。)影响测点,并记录周围环境特征,如地形、建筑布局、绿化状况等。如果测量点位于主要交通线路旁边,也应记录交通流量。